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讓改革落地生根》播出第八集: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把生態文明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全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河南。一幅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圖景,正在中原大地鋪展。將在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中播出,為您呈現河南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措施和成就。
歷經30多年的蓬勃發展,河南也和全國一樣,面臨著生態環境的壓力,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人民群眾對干凈水質、清新空氣、不受污染的土地、綠色食品等的需求真實而迫切。
嚴重的大氣污染,一度是河南人心頭的痛。前些年在豫北流傳著一個段子:“出門捂著臉,吃飯蓋著碗,一年吃個預制板”。夸張和戲謔中,表達了對環境的不滿,對藍天的渴望。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態之要。水環境的好壞,關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關乎城市發展前景。而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部分河流水質較差,城市水體黑臭普遍存在。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那么,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和壓力,河南如何抉擇?河南如何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面呈現河南“守住綠水青山”的努力。
本集重播時間為:河南衛視。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2016年4月,在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習近平總書記用這三句話為新一輪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措施,正在改寫著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進程,悄然創造著歷史。
五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百姓呼聲最高的問題,統籌規劃,重點突破,努力讓民眾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變化,感受到自己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更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
9月13日18:30,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的九集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六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將在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播出,全面呈現河南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付出的努力、所推出的措施、所走過的道路。
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河南緊跟中央,已經點燃起“創新驅動”這個騰飛的“新引擎”。
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河南緊跟中央,已經點燃起“創新驅動”這個騰飛的“新引擎”。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原城市群……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先后布局中原。由此,河南躋身于改革開放的前沿,擔負起為國家試政策、為中部崛起闖新路的重任。
實現共同富裕,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人,是我們黨對人民的承諾。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對中央、對河南一億人民立下的誓言。牢記囑托,信心滿懷,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兌現自己的承諾,帶領中原兒女眾志成城、滿懷豪情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打贏脫貧攻堅戰,激戰正酣;決勝全面小康,任重道遠。實現共同富裕,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人,是我們黨對人民的承諾。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對中央、對河南一億人民立下的誓言。牢記囑托,信心滿懷,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兌現自己的承諾,帶領中原兒女眾志成城、滿懷豪情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國有企業改革,強調了三十年,改革了三十年。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再次強力推動國企改革,是因為國企是國之重器,關乎經濟全局和民眾利益。
今天,央視播發單條《河南:醫療改革讓百姓生活“有溫度”》,報道了河南瞄準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百姓呼聲最高的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跑出改革加速度,讓百姓生活“更有溫度”。在河南省人民醫院,來自鹿邑的丁明慧,在給術后化療的母親辦理出院手續時,結算單上的數字讓她沒有想到。
讓改革落地生根
9月3日晚上6點半,九集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將在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第一集《堅定跟著黨中央令旗走》,為您呈現幕后故事。
從由“大”到“強”的道路上,并非一片坦途,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那么,河南又是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的?
從由“大”到“強”的道路上,并非一片坦途,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那么,河南又是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