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06:57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新時代,新征程,新篇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鼓舞人心,責任催人奮進。
開啟新征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攬全局,把強大思想武器轉化為推動河南各項事業發展的實際成效。經濟總量邁上4萬億元臺階,穩居全國第五位;連續三年每年超過百萬人脫貧;各領域改革全面深化;戰略疊加效應持續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站在新的起點上。但也要看到,我省發展還存在不少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越是如此,就越要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聚精會神謀發展,把十九大提出的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等要求落到實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持續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更高質量、更好效益發展。在抓好發展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防風險、補短板,著力化解金融風險、債務風險、社會穩定風險,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著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確保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
以改革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過去近40年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解決新矛盾、開啟新征程的必由之路。未來,河南仍要全面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堅持“一跟進、兩聚焦”,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突出抓好“放管服”、國有企業、金融和投融資體制等改革,提升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開放也是改革,要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引領,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拓展“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河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任務很重,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握人民群眾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推動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宏偉藍圖催人進,征塵未洗再出發。到2020年只有三年的時間,我們要明確任務、強化擔當,咬定發展不放松,一手抓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落實,兩手抓兩手硬,相互促進、融為一體,一步一個腳印,和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本報評論員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國已經從一個相對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室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辟概括并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這十四條基本方略,是黨和國家改革發展重大歷史經驗的總結,是我們實現宏偉藍圖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
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立足整體,建立長效機制、推廣綠色發展理念。
圖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從十九大報告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 新華社記者 肖瀟 編制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從十九大報告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每逢重大歷史時刻,我們黨總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綱領,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打開新局面、開辟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我們黨劃時代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每逢重大歷史時刻,我們黨總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綱領,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打開新局面、開辟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我們黨劃時代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10月19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黨委書記董小社(右)查看易地扶貧搬遷點建設情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在河北雄安新區臨時黨委委員、籌委會副主任于振海心中重若千鈞。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勝利閉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也是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
這五年,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
“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這一目標。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59.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習近平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黨的領導權威,是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和偉大斗爭中不負使命確立的,是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為遠大理想奮斗犧牲、帶頭奉獻中鞏固的。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關鍵期,中國共產黨做出“兩個階段”“兩步走”的戰略安排。黨的十六大提出,緊緊抓住21世紀頭20年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