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超市是蘭考縣扶貧工作創新之舉,谷營鎮愛心超市是全縣16家愛心超市之一
貧困人群只要保持家中衛生,就可拿到相應積分,積分在愛心超市可以直接換物
愛心超市里面各類物品齊全
王蘭個老人帶著30分的積分卡,來到愛心超市換購物件
山東24小時9月26日訊 如果你是首次走進開封市蘭考縣,那么這16家“有錢沒地兒花”的愛心超市定會讓你大吃一驚。超市不大但貨物齊全,大門只向貧困人群敞開,更奇怪的是貧困戶不用掏錢。如今,這16家“以積分換物件”的愛心超市,基本解決了“扶”與“被扶”對象間“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成為蘭考縣創新扶貧攻堅模式的一個縮影。
建平臺:愛心物資統一管理、按需配置,平衡“供”“需”
在蘭考縣谷營鎮主街上,“谷營鎮愛心超市”開業已經兩個月時間。這里雖不同于普通超市的熙熙攘攘,但卻早已名聲在外。“在這個超市,有錢你都花不出去。”谷營鎮居民牛林笑著說。誠如牛林所說,谷營鎮愛心超市有錢難花,是因為它“認人”:來這里“購物”的,只能是全鎮評選出來的130余戶扶貧“兜底戶”。
走進超市,空間不算太大,面積100平米不到,但貨物卻是琳瑯滿目,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貨架上不時能看到市婦聯捐贈、團市委捐贈等字樣。在這里,你在貨物上看不到價格標簽,取而代之的是醒目的5分、10分、30分等積分字樣。“這是我們縣獨創的扶貧方法。”谷營鎮黨委書記郭戈神秘地告訴記者。
郭戈口中的“獨創方法”,可有些來頭。長期以來,蘭考縣在扶貧工作推進中發現,“扶”與“被扶”對象之間似乎總存在“供”“需”不對稱問題。“可能這家不缺米面油,缺少的是衣物,愛心企業卻把米面油送進家門,這其實是資源浪費。”蘭考縣扶貧辦工作人員說。
為了解決供需不對稱問題,方便愛心物資統一管理、統一調度,蘭考縣委縣政府幾經考慮,召集縣內12家愛心企業與全鎮16個鄉鎮(街道)結成幫扶對子,在每個鄉鎮建立一家以“救弱濟困、傳遞愛心”為宗旨的愛心超市。愛心超市作為蘭考縣社會扶貧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目前已在全縣所有鄉鎮“落地開花”。
調熱情:搞好衛生就能積分換物,擺脫“等靠要”思想
愛心超市規劃出臺,具體效果怎樣得看如何落實。蘭考縣評選出一批需要“兜底”的貧困戶,每月每戶發放30分“愛心對接卡”,拿到超市即可換購實物,以此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時,為鼓勵貧困戶行動起來,扶貧工作組設立了不同分值的“積分卡”。每周,如果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中衛生保持良好,就能獲得一張10分“積分卡”的獎勵,而所有的這些積分,均可在愛心超市換購實物。
“扶貧先扶志。”谷營鎮霍寨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趙國濤常年行走在扶貧第一線,他對這個觀點深有體會。“貧困群眾是改變各自生活的真正主體、第一主體,只有讓貧困群眾行動起來,他們才有可能脫貧,脫貧之后才有可能不返貧。”
愛心超市項目運營以來,在貧困群眾中起到的“扶志”作用非常明顯。9月26日中午,65歲的王蘭個帶著30分的積分卡來到谷營鎮愛心超市,這已是她本月第二次光顧。“前段時間剛用30個積分換了一個炒鍋,這次來看看其他物件。”王蘭個說。
幾年前,王蘭個的兒子因車禍去世,之后兒媳離家杳無音信,照顧兩個未成年孫子的重擔落在她與老伴身上,這幾乎把他們壓垮。“我們兩個身體都不好,孫子一個15歲、一個13歲,照顧起來難度太大了。”王蘭個說。
愛心超市建成之后,王蘭個精神面貌與之前大不相同,整個生活都不一樣了。“以前忙著照顧孫子,家中亂得不像樣。現在只要把衛生搞好就能拿到積分,這就像掙到錢一樣,米面油都能換購。社會對我們這么好,我們自己還能懶巴巴的?”王蘭個笑著說。
在谷營鎮愛心超市墻體上,一面“愛心對接墻”格外項目。“我想要一個電三輪”“我想要一個燒水壺”……手繪的心愿樹上,貼滿了貧困居民各種樸實的愿望。而旁邊的“愛心回音墻上” ,則貼著各界對居民需求的回應。大眾網記者看到,在心愿樹上,有居民在8月17日說想要一個燒水壺,8月21日就得到回應“燒水壺已到貨”。
見成效:愛心超市運營模式新穎,被越來越多群眾所接受
