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到2020年,新建公共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八成,我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62%以上,也就是說至少220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日前出臺,建設“綠色河南”,我省將從8個方面共36條“發力”,部署全省節能減排重點任務。
鄭報融媒記者
張競昳
優化結構
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
比2015年下降10%
《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對傳統統優勢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我省將加快培育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節能環保等10個新興制造業產業集群和航空及冷鏈物流、新興金融服務業、數字創意等8個新興服務業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省18個新興產業集群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5%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5%。
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到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7%以上。
綠色建筑
新建公共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方案》明確,公共機構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公共機構節能改造,推廣政府購買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探索用能托管模式。
我省將擴大綠色建筑標準強制執行范圍,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20年,全省新增綠色建筑面積5000萬平方米以上,綠色建材在城鎮新建建筑的應用比例達到40%以上。
“十三五”期間再創建100家國家級、200家省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到2020年,全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分別較2015年降低11%和10%。
綠色出行
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八成
打造綠色河南,《方案》提出,我省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優化城市公交線網,完善城鄉公交網絡,加強各類公共交通方式配合銜接,建設零換乘交通樞紐。
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統、城市公交專用道等快速通勤系統基礎設施以及非機動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倡導“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
發展智能交通,加快推進全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體系建設。到2020年,全省市區人口百萬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30%,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到80%。
碧水藍天
全年220天以上
空氣質量優良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依舊是我省重點工作之一。對此,我省將采取一攬子措施。
實施產業集聚區集中供熱工程,具有一定規模用熱需求的產業集聚區2017年全部實現集中供熱;2017年,基本淘汰黃標車,禁止使用排放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到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要達到62%以上,也就是說,每年220天以上空氣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對城市區內鋼鐵冶煉、建材、造紙等行業污染較重的企業,逐步有序搬遷改造或依法關閉。2019年省轄市、省直管縣、縣級市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縣城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
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
強化城鎮生活污染綜合整治,到2020年,全省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率均達到95%以上;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垃圾回收
餐廚、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
《方案》明確,我省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80%以上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循環化改造;主要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
同時,推進廢舊商品回收利用。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到2020年,全省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75%以上。
監督考核
節能減排不達標
“一票否決”
如何督促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落實節能減排的各項指標,《方案》提出,要明確全省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用能單位。對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的地方,按照省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有關規定執行。將主要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體系。
建立健全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和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實時監測,實施企業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力度,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公開通報或掛牌督辦,對行政不作為等行為,嚴肅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負責人的責任。
核心提示丨昨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日前《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已經出臺。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
河南商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新出臺的政策主要內容進行權威解讀。解讀:鄭州的住房租賃需求不斷增長,要培育和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引進國內知名企業,扶持本地專業化企業,鄭州將來要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賃企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目前,拓寬租賃住房房源是關鍵,根據《方案》內容,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
目前,拓寬租賃住房房源是關鍵,根據《方案》內容,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
8月11日,記者在省僑聯十屆一次常委(擴大)會議暨僑聯改革動員大會上獲悉,《河南省僑聯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將重點圍繞僑聯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工作方式、服務內容等進行改革。
《方案》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大局需要和不同地區、不同崗位公務員培訓需求,科學設計培訓內容。《方案》指出,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公務員網絡培訓學院的優勢,大力開展脫貧攻堅網絡在線學習培訓。
針對全省交通施工工地揚塵污染、公路揚塵污染、道路運輸揚塵污染等問題,《方案》開出藥力頗猛“藥方”。根據《方案》要求,未按要求完全落實防塵、抑塵、降塵措施的工地,交通部門將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整治。
省政府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方案,將建設全省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并建成全省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以解決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2017年年底前,我省還要建成一體化的河南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并建設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公共支付系統,推動財政非稅繳費業務接入。
《方案》強調,開展對口合作是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東北振興與“三大戰略”對接融合的重要途徑,也是發揮我國制度優勢促進跨區域合作的創新舉措。
12條東西橫向通道:南樂至林州、臺前至輝縣、菏澤至寶雞(河南段)、蘭考至原陽、連云港至霍爾果斯(河南段)、商丘至登封、鹽城至洛陽(河南段)、南京至洛陽(河南段)、商丘至南陽、新蔡至泌陽、淮濱至內鄉、上海至西安(河南段)。
方案指出,2017年年底前,進一步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明確重大行政決策的主體、事項范圍、法定程序和責任追究辦法,規范決策流程。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進行聽證。
不少老牌國企“大而全”,除生產經營外,還是一個“小社會”,家屬院里醫院、學校無所不有,企業為此付出不少成本。2019年起,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企業辦教育等承擔相關費用。
民間投資是社會投資的重要支撐。日前,《洛陽市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方案》出臺,從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加快政策貫徹落實、提升政府服務水平、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為民間投資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11月23日,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省工信委、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省銀監局共同下發《加強信息共享促進產融合作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三部門建立產融信息對接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促進政策協同,推動產業和金融良性協調發展。
《方案》中稱,對于那些商品住房銷售形勢好、庫存去化周期6個月以下的省轄市、縣(市),要適當擴大商品住房開發用地供應規模。商業服務、辦公等房地產庫存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省轄市、縣(市),要適當壓縮乃至暫停新增商業服務用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