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07: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從2017年4月1日至10月20日,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已超過半年。半年多時間里,自貿試驗區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在改革、創新上做出了多項探索,也取得了入駐企業達到14942家的成績。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半年的時間節點上,河南日報對自貿試驗區建設半年來的各項工作做出盤點,也讓廣大讀者對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有一個全面了解。
頂層設計“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省級層面出臺了11個綜合制度文件(方案),片區層面出臺了一系列配套管理辦法(細則)。
省政府發布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試行辦法》,《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組建成立了政務服務、監管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多式聯運物流服務等五大改革專項小組,研究制訂了五大專項改革方案。
一系列方案政策的密集出臺,形成了總體方案引領、建設實施方案和管理試行辦法統籌、片區實施方案落實、五大專項支撐、配套政策合力支持的總體設計框架體系,為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每天入駐企業約百家
河南自貿試驗區每天入駐企業約百家,半年入駐企業超過13200家。這一速度本身就說明了我省在簡政放權、加快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初步建立了綜合行政審批和綜合監管執法體系,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行了“一口受理、一體審查、一文批復、一鏈監管、一網運行”綜合服務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時,我省確定河南自貿試驗區實施第一批包括限額內外商(臺、港、澳、僑)投資企業設立審批權限、協調處理外商投訴案件等45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由各片區管委會負責實施,享受省級管理權限。
此外,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實施“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實行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住所集中地注冊、企業名稱自主選用、市場主體簡易注銷等,啟動了企業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工作,營業執照可自助打印,證照、批復領取等可通過郵寄送達。
新業態新模式的沃土
從掛牌至今,進駐自貿試驗區的外資企業72家,占全省吸引外資企業總數近四成,推動全省實際利用外資走在全國前列。
外資企業加快落戶自貿區,得益于我省貫徹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外商投資管理新體制,及時開通鄭州、開封、洛陽片區外商投資網上審批備案管理端口,按時執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2017版負面清單。
我省決定在自貿試驗區試點投資項目承諾制,效果如何?
開封片區首個試行承諾制的恒大中小學項目,項目審批部門由原來的11個改為由片區管委會“一窗受理”;審批事項由17項減少到2項,申請材料由145項減少到27項,壓縮80%以上;企業投資項目審批辦理全流程由180個工作日縮減至13個工作日,壓縮時間90%以上;項目用地實行整體評勘,每百畝建設用地平均為企業免除費用近百萬元;通過綜合監管平臺實行“雙隨機、一公開”事中事后聯合監管,徹底解決多頭監管問題,既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又減少了“重復監管”對企業造成的負擔。
掛牌半年來,自貿區已成為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沃土”。
開封片區制定出臺了“產業扶持政策35條”,引進了亞太中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實現了開封市融資租賃類企業零的突破;洛陽片區以銀隆新能源(洛陽)產城融合產業園為試點發展總部經濟,探索前端研發設計和后端銷售服務“兩頭在區”、中間加工環節在外的企業集聚模式。
貿易便利化水平迅速提高
截至8月底,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出口申報單量突破600萬單,同比增長3.2倍。
取得這一成績,得益于河南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貿易通行規則,著力構建“簡政集約、通關便利、安全高效”的通關監管服務體系。
據省自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成功爭取了國家‘單一窗口’標準版第二批試點,實現與國家標準版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艙單申報、企業資質辦理、原產地證書申領、許可證申領6項功能對接,目前業務量在中西部試點省市中處于領先位次。”
據了解,河南自貿試驗區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監管制度,落實區內自行運輸、工單式核銷、保稅物流聯網監管等新模式,實施原產地簽證無紙化、信用簽證試點、推進出口和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其中,原產地證“信用簽證”管理制度的實施,僅宇通公司一家企業每年可以減少跑趟250次,至少節約時間1500小時。
分片區看,鄭州片區推行關檢“一機兩屏”、聯合查驗和運輸工具聯合登臨檢查;開通了“買賣全球網”和“貿易單一窗口”,實現了線上一個窗口集成服務;跨境電商O2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已試點落地,一區多模式中跨境電商郵路出口已先行入區整合運行。洛陽片區對電商商品出入境實施全申報信息管理。
金融及類金融企業74家
省自貿辦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掛牌以來入駐自貿試驗區的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基金、融資租賃等金融及類金融企業74家。全省77家省級以上保險機構已有42家入駐自貿試驗區。河南成立的兩家金融租賃公司——河南九鼎金融租賃公司和洛銀金融租賃公司全部落戶自貿試驗區內。
目前,河南自貿試驗區著力構建一體化金融服務和管理體系,推動金融管理法治化和金融風險處置市場化水平,構建多元融資、服務高效、一體聯控的金融服務體系。
從成績看,河南自貿試驗區已實現A類企業外匯收支程序簡化;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準入門檻降低,由上年度涉外收支1億美元降低為5000萬美元;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外資在自貿試驗區注冊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公司已無政策障礙;保險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后備案。
河南的跨境電商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試驗區內,跨境電商可采用人民幣結算,經常項目集中收付匯、軋差凈額結算業務,經常項目收結匯、購付匯手續已可辦理。
復制推廣成果經驗
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大特點是改革、復制、推廣。我省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田和示范引領作用,在推動各項制度創新的同時,及時總結改革經驗,初步形成了一批成果經驗。
一是將片區成功經驗向河南自貿試驗區所有片區復制推廣。開封片區在“五證合一”登記制度的基礎上,整合商務、發改等10個部門22項登記備案信息,核發加載“雙二維碼”(“五證合一”二維碼+動態二維碼)的營業執照,實現“二十二證合一”;率先試點開展了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首個試點企業項目恒大中小學項目,運行良好、進展順利。
根據經驗成果共享要求和省政府統一部署,鄭州片區、洛陽片區在5月2日全面實現“二十二證合一”,同時研究制訂了片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實施方案,分別篩選確定了首批7個試點企業,河南自貿試驗區全面推行投資項目承諾制。
二是將自貿試驗區成熟經驗向全省復制推廣。在系統總結自貿試驗區“二十二證合一”登記制度經驗的基礎上,由省工商局牽頭整合并向全省范圍內全面實施了“三十六證合一”登記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化的“點單”式登記服務。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已在省內全部業務現場的進口業務開展。
