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10:37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文 李新華/圖
2017年全省十件重點民生實事工作方案中,“改善貧困地區7000所薄弱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是重要一條,作為一家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央企,在國家扶貧日(10月17日)前夕,中鐵二十五局集團走進夏邑縣太平鎮,向貧困學生捐贈學習用品、讀物、體育用品等等,以改善貧困學生的學習條件。
央企為河南貧困村雪中送碳 愛心物品精準發放
一個是機器轟鳴、吊塔聳立,正在用兩項地鐵工程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搭建動脈的央企——中鐵二十五局;一個是豫東黃河沖積平原上正在蟬蛻蝶化的貧困村——夏邑縣太平鎮。這兩方曾山高水遠毫無交集,而今日,國家扶貧日即將來臨之際,她們因著全國第一張專門辦給孩子看的新聞報——陽光少年報而結緣,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10月13日,沿著漫長的連霍高速一路向東駛去。中鐵二十五局攜手東方今報社,帶著300份陽光少年報和300個書包驅車3小時奔赴600里來到夏邑縣太平鎮一中,并通過太平鎮中心校,將這份沉甸甸的愛意和希望傳遞到了全鎮600名貧困學生手上。此時長壽之鄉雨后空氣宜人,陽光在密密的秋云上打下了金色花紋。捐贈儀式舉辦地——太平鎮一中操場上,整齊端坐的孩子們臉上洋溢出感激與幸福的微笑。
捐贈儀式上,太平鎮鎮長彭嘉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感動,“關心孩子就是關注未來,播撒愛心就是播撒希望……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與東方今報社領導雪中送炭,及時伸出援手,向太平一中和太平鎮的貧困生捐贈文體用品和報紙,解決了孩子們的燃眉之急!”河南省體育局對外聯絡處處長、孟李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紅航告訴記者,太平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近600名,這次的捐贈品,將被精準發放到貧困生手中。
項目部書記給孩子上了一堂人生啟蒙課 總編輯為孩子講述新聞故事
扶貧更要先“扶志”。孫占峰認為除了物質的資助,鼓勵孩子精神、提升孩子的知識與認識更為關鍵。
“我出生在吉林長春的農村,和你們一樣也是在農村長大的……”,中鐵二十五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鄭州地鐵項目部書記孫占峰面對著臺下數百名師生打開心扉,講述了自己小時候偶然得知父親為自己四處籌借學費,遂立志發奮學習的往事。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們如何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講課結束后,孫占峰更是和陽光少年報總編輯趙穎一起坐到了孩子們中間,詢問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趙穎問,“知不知道什么是共享單車?”孩子們搖頭。“知不知道什么是移動支付?”孩子們再次搖搖頭……
“上面問到的這些就是高考的關鍵詞。你們與城里孩子一樣聰明、一樣努力,但是你們與他們相比,差距在視野。這不是你們的錯,是貧困使然。所以感謝孫占峰書記,讓我們能夠擁有了幫大家打開視野的《陽光少年報》。”
“我不知道長大當什么,就是想考上大學,讓爸爸少辛苦一點”
家住太平鎮張廟村的7年級小姑娘張彩(化名)家里有五口人,她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還在上小學。看到她與孫占峰和趙穎交談后,握著報紙默默穿過校園,記者問她在想什么,這個小麥色皮膚的小女孩眼淚倏然落了下來。她說,想到爸爸了,暑假去了爸爸在蘇州打工的工廠,看到爸爸很累很累。
想找個輕松的話題,問她長大了想干什么,想不想當科學家。這個小姑娘咬著嘴唇忍著眼淚,用細微的聲音告訴記者,“謝謝來看我們的叔叔阿姨們,他們說的我都記下了。我不知道長大了要當什么,就是想考上大學,讓爸爸少辛苦一點……”
深秋的氣流越過豫東平原的層層密林與道道田壟,也吹動了張彩手中的報紙與她額前的劉海。中鐵二十五局的善舉,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雙眸泛出淚花,也在她心里撒下了希望的種子。
記者日前來到甘肅省靜寧縣發現,王曉飛是靜寧縣余灣鄉胡同村幼兒園唯一的老師,王福琪是這所幼兒園里唯一的孩子。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經過6年努力,目前甘肅省的所有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17個插花型貧困縣的行政村、革命老區和藏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已全部建起了幼兒園。
10月30日上午,汝州市重點貧困村大峪鎮下焦村整體易地扶貧搬遷開工儀式在該村舉行,汝州市相關領導及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單位汝州市公路局等單位參加開工儀式。
鶴壁市長唐遠游帶領鶴壁市農業局、市扶貧辦等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大河澗鄉牛橫嶺村、淇縣北陽鎮北山門口村調研扶貧開發工作。
時長:04分31秒
會議聽取并討論了規劃設計單位就20個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規劃設計方案。方案結合鄉村實施,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綠化亮化等方面做了精心規劃,繪就了鄉村的美麗藍圖。
汝州市省定貧困村蟒川鎮蟒窩村將整體搬遷。5月10日,汝州市委政法委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單位市住建局、蟒川鎮政府有關同志,到該村進行調研,對村子整體搬遷安置工作進行實地研究安排。
蘭考縣紀委監察局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勇、隊員趙大鵬二同志,從去年入駐本縣儀封鄉耿莊村以來,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收到了了上級的肯定和全村黨員、群眾的稱贊。
黨建專家建議,貧困地區更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陣地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近年來,一些地區加大對貧困村基層黨組織的財力、人力保障,激發其活力,增強基層干部謀事創業、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熱情。
蘭考縣7.9萬名群眾脫貧致富攻堅戰早已開始:2015年初,蘭考縣委派出115支駐村工作隊入駐全縣115個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貧困村的集體經濟不少都是名存實亡的“空殼子”,無力償還這些債務。
云南省玉溪市15日在昆明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該市將確保2年內基本解決12.11萬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消除絕對貧困。“十二五”以來,玉溪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1.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的8.40%下降到2014年的5.07%,比全省貧困發生率低10.42個百分點,為全省最低;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遠高于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
中央創新扶貧機制《意見》提出,對貧困村要普遍建立駐村工作隊制度,今后我省將對貧困村實施駐村幫扶全履蓋,實現駐村幫扶長期化、制度化。省扶貧領導小組將盡快制定完善駐村幫扶工作制度、考核制度。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3月,云蓋村為配合黃橋大道南延線建設,原有村部辦公樓被征收拆除。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2012年2月,云蓋村根據村級經濟規劃發展的需要,分別召開黨小組長、村民組長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在黃橋大道旁建設村民綜合物業用房。該綜合物業用房共7層,總建筑面積為8100平方米,其中包含村級活動場所陣地(約1100平方米)和村集體經濟建設物業用房(約7000平方米),并于2012年11月主體竣工。建設資金由承建方墊資,云蓋村分10年無息付款。
駱駝灣村無疑是幸運的,中央首長的蒞臨,讓這個地處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一夜間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駱駝灣村無疑是幸運的,中央首長的蒞臨,讓這個地處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一夜間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可如今,這個冠于56個打工仔頭上的群名稱,卻在全村得到了認可,甚至刻在了村里的一處“功德碑”上。2016年,吳集村想修建文化廣場,但是資金上遇到了困難,“郭莊高富帥”成員果斷擔當,多方籌集資金,將文化廣場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