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頭潛鴨出現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
本報商丘訊8月10日,記者從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獲悉,在該局與鄭州師范學院聯合開展的鳥類多樣性調查中,同步觀察記錄到珍稀瀕危鳥類青頭潛鴨3個種群58只,是國內發現較為罕見的青頭潛鴨大種群。目前,青頭潛鴨在全球僅存約500只,屬于極危物種。
鄭州師范學院動物學教授、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秘書長李長看告訴記者,河南曾是青頭潛鴨的越冬地,鳥類文獻中也多有記載,但2016年之前的數十年沒有青頭潛鴨的觀察記錄或影像資料,更沒有繁殖記錄。
自今年1月份以來,李長看一行先后八次到民權黃河故道濕地公園開展調查,開始觀察到4只青頭潛鴨,現在已經確認的達到58只。
李長看介紹,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因數量急劇下降,1994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易危物種(VU),2008年升格為瀕危物種(EN),2013年被列入極危物種(CR)。同時他也呼吁:希望大家一定不要驚擾它們的生活,這個物種太脆弱,一定要加強對它們的保護。
近年來民權縣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全力抓好黃河故道生態走廊建設和生態保護,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觀光游覽、休閑娛樂。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杰介紹,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在2017年4月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設為中華青頭潛鴨保護地。
“青頭潛鴨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被發現,說明濕地公園的環境適于它們的棲息,我們已經設專人對青頭潛鴨進行24小時的保護。”李杰說。(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張增峰 文圖)
記者8月7日獲悉,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與鄭州師范學院聯合開展的鳥類多樣性調查中,同步觀察記錄到珍稀瀕危鳥類青頭潛鴨3個種群58只,是國內發現較為罕見的青頭潛鴨大種群,目前全球僅存約500只。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體長84~91厘米,多棲息在湖泊、河口等地。黑鸛在我省分布數量較多,曾見于我省孟津縣的黃河濕地、濟源市、洛寧縣等地,豫鄂交界處的丹江庫區是黑鸛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之一。
鄭州市政府一位負責人說,2017年至2019年3年間,鄭州將實施農業濕地建設項目3萬畝,其中濕地公園項目2萬畝、種養游結合項目1萬畝。據介紹,鄭州今后的濕地公園將建成這樣子:一個濕地公園的總面積500畝以上,水域面積300畝以上。
近年來,柘城縣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讓天變得更藍了;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讓容湖、古黃河、余河坡的水源清凈如鏡。
11月16日,天氣雖冷,濮陽金堤河國家濕地公園仍吸引了很多游客。
1月8日,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國家林業局日前一次性批準我省新增8個國家級濕地公園,為近年來最多,至此我省國家級濕地公園總數達25個。這8個濕地公園分別為:林州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淅川丹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鄧州湍河國家濕地公園、泌陽銅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柘城容湖國家濕地公園、睢縣中原水城國家濕地公園、虞城周商永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記者8月27日獲悉,以金堤河河道為主題的濮陽金堤河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已完工開放。濮陽金堤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濮陽縣境內,總面積724.97公頃,東西長約10.07公里,其中濕地面積約490.3公頃,濕地率67.63%。
7月19日上午,頂著似火的驕陽,濮陽市濕地公園項目悄然開工建設,這也是濮陽市城區唯一的濕地公園。該項目位于大廣高速以東、濮范高速以南、第三濮清南渠以西,屬生態環保類項目,是濮陽市西部工業園區污水處理 7月19日上午,頂著似火的驕陽,濮陽市濕地公園項目悄然開工建設,這也是濮陽市城區唯一的濕地公園。
目擊者李小姐說,起火時她在附近遛狗,聽說是一些來游泳的人嫌鉆蘆葦蕩走到江邊不方便,所以才放火燒蘆葦,開出一條便道來。面對濕地屢次被破壞,不少市民也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行動,遏制燒蘆葦的行為,保護好濕地及公園周邊的生態環境。
夕陽斜下,薄霧飄渺,無數大雁列陣飛來,落于河灘沙洲,這一美麗景觀近日現于民權黃河故道濕地公園。3月3日,記者在該縣黃河故道岸邊看到,成群結隊的灰褐色大雁時而展翅飛舞,時而在麥田覓食,即使有車輛行人經過,雁群也“處變不驚”。
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廳獲悉,濮陽金堤河、南陽白河、湯陰湯河、平橋兩河口等4處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的單位近日已
河南省林業廳昨日向媒體發布消息,《河南省省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本月開始實施,該辦法規定,省級濕地公園定期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記者 施書芳 通訊員 楊曉周 本報訊 河南省林業廳昨日向媒體發布消息,《河南省省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本月開始實施,該辦法規定,省級濕地公園定期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11月7日,國家林業局專家組蒞臨鹿邑,實地考察評估惠濟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情況。縣委副書記、縣長梁建松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