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16:49 來源:大河網
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一份3萬多字的報告,一張磅礴宏偉的藍圖。2017年10月18日,注定是個極不平凡的日子,注定是個歷史銘記的日子。“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當這個雄渾洪亮的聲音在人民大會堂響起,傳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時,我們就走進了擁抱強盛的新時代,看到了偉大復興的新前景。
第一次對社會主要矛盾做出了新論斷,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第一次劃定民族復興的時間表、路線圖,第一次具體而全面地提出了走向現代化中國路徑、中國方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人民大會堂的十九大會場,到祖國各地一個個直播的屏幕前,新擔當激發出無窮的力量,新使命激起無數人內心的回響。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立意高遠、與時俱進,氣勢恢宏、震撼心靈,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聽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整個人像打了雞血,新時代,加油!”“以前是不出國,不知世界發展得有多快。如今是出了國,才知祖國發展得有多快!世界好多發達國家的市貌市建已明顯落后于祖國。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有方!”“小康路上,我們一定跟黨走,擼起袖子加油干,把祖國建設好。”網絡上的千言萬語匯聚成滾滾熱流,激蕩著踏上新征程、開啟新時代的熱情。
而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影響也越來越受重視。正如俄新社報道十九大開幕的標題,“中國計劃成為世界經濟的‘牽引船’”;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商業和政治經濟項目主任甘思德預言,十九大后,“中國的聲音將會更高、也更清晰”。曾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科思曾則感慨道:“我深知中國前途遠大,深知中國的奮斗就是人類的奮斗,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
如今的中國,已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積貧積弱的時代一去不再復返;如今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的中國,已經邁進偉大的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一個多世紀前,梁啟超曾用“三個中國”來總結中國大歷史: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而今天的中國,已經在波瀾壯闊的征程中具備了“世界之中國”的擔當。
理想不滅、信念永存、前赴后繼、接續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啟了進行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新征程。而在這個時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新思想的引領下,在新目標的召喚中,相信我們黨一定能帶領全國人民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相信全國人民一定能以更加豪邁的情懷、以更加矯健的步履將更輝煌的成就寫在未來。(李吉明)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概括和深化拓展。
“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讓我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投入實現新目標的偉大奮斗,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廣東團代表熱議十九大報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起強烈共鳴。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著全黨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引領著黨和人民事業健康發展。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我們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歷史性的新變化,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0月15日,洛陽市“90后”剪紙藝人暢楊楊,創作出“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主題剪紙作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獻禮十九大。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正因為此,在舉世矚目的“兩會時間”,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必然成為主題主線貫穿始終,起到振奮人心、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引領新時代,“中國道路”波瀾壯闊,@所有人,你我倍受鼓舞,但需凝心聚力。踐行新思想,“中國道路”浩大廣闊,@所有人,你我只爭朝夕,必需砥礪前行。開辟新征程,“中國道路”高歌猛進,@所有人,你我時不我待,更需壯志在胸。
厄瓜多爾國家高等研究院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雷耶斯感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大事。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董立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十四個方面的基本方略,囊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實踐,這十四個方面是互為聯系、互為協同、互為促進的一個有機整體。蒲波代表說,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美好愿景的宣傳,應當盡快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做到家喻戶曉。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習近平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創新、不斷開拓進取的新風貌。
一系列重要論述中體現的大脈絡、大邏輯、大格局,對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思想史而言,具有重大的創新意義,標注了經濟治理現代化的新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考察調研50次,深入一線指導工作,堅實的足跡縱橫跨越中國版圖。
群策群力謀發展,同心同德譜新篇。在全體代表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人民熱切關注的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和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這些成績的取得,歸功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全省上下團結一心、拼搏進取的結果。
“廣大勞動群眾要以勞動模范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于創造,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千難萬險,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創造了不朽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