2017年11月01日06:5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金民卿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同志作的大會報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定標了當代中國新的歷史方位,揭示了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部署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制定了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總體部署,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1.
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在國際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不斷加劇。在國內,改革開放走過了近四十年的歷程取得了重大成績,也積累了一系列深層次問題,出現了一系列短板和不足,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引發了一系列深刻變化。
面對困難和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這些歷史性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5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所實現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具有重大的標志性意義,我國已經穩穩地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社會主義中國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地帶,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就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就在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共同奮斗、開拓前進。
2.
科學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及其內在依據
黨的十九大報告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特別是科學運用主要矛盾學說,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思考,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判斷——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定標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根本主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孜孜追求,歷盡艱辛,開拓進取,走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奠基、開創和推進的不同時代,現在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它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判斷,是用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論來分析中國主要矛盾變化的結論。1981年,我們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出了一個重要判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主要矛盾兩個方面的內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在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顯著提高的情況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成為更加突出的問題。這就意味著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新的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的這種歷史性變化,是判斷我國發展新歷史方位的根本基礎和內在依據。當然,我們要正確看待主要矛盾、歷史方位的變化,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辯證統一而不是相互沖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所以,我們一定要牢牢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而不應該超越歷史階段。
3.
明確提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及其實現路徑
新的矛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時代賦予新的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在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中國近現代史就是無數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前赴后繼、不懈奮斗的歷史。進入近代以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嘗試了一次次艱辛曲折的探索,但是都沒有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從而也就沒有找到正確道路,沒有建立起先進的社會制度,不能凝聚起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力量。
如今,中國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的事情,前進的路上必須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必須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四個偉大”之間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偉大夢想是目標,偉大事業是主題,偉大斗爭是途徑,偉大工程是保證。在這里,黨的領導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4.
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及其重大意義
定標新方位,進入新時代,承擔新使命,需要新理論。黨的十九大報告最突出的亮點,就是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概念,系統闡述了這個思想的時代背景、核心問題、豐富內涵、理論地位和指導意義,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著“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么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核心問題展開。進入新的時代,肩負新的使命,解決新的矛盾,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么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一個重大的歷史性課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習近平同志牢牢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緊緊圍繞著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問題,形成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點和重大的指導意義,貫穿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十四條堅持”,構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思想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重大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理論指針和行動指南,全黨同志必須牢牢堅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使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5.
科學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及其戰略部署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使命,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征程,新的目標需要新的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基礎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科學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全面制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
我們正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節點上,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必須要做好“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效銜接。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黨的十九大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的基礎上,把這個新征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戰略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報告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提前了15年,從原來的本世紀中葉提到了2035年,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把奮斗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調整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一步強調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全面的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定要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明確提出中國要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意味著社會主義的中國要在世界上有強大的影響力,實現復興的中華民族必將以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全面闡述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這些方面的重大安排,全面制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
黨的十九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動員令,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集結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奮斗。⑩5
作者簡介:金民卿,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智庫”秘書長、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策劃:本報理論部
開啟新征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攬全局,把強大思想武器轉化為推動河南各項事業發展的實際成效。持續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更高質量、更好效益發展。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國已經從一個相對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室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辟概括并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這十四條基本方略,是黨和國家改革發展重大歷史經驗的總結,是我們實現宏偉藍圖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
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立足整體,建立長效機制、推廣綠色發展理念。
圖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從十九大報告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 新華社記者 肖瀟 編制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從十九大報告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每逢重大歷史時刻,我們黨總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綱領,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打開新局面、開辟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我們黨劃時代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每逢重大歷史時刻,我們黨總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綱領,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打開新局面、開辟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我們黨劃時代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10月19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黨委書記董小社(右)查看易地扶貧搬遷點建設情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在河北雄安新區臨時黨委委員、籌委會副主任于振海心中重若千鈞。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勝利閉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也是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
這五年,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
“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這一目標。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59.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習近平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黨的領導權威,是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和偉大斗爭中不負使命確立的,是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為遠大理想奮斗犧牲、帶頭奉獻中鞏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