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21:28 來源:映象網
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 肖萌/文 袁曉強/圖
黨的十九大開幕以來,河南廣播電視臺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精心策劃,全媒聯動,推出了特色系列報道——“我們的十九大”,把鏡頭對準百姓,把版面留給基層,會上會下、場內場外一起同頻共振十九大,傳達了河南人民對“十九大時光”的熱切期盼。
十九大新聞發言人庹震在十九大第一場記者會回答第一個問題時,第一句話就提到:“大家一定都還記得,習近平同志當選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后與中外記者見面說過一句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句話正是河南廣電全媒體“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的初心所在。
河南廣電全媒體在田間地頭、街道社區、工礦企業、大專院校、機場車站,用真實生活化的表達,創新各種傳播方式,鮮活展示一位位普通人對新生活、新時代的向往與期盼,感受老百姓內心煥發出的自豪感與幸福感。
“我們的十九大”推出后,連日來在參會黨代表和基層群眾中引起了廣泛熱議。10月22日,中宣部表揚河南廣播電視臺“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點贊報道內容——“報道選取老百姓真正接地氣的肺腑之言、精彩言談,全媒體、全平臺、多渠道、多角度傳播,把黨中央和群眾的心緊密連接在一起!”
只有腳上沾滿泥土,新聞才會接滿地氣。河南廣電全媒體“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選取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去過的地方、關心的事、見過的人,真情記錄河南基層人民的冀望期盼,用心感受黨心民心的交融共振。
“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雖然對準的是河南基層心聲,但正在這片中原大地上發生的事,無一不是全國關注的熱點。蘭考發展得咋樣了?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如何?紅色老區脫貧到什么地步?米字型高鐵網絡的形成帶來多大方便?
系列報道選取蘭考、空中絲綢之路、米字形高鐵、三區一群等全國關注的熱點,給了全國關注、關心河南的朋友們一個回答。
例如,河南新聞廣播選取河南蘭考作為關注點,展示蘭考普通百姓對未來生活的新期待;河南電視臺新聞中心走近年輕的動車維修員,描述河南米字型高鐵的日新月異;民生頻道來到河南中鐵裝備,用鏡頭講述“工程機械之王”的成長史;《東方今報》推出《我們的十九大?五年之變》《我們的十九大?百姓心聲》,通過普通百姓的餐桌變化,透視河南跨境E貿易的活力發展,體現河南“空中絲綢之路”的變化;猛犸新聞客戶端對話盧氏縣貧困戶,彰顯一位老共產黨員的脫貧信心;連線遠在哈密的河南援疆干部,看河南人在天山腳下的奮斗貢獻……映象網推出大型原創策劃報道《我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的十九大》,以基層百姓為視角,洞察十八大以來他們的幸福變化,展望未來他們更加美好的生活。
省委書記謝伏瞻曾說:“把老百姓的小事當成黨和政府的大事來抓。”老百姓關心的事,就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關注的事;老百姓生活愈來愈好的變化,就是中原出彩的縮影體現。
“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就是緊緊圍繞這些關心與關注,聚焦省委省政府關心的大事和戰略,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牽掛的福祉和細節,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對黨的熱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十九大是黨的十九大,也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十九大。河南廣播電視臺在“我們的十九大”這組系列報道中,正是通過記錄一個個平凡真實的聲音,傳播一位位河南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每個人心中那不平凡的“中國夢”,把黨中央和老百姓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
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以“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中國夢”為主題,在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向全社會發布青海省原副省長尕布龍、我省燕振昌的先進事跡,并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據悉,這是我省團體或個人第三次獲此殊榮。
日前,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強調要在今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學教育的契機,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廣泛進行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
7月2日下午,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王心富等一行3人的調研組蒞臨大象融媒映象網,就如何看待當前網絡理論宣傳的總體形勢、加強網絡理論宣傳陣地建設的重點方向和難點問題、如何進一步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理論宣傳內容和渠道的融合聯通等問題進行調研。
日前,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中國記協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
8月24日,中宣部為鄭州的基層群眾帶來新書,在阿卡迪亞社區向社區及附近居民、企業職工免費發放《理性看 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3》書籍300冊。拿到新書的居民張貴蘭說,書中提到的養老問題是她目前最關注的,書中有深入淺出的解答,讀起來不費勁。
《意見》強調,各級黨委宣傳部和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要對改進文風進行總體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從每一篇報道、每一個欄目抓起。中央媒體要走在前列,在改進文風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中宣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廣電總局和中國科協25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開展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地震局24日聯合召開全國防震減災宣傳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在會議上強調,要高度重視和妥善發揮網絡、微博等新興宣傳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擴大防震減災宣傳的社會影響力。
2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辦開放日活動,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60名駐華外交官走進中宣部,實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組織工作。去年以來,中聯部與中共中央有關部門合作組織了“走進黨的部門”系列主題開放日活動,中聯部、中組部、中紀委等中國共產黨的主要職能部門,相繼向駐華外交官開放,增進外界對中國共產黨的理解。
7月28日電 中央宣傳部28日在京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賈立群、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金鳳”乘務組的先進事跡。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通訊員 馬國民)10月21號,中宣部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賈雨川一行到睢陽區專題調研文化安全建設情況。睢陽區區委副書記史新艷參加調研活動。
《意見》強調,各級黨委宣傳部和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要對改進文風進行總體研究,制訂具體方案,從每一篇報道、每一個欄目抓起。中央媒體要走在前列,在改進文風上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