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IC供圖
□記者李曉敏
核心提示|8月31日零點起,省會所有公立醫院的藥品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同時,手術費、護理費等也開始執行新的價格。
8月26日下午,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等有關部門聯合召開省會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動員會。“總的原則是: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省衛生計生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闞全程說。
加成取消
藥品價格平均降低12.7%左右
按照省政府要求,所有城市公立醫院(包括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公立醫院)都要參加這次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我省要求,8月31日零時起省會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取消藥品加成后,所有公立醫院都將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
什么是藥品加成,為什么要取消藥品加成政策?
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藥品加成政策始于上世紀50年代,當時,由于國家經濟困難,政府允許醫院按批發價采購藥品、按零售價銷售給患者,以批零差價收入彌補政府投入不足,保障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行。2006年,國家發改委規定,允許醫院以藥品實際購進價為基礎,順加不超過15%的加價率銷售。
“藥品加成政策對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藥品加成政策帶來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該負責人說,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藥補醫,徹底摒棄醫院對藥品加成收入的依賴,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促進科學診療、合理用藥。
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銷售的藥品能降價多少?
這位負責人說,因為,改革前并不是所有藥品都加價15%,最小單劑量包裝(口服藥為一盒、注射藥為一支)的單價500元以上藥品,加成統一定為75元。總體測算,取消加成后,藥品價格平均降低12.7%左右。
同步調整
3000多種費用有所調整,有升有降
8月31日零時,除了藥品加成取消外,省會公立醫院同步實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醫保報銷等配套改革。
具體有哪些調整?
“除了藥品外,其他各項調整的價格有3000多種,這里有升有降。”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在這次改革中,價格變化可以概括為“兩降一升”:一是取消藥品加成將使藥品價格下降,二是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下降。取消藥品加成和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檢驗價格騰出的空間,主要用于合理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特別是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兒科等服務項目價格。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患者感受
門診看病費用或會減少
得知8月31日凌晨,公立醫院要啟動改革后,很多大河報讀者留言,表達自己的疑問:“我關心的是,我以后看病,是便宜了還是貴了?”
對于這個問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是需要具體區分的。
“改革后,醫療費用總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上不會增加。但就患者個體而言,因每位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等方面存在個性差異,會有不同影響。”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說,比如,對于診療過程中以藥物治療為主,或者較多涉及CT、磁共振檢查的患者,其醫療費用會明顯下降;若診療過程中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則患者醫療費用會有一定增加。
基層用藥
醫保目錄增補180多種慢性病常用藥物
除了藥物、手術等費用調整外,這次改革還重點關注到基層醫療用藥問題。
“醫改的一個重點方向是分級診療,而分級診療能否實現,主要在于基層醫療機構能否‘接得住’。”一位業內人士說。
在采訪中,一家鄉鎮衛生院院長曾向記者吐槽,老百姓之所以不太愛在衛生院看病,除了衛生院沒有相關檢查設備外,還有很多藥物欠缺。
據了解,為方便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和重癥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已從醫保藥品目錄中篩選了180多種常用藥品,補充了基層醫療機構用藥目錄。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按照上級醫院醫囑采購使用,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備受關注的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于本月底拉開序幕。必須破除“以藥補醫”,徹底摒棄醫院對藥品加成收入的依賴,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促進科學診療、合理用藥。
8月2日,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通氣會,向媒體通報,鄭州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
深化醫改是世界性難題,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又是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老百姓看病就醫一直是李克強總理深切牽掛的事。● 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體現崗位差異,兼顧學科平衡,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全面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細化落實對中醫醫院(含民族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逐步償還和化解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長期債務。
《意見》提出,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10%。
昨天,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印發鄭州市區域衛生規劃(2016—2020)的通知”。“鄭州今后將按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所市辦綜合醫院(含中醫類醫院)的原則,保持現有市級綜合性醫院數量不再新增。
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醫院將以批發價賣藥,可以更多地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也能逐步改變醫療機構靠藥品加成來獲得經濟收入的行為。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藥品都有15%的加成,抑制藥占比,也一直是衛生行政部門考核醫院的重要指標。在今年3月份的2017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更對深化醫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已經作出明確要求。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藥品都有15%的加成,抑制藥占比,也一直是衛生行政部門考核醫院的重要指標。在今年3月份的2017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更對深化醫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已經作出明確要求。
通知指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療衛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除“以藥補醫”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重要舉措。
6月7日,省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做好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6月7日,省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做好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鄭報融媒記者從會上獲悉,7月31日前,我市將出臺城市公立改革方案;9月30日前,我市所有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全面推開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我市總體目標為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文化、建設健康村鎮。
文章導讀: 如果未來全國高校和公立醫院全面取消事業編制,意味著以后招聘的新進人員全部沒有編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及按照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統一管理。顯然,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的事業單位編制后,將會逐步縮小編外人員與編內人員的待遇差別,以后有編無編都一樣了。
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遼寧等地部分公立醫院,一項收費近千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自費足跟血篩查,“搭車”國家免費項目,經“捆綁”推銷或“先斬后奏”,幾乎成為新生兒家長的“必選”,其背后隱藏著一條運作多年的灰色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