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11:46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屈芳)10月9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四大攻堅戰”情況匯報,討論安排當前重點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省經濟工作有條不紊向前推進,穩的格局在鞏固、進的態勢在強化、好的基礎在夯實,呈現出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發展動力持續增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一些矛盾問題依然突出,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復雜,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對此必須保持清醒頭腦。抓好四季度經濟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始終把握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圍繞提高質量效益這個中心,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正確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擴需求與促轉型、抓改革與防風險、謀發展與惠民生的關系,確保實現年初確定的“三個同步”“三個高于”的目標。
會議強調,四季度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必須集中精力抓經濟,科學統籌抓重點,密切協同抓落實。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確保目標實現。著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擴大社會有效投資,抓好秋冬農業生產,促進增加社會就業。二是推進結構調整優化,加快轉型發展。進一步調整產能結構,堅決壓減、淘汰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省定12個重點產業轉型方案,推進制造業、服務業、農牧業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增強產品供給與需求變化的適應性。三是著力增強發展動能,提高質量效益。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通過擴大開放,借用外源動力;通過推進創新,增加新生動力。四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要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辦好十件重點民生實事,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會議聽取了農村脫貧、國企改革、環境治理、轉型發展“四大攻堅戰”進展情況匯報。會議指出,“四大攻堅戰”打響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將這項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切實抓在手中,領導重視,責任落實,組織有力,態勢良好。下一步推進實施,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形成合力。要深刻認識到,打好“四大攻堅戰”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提出的打好“四張牌”指示的具體要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總體部署的有力抓手,也是培育提升河南發展優勢的戰略選擇。它關乎河南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實現、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能否落實、經濟發展方式能否轉變、區域發展優勢能否提升,事關河南發展全局,事關河南未來走勢。
會議強調,“四大攻堅戰”要抓住重點,統籌推進。在農村脫貧攻堅上,要切實貫徹精準方略,把“六個精準”落在實處,把“轉、扶、搬、保、救”落在實處,把深度貧困縣、村脫貧攻堅落在實處;在國企改革攻堅上,要按照“五個全面”要求,突出抓好僵尸企業處置工作,統籌推進企業產權結構、組織結構、治理結構改革;在環境治理攻堅上,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標本兼治,抓住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工作;在轉型發展攻堅上,要圍繞觀念、體制、結構、創新攻堅,抓好結構改革、創新引領、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四項工作,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會議特別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務必對照目標要求找差距、對照存在問題找短板、對照責任清單抓落實,推進“四大攻堅戰”不斷走向縱深、落地見效。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翁杰明,副省長徐濟超、王鐵、張維寧、徐光、戴柏華,省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朱煥然出席會議。
對此,中央已經明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做好六方面工作,整治金融亂象、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地方債風險等位列其中。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了定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
如果聯系7月中旬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話,習近平的表述則是,“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從行業分布看,“僵尸企業”主要分布于鋼鐵、煤炭、電力、冶金、石油加工等傳統經濟部門和產能過剩行業。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
4月1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聽取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二季度重點經濟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一季度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強調做好二季度經濟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好基礎。
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就是按價值規律辦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對外協調。
2月2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第一季度重點經濟工作的通知》,切實抓好12個方面的重點經濟工作,確保全省經濟開好頭、起好步。
這次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總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用“穩”的策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一帶一路”建設。面對動蕩的國際環境和經濟的轉型,經濟工作的“穩”策略是理性、智慧的選擇。
會議指出,憲法宣誓是國家工作人員履行國家賦予職責的重要儀式,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激勵和教育政府工作人員弘揚憲法精神,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依法履職盡責的重要舉措。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到各個方面,切實做到穩定大局、不斷進取、奮發有為。
會議強調,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充分調動各方面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合力,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經濟工作,在不同場合多次就做好經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新常態,依靠改革創新和創造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著力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就是對全球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最大的貢獻。
告別了簡單粗放、不可持續的舊模式,我們所要適應的經濟新常態,就新在“質量更好,結構更優”,這是中國經濟適應階段性發展特征和運行規律的必然選擇。堅持改革精神、底線思維,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以沉著冷靜的大國定力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的發展將繼續造福自身、惠及世界。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堅定沉著,統籌施策,引領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處于合理區間,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7月底,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申,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