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4日11: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國慶和中秋雙節疊加的“8天假日”進入第三天,但部分地區人們的出游興致或受到降雨和降溫的影響。
10月3日,國慶中秋長假第三天,四川峨眉山景區迎來長假旅游小高峰,景區內游人如織。 劉忠俊 攝
中央氣象臺3日發布的消息稱,今明兩天華西地區(四川、重慶、陜西等地)仍將有強降雨,且主要降雨時段出現在3日,部分地區降雨間歇有霧。另外,冷空氣還將繼續自北向南影響中國中東部地區。
在北京街頭,3日,冷空氣的影響已經讓人們紛紛披上長衣,與“穿短袖”的夏天告別。中央氣象臺預計,今明兩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至江南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4℃-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8℃-10℃;上述大部地區伴有4-5級偏北風,沿海地區風力6-7級。
一些地方則是在大雨中迎來國慶假期的第三天。2日,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貴州東北部以及四川南部和盆地西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湖北恩施等地局地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預計,3日-4日,陜西中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大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重慶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京津冀等地區霧霾將會“卷土重來”。4日夜間起,華北地區中南部大氣擴散條件有所轉差,將有輕度霾,其中6日至7日白天華北中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度霾,早晨局地有霧。7日夜間起,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擴散條件轉好。
另外,3日黃海大部、臺灣海峽將有6級-8級、陣風9級-10級的大風。
氣象專家提醒稱,西北地區東部、四川盆地東部至江漢、黃淮中南部有較強降雨過程,且前期降雨偏多,民眾需注意防范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災害等。
出行人員需及時關注天氣變化,警惕強降雨及霧天氣對出行交通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中東部地區降溫幅度較大,出行人員需注意加減衣物,做好防風御寒準備,謹防感冒。(完)
13日至16日,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有間歇性輕度霾,部分時段中度霾。
華北中南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差 21日至22日,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空氣污染氣象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23日至24日,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大氣擴散條件逐漸轉好,上述部分地區霾減弱或消散。
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未來三天(3月14-16日),除華北地區外,全國大氣擴散條件總體有利,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輕至中度污染。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未來三天,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僅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為3~4級。25日08時至26日08時,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華北南部、黃淮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為3級,局地4級。
記者13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從13日開始,我國北方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持續不利,預計華北、東北及西北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將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過程。13日至14日,我國南方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為有利,華南大部和西南地區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四川盆地個別城市空氣質量可能出現中度污染。
受冷空氣影響,26日至27日,內蒙古大部、華北、東北地區、黃淮、江淮北部等地的最低氣溫或日平均氣溫將下降4~8℃,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0~14℃。
事實上,根據環保部的分析,長假期間,全國大氣擴散條件和污染物沉降清除條件較為有利,空氣質量形勢總體較好。記者查閱去年十一黃金周數據,鄭州7天天天上演霾情,不過去年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都遭遇“霾伏”,鄭州只是重霾城市之一。
部分地區將迎來今年下半年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重的霾。
事實上,根據環保部的分析,長假期間,全國大氣擴散條件和污染物沉降清除條件較為有利,空氣質量形勢總體較好。記者查閱去年十一黃金周數據,鄭州7天天天上演霾情,不過去年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都遭遇“霾伏”,鄭州只是重霾城市之一。
環保部特別提示,2月1日和6日,北京或現中至重度空氣污染;整個春節期間,上海的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根據歷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影響分析,煙花爆竹燃放對空氣質量影響明顯”,環保部負責人建議民眾盡量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
與此同時,幾個監測點的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濃度也比較高,部分時段也一度達到輕度污染。當空氣質量指數達到四級中度污染時,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運動。
記者 白周峰 攝 霧霾天,口罩是貼嘴又貼心的“寶貝兒”。河南省氣象臺和鄭州市氣象臺專家在分析這三場“怪雪”時分析說,這三場降雪應該是強濃霧天氣加上地表大氣溫度低,造成小雨雪現象。
記者 白周峰 攝 霧霾天,口罩是貼嘴又貼心的“寶貝兒”。河南省氣象臺和鄭州市氣象臺專家在分析這三場“怪雪”時分析說,這三場降雪應該是強濃霧天氣加上地表大氣溫度低,造成小雨雪現象。
據悉,鄭州市通風廊道評價研究工作為鄭州市通風廊道規劃研究提供氣象專題指導,同時也為即將啟動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20-2030年)修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鄭州市通風廊道評價研究》和《鄭州市通風廊道規劃研究》通過評審,顯示鄭州改善城市環境的決心。
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有33個城市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