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平
備受關注的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于本月底拉開序幕。8月26日下午,省衛計委、鄭州市衛計委聯合有關部門召開省會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動員會。會議明確,從本月31日零時起,省會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同步實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醫保報銷等配套改革。取消藥品加成之后,醫院銷售的藥品能降價多少?患者就醫費用會增加嗎?記者就此采訪了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
醫療服務價格變化呈現“兩降一升”
“取消藥品加成”是公立醫院改革的切入點和關鍵點。取消藥品加成之后,公立醫院將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藥品價格將平均下降12.7%左右。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社會發展,藥品加成政策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必須破除“以藥補醫”,徹底摒棄醫院對藥品加成收入的依賴,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促進科學診療、合理用藥。
取消藥品加成之后的醫療服務價格變化將會呈現“兩降一升”。“兩降”部分除了藥價下降之外,還有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的下降。“這兩個價格降低之后騰出的費用空間,將主要用于合理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特別是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兒科等服務項目價格。”該負責人說。
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藥價降低的同時,醫療服務價格提升了,那么患者看病費用會增加嗎?根據醫改方案,此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原則是“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保證公立醫院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醫務人員收入不減少。這其中,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部分,將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并逐步把患者自付醫療費用比例降低到合理水平。
對此,省衛計委醫改辦主任梅遂章接受采訪時表示:“改革之后的醫療費用總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上不會增加。但就患者個體而言,因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等方面存在個性差異,會有不同影響。”他舉例說,對于以藥物治療為主或較多涉及CT、磁共振檢查的患者,其醫療費用會有明顯下降;而對于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患者,其醫療費用會有一定增加。
慢性病人到社區醫院拿藥不作難
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一項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改革。在破除以藥補醫的基礎之上,還要進一步加快醫聯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構建分級診療有序就醫格局。
患者能否從大醫院“分流”到社區醫院看病,關鍵是看基層的相關配套診療服務能否滿足百姓的就醫需求。其中,慢性病患者在“家門口”開藥難問題將隨著改革得到解決。
為了方便高血壓、糖尿病和重癥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省衛計委、省人社廳已從醫保藥品目錄中篩選了180多種常用藥品,補充入基層醫療機構用藥目錄,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按照上級醫院醫囑采購使用,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8月2日,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通氣會,向媒體通報,鄭州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
深化醫改是世界性難題,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又是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老百姓看病就醫一直是李克強總理深切牽掛的事。● 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體現崗位差異,兼顧學科平衡,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全面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細化落實對中醫醫院(含民族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逐步償還和化解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長期債務。
《意見》提出,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10%。
昨天,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印發鄭州市區域衛生規劃(2016—2020)的通知”。“鄭州今后將按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所市辦綜合醫院(含中醫類醫院)的原則,保持現有市級綜合性醫院數量不再新增。
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醫院將以批發價賣藥,可以更多地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也能逐步改變醫療機構靠藥品加成來獲得經濟收入的行為。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藥品都有15%的加成,抑制藥占比,也一直是衛生行政部門考核醫院的重要指標。在今年3月份的2017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更對深化醫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已經作出明確要求。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藥品都有15%的加成,抑制藥占比,也一直是衛生行政部門考核醫院的重要指標。在今年3月份的2017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更對深化醫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已經作出明確要求。
通知指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療衛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除“以藥補醫”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重要舉措。
6月7日,省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做好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6月7日,省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做好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鄭報融媒記者從會上獲悉,7月31日前,我市將出臺城市公立改革方案;9月30日前,我市所有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全面推開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我市總體目標為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文化、建設健康村鎮。
《工作任務》明確,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和試點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在洛陽等6個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鞏義等10個綜合醫改試點縣(市)以及新密市,開展城鄉居民健康簽約服務試點。
文章導讀: 如果未來全國高校和公立醫院全面取消事業編制,意味著以后招聘的新進人員全部沒有編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及按照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統一管理。顯然,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的事業單位編制后,將會逐步縮小編外人員與編內人員的待遇差別,以后有編無編都一樣了。
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遼寧等地部分公立醫院,一項收費近千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自費足跟血篩查,“搭車”國家免費項目,經“捆綁”推銷或“先斬后奏”,幾乎成為新生兒家長的“必選”,其背后隱藏著一條運作多年的灰色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