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九集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八集《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在河南廣電全媒體播出,節目引發強烈反響,關注度持續提升。
▼《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引起強烈反響
《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八集“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聚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景式展現了近年來河南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以大氣和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河南與中央一脈相承的改革舉措,以及由此取得的顯著成效。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整個看了這個片子下來,給我們的印象非常深刻,這個體現了什么方面呢?體現在我們這些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當中,抓住了改革這個牛鼻子,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很好地體現了改革的精神,體現了創新的方式,來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繼續深入。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資源與環境研究室
副主任 李鵬飛
從十八大到現在的這五年,我們河南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革的精神,是不折不扣的,是積極的,是認真的,河南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講的這個精神,實行誰污染 誰付費 推行第三方治理制度,這就形成了一個制衡機制 這樣我們就可以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制度,使我們河南的生態在不斷地改善。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鄭新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政策、規劃,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在環境保護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出臺了政策;我們在具體工作重點上抓住了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核心問題,比如城市揚塵問題,河道水處理問題,還有農村環境保護,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做法,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也解決了河南省的實際,是一種好的做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周宏春
以往的環境法律法規給人的印象是:偏軟、沒有牙齒、拿著棉花棒打人,從片子可以看出,幾年來我們省執法必嚴 違法必究 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認真進行責任追究 使實現藍天常在 青山常在 綠水常在的夢想有了更堅強的法制保障。
——河南省政府參事 張樹才
與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的環保、水利、住建等系統組織干部職工,認真收看節目。節目中呈現的改革舉措、典型案例,讓大家深受啟發,也更堅定了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心。
這期節目很好的展示了我們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對于環保工作來說,可以說,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正如片子中所說,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下一步,我們將用更加完善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體制建設,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河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調研員
李國敏
守住綠水青山,水利部門責無旁貸,今后我們還要更好地推進水利各項改革,加快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確保南水北調水質清潔,保障河湖功能永續發揮,讓中原大地碧水常在。
——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 劉玉柏
創造天更藍 水更清 地更綠的環境也是我們百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下一步認真落實好涉及百城建設提質方面的這一系列文件措施 我們相信通過這項重大工程的推進 河南的廣大群眾一定會感受到所帶來的這種成果。
——河南省住建廳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辦公室
處長 王廣軍
本集節目關注了駐馬店的生態獎補和信陽市明港鎮新集村的嬗變,有關人員認真收看、倍感振奮。
從這期片子中,看到了全省上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努力,我們是感同身受 打好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一步工作,我們將嚴格執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安排部署,打造天藍、水清的駐馬店。
——駐馬店市環保局總工程師 劉群
片子中對我們村進行了重點報道 真提勁 我們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受益者,今后我們要繼續按照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 細心呵護一草一木,把家園建設得越來越美麗。
——信陽市明港鎮居民 楊亞軍
節目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感人的細節,表現了河南推進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的舉措,以及發展理念的改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引發了廣大群眾的強烈共鳴。
感覺真的是說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原來咱許昌的護城河、清潩河那水多臟啊,這幾年政府下大力氣治理,現在河水多干凈,河里頭開滿了荷花,多美呀,我希望政府堅持環境治理這項工作不放松,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許昌市魏都區府后社區居民
陳亞麗
看了這部片子 心情非常激動 我看到了我們省委省政府對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做出的不懈努力。
——周口市川匯區荷花辦事處 居民
馬紹領
讓我對環保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作為一家豫北地區煤化工重點企業 對環保工作我們覺得首先要高標準的定位,使我們的工廠和周圍的環境高度的和諧起來,和碧水藍天高度的融合起來。
——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負責人
劉興旭
這部紀錄片給我最直觀的感受真的就像片中提到的一句話-真正讓中央精神在我們河南落了地、生了根。在這場環境治理攻堅戰中,我們青年志愿者應該主動承擔其社會責任,更好的宣傳我們的環保理念,為打贏這場攻堅戰添磚加瓦。
——河南省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聯盟志愿者
謝湛
《讓改革落地生根》第8集播出后,共有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網、央廣網、工人網、中國網、環球網、騰訊、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鳳凰、百度等數百家媒體進行轉載,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大量自媒體號廣泛傳播,刊發、轉載,截至目前,前八集綜合測算全網累計閱讀量為3.671億人次。很多在外地或國外工作的河南籍人士通過多種渠道收看,紛紛點贊。
通過片子看到老家河南生態發生的巨大變化,確實感到由衷的高興,這背后,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各有關部門的全力行動,也有群眾逐漸在形成的綠色文明理念。有了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家鄉一定會更美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教授
張方敏
這幾年很少回去,在以前的記憶中,老家霧霾較多現在通過片子 看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鄉藍天白云多了,變美了,真是很高興,我都迫不及待地要回去看看了。
——澳大利亞河南籍華人 焦英桐
網友“怪叔叔”:美麗中國,人人有責,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油,河南!
網友“和尚下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打破了以往唯GDP論的傳統模式。河南在探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下足了大功夫,硬起了真手腕,為大河南點贊!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上的進展,最根本的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2016年4月,在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習近平總書記用這三句話為新一輪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措施,正在改寫著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進程,悄然創造著歷史。
五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百姓呼聲最高的問題,統籌規劃,重點突破,努力讓民眾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變化,感受到自己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更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
9月13日18:30,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的九集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六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將在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播出,全面呈現河南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付出的努力、所推出的措施、所走過的道路。
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河南緊跟中央,已經點燃起“創新驅動”這個騰飛的“新引擎”。
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河南緊跟中央,已經點燃起“創新驅動”這個騰飛的“新引擎”。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原城市群……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先后布局中原。由此,河南躋身于改革開放的前沿,擔負起為國家試政策、為中部崛起闖新路的重任。
實現共同富裕,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人,是我們黨對人民的承諾。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對中央、對河南一億人民立下的誓言。牢記囑托,信心滿懷,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兌現自己的承諾,帶領中原兒女眾志成城、滿懷豪情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國有企業改革,強調了三十年,改革了三十年。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再次強力推動國企改革,是因為國企是國之重器,關乎經濟全局和民眾利益。
今天,央視播發單條《河南:醫療改革讓百姓生活“有溫度”》,報道了河南瞄準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百姓呼聲最高的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跑出改革加速度,讓百姓生活“更有溫度”。在河南省人民醫院,來自鹿邑的丁明慧,在給術后化療的母親辦理出院手續時,結算單上的數字讓她沒有想到。
讓改革落地生根
9月3日晚上6點半,九集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將在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第一集《堅定跟著黨中央令旗走》,為您呈現幕后故事。
從由“大”到“強”的道路上,并非一片坦途,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那么,河南又是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