你有所需,我有所予。如今,谷營鎮愛心超市開業已經兩個月時間,先后接受各類愛心物品總計20余萬元,全鎮130余戶貧困戶中,已有60多戶參與積分兌換,這一良性 的“扶貧扶志“模式初見成效。
“愛心超市”是蘭考縣社會扶貧的一部分,像這樣的“愛心超市”該縣已有16家。愛心超市的開辦和運行,增強了愛心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轉換了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充分調動他們的能動性與積極性,真正做到“扶“與”被扶“雙方齊心協力,共同進步。(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蘇龍生)
采風團來到了河南省直管縣(市)蘭考縣,參觀學習了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和蘭考脫貧攻堅展覽館,全面了解了蘭考脫貧攻堅歷程,并實地走訪了該縣谷營鎮愛心超市。
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創新幫扶措施,像“愛心超市”般解決實際需要、提供實在幫扶,使扶貧工作精準且溫暖。
昨日,平頂山市四十一中師生向市愛心救助超市捐贈近700件衣物,希望能幫助困難群眾度過寒冬。
時長:21分05秒
為迎接第七個“鄭州慈善日”的到來,10月14日,二七區幸福路小學二年級舉行了“‘愛心超市’——特別的愛,特別幸福行”捐贈活動。
為迎接第七個“鄭州慈善日”的到來,10月14日,二七區幸福路小學二年級舉行了“‘愛心超市’——特別的愛,特別幸福行”捐贈活動。
鄭州團市委首家雷鋒愛心超市分站啟動
為切實解決特困人群的實際困難,體現黨和社會的關愛之心,唐河縣文峰街道在徐莊社區緊鄰新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面積30平米的愛心超市示范點一處。
4月7日,河南南陽市西峽縣首家“愛心超市”正式揭牌運營,網上捐贈、網下捐受的互動模式,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為創新救助模式,服務市轄區的城鄉特困戶,2004年,平頂山市籌資500多萬元,建成了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的愛心救助超市,并于當年12月16日正式開業,對困難群眾實施愛心救助,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的捐款捐物。
愛心超市的救助對象每個人手里都會有一張愛心卡,一年可領取900點的救助物品。
在河南平頂山市,有一家特殊的超市,這家超市專門為困難群眾設立,“購物”全部免費,顧客可以按需領取。這是河南省首家市級愛心救助超市,成立于2004年12月16日,開業10年來,已累計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價值6500多萬元的款物,救助困難群眾48萬余人次,發放各類物品96萬余件,被困難群眾稱為黨和政府與困難群眾的“連心橋”。
“同學你好,有需要捐贈的書籍、衣物嗎?”日前,商丘工學院有志者知行聯盟創辦的“愛心超市”開張,這是志愿者在動員學生募捐時的場景。 據了解,該“愛心超市”不僅有實體店,還有心靈超市和網絡超市,不僅為貧困學生免費提供生活物品,更提供心靈上的關愛。
原來,這些“愛心卡”是二七區專門為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難群眾免費救助的憑證。據悉,愛心超市自開業以來,已經接待低保群眾899人次,免費發放蔬菜、糧油、服裝等生活用品1717件,低保群眾自選微利商品734件,極大地方便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生態廊道風景如畫、文化活動如火如荼、捐貧濟困蔚然成風……2013年,二七區不斷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公共服務水平、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轄區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富強二七、文明二七、平安二七、美麗二七”效果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