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5日09:2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張海濤通訊員楊振輝)10月3日,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管局獲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累計已達100億立方米,供水效益日漸凸顯。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014年通水以來,運行平穩,供水量不斷增加。截至10月3日,工程已累計將100億立方米丹江水調往北方,向四省市供水95億立方米(有蒸發等損耗),分別為向北京供水27億立方米、向天津供水22億立方米、向河南供水35億立方米、向河北供水11億立方米。沿線四省市5310萬人喝上南來之水,我省受益人口約1800萬。
工程受水區人均水資源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天津、河北僅為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我省為全國的五分之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有效緩解了受水區日益尖銳的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生態效益也充分顯現。通水后,丹江水置換出受水區超采的地下水和被擠占的生態用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截至今年7月初,我省受水區淺層地下水平均升幅1.14米,其中,安陽市上升3.6米,新鄉市上升2.35米;中深層地下水平均上升幅度1.88米,其中,鄭州市上升3.03米,許昌市上升2.96米。③5
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兩周年的日子,記者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省南水北調辦獲悉,工程累計向北方供水約60億立方米,其中向我省供水逾22億立方米,發揮了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等綜合效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投入運行一年多以來,累計向北方供水超50億立方米,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十分顯著,僅河南省就有1600余萬人受益。據河南省南水北調辦負責人介紹,通水后河南及時將工作重心從建設管理向運行管理轉移,努力擴大供水范圍和用水量,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投入運行一年多以來,累計向北方供水超50億立方米,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十分顯著,僅河南省就有1600余萬人受益。據河南省南水北調辦負責人介紹,通水后河南及時將工作重心從建設管理向運行管理轉移,努力擴大供水范圍和用水量,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8月25日,記者從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累計送水5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4000多萬居民。
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8月10日,北京市累計接受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來水超過15億立方米,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于二類水質標準。
4月18日,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干渠沿線近期正在設置風險隱患舉報公告牌,舉報者最高可獲5萬元獎勵。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連通了四大流域,且年均可為河南供水37.7億立方米,我省因此具備了跨流域調水的有利條件。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廣受關注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價終于塵埃落定。根據《通知》精神,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綜合水價為每立方米0.13元(含稅),干線工程河南省南陽段、河南省黃河南段、河南省黃河北段、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各口門綜合水價分別為每立方米0.18元、0.34元、0.58元、0.97元、2.16元、2.33元。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標志性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是將20世紀70年代竣工的大壩高程由162米提升至176.6米,從而使水庫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到170米。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河南淅川縣陶岔渠首(10月21日攝)。
“希望我的子孫和我的學生可以看到我回憶里的百泉。邢臺市水務局副局長高軍明說,“丹江水的到來,將會對邢臺地下水進行部分置換,百泉有望初露。
12月4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在鄭州舉行商談會,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用水、運行管理、后續配套工程建設等問題進行商談。
12月4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在鄭州舉行商談會,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用水、運行管理、后續配套工程建設等問題進行商談。鄂竟平代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對河南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感謝,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記者從河南省環保廳獲悉,26日起,河南省環保廳將對鄭州、平頂山等12個涉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省轄市啟動水質監測工作,以及時、準確掌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狀況和變化趨勢,確保水質安全。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河南、湖北和陜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庫調水,從淅川陶岔渠首引水,沿線開挖渠道,沿京廣鐵路北上流到北京、天津。通水之后,我省受水量占總供水量的四成,中線工程將為我省11個省轄市市區、34個縣(市)的83座水廠調配生活和工業用水。
通水之后,我省受水量占總供水量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