三是結合掛牌以來的改革探索實踐,9月初向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了商事制度改革“二十二證合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四個五”行政審批服務新模式等河南自貿試驗區首批3個實踐案例。其中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獲國務院發簡報認可。
四是積極推進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的123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成果,目前115項已復制推廣,2項正在推進實施,6項國家部委尚未在我省推廣實施或不適宜推廣。
截至9月30日
13234家
試驗區新增企業13234家
1745.4億元
注冊資本1745.4億元
74家
金融及類金融企業74家
42家
全省77家省級以上保險機構已有42家入駐自貿試驗區等
115項
前兩批自貿試驗區的123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案例成果,115項已復制推廣
455項
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下放至自貿試驗區
21家
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21家,開通航線34條,通航城市37個
2480余家
中歐班列(鄭州)境內外合作伙伴達2480余家,網絡遍布24個國家121個城市
72家
入駐外資企業72家,占同期新入豫外資企業的四成
(記者 趙振杰)
10月12日,記者從河南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獲悉,截至9月30日,河南自貿試驗區已掛牌運行半年。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施了“通報、通檢、通放”“進口直通、出口直放”等新舉措,大幅度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9月4日,記者從河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獲悉,我省決定向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下放45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以充分釋放自貿試驗區在自主決策、制度創新、探索實踐等方面的空間和活力。
在河南自貿試驗區內辦企業,將享受到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多重利好。據介紹,這一“境內向關外”承保模式,是復制了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做法,實際上為區內企業的配套服務和貿易提供了風險保障。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4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了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的25條措施,記者4月27日從鄭州海關獲悉,為支持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鄭州海關結合河南自貿試驗區實際,研究制定了5個方面22項支持措施。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4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了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的25條措施,記者4月27日從鄭州海關獲悉,為支持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鄭州海關結合河南自貿試驗區實際,研究制定了5個方面22項支持措施。
核心提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獲批7個月后,終于揭開“紅蓋頭”。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將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納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事項。支持河南省與教育部在自貿試驗區合作共建教育國際化綜合改革試驗區,積極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示范性合作辦學等。
核心提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獲批7個月后,終于揭開“紅蓋頭”。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將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納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事項。支持河南省與教育部在自貿試驗區合作共建教育國際化綜合改革試驗區,積極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示范性合作辦學等。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7個自貿試驗區,并于31日在中國政府網上發布了各自的總體方案,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形成“1+3+7”的新格局(圖示詳見AI·03版)。7個自貿試驗區分別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與此前的上海、天津、福建、廣東4個自貿試驗區,共同形成了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2017年4月1日,一個注定要載入河南開放發展歷史的日子。屆時,河南報業全媒體旗下大河網、河南日報客戶端、大河客戶端將對掛牌儀式進行全程直播。站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自貿試驗區承載著中國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的使命,將以制度的創新換取發展的紅利。
新設立的7個自貿試驗區分別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了試點探索的新航程。商務部部長 高虎城:這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個試驗的核心,以現有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以及戰略需要,增加差異化試點任務。
記者22日從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了解到,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一年多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2014兩版負面清單公布后,有關方面評價清單偏長,開放度不夠,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22日在北京表示,自貿試驗區要完善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當天,受李克強總理委托,汪洋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自貿試驗區工作進展情況。
商務部今日召開例行發布會,通報1-11月份商務運行情況。談及第二批自貿區規劃,沈丹陽介紹稱,12月12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經驗的有關工作,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上海外高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舒榕斌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開發主體之一,外高橋集團下屬的外高橋股份公司日前通過定向增發,將募資27億元,用于30個自貿試驗區內相關項目的開發建設。落實上海自貿試驗區“允許在特定區域設立保稅展示交易平臺”的創新功能,外高橋集團還將打造高端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平臺。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今在浦東揭牌成立。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同日掛牌。建立自貿試驗區是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