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覃巖峰)昨日,記者從全國知名房產統計機構房天下數據研究中心了解到,7月份,市區二手房掛牌均價每平方米為15455元,相比上月上漲89元。
數據顯示,市區二手房掛牌均價中,鄭東新區最高,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22435元,其次是金水區,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15626元;掛牌均價最低的是高新區,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12139元,其次為二七區,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13397元。在購房者關心的十大商圈中,鄭州東站掛牌均價最高,為每平方米20445元,其次是燕莊,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16893元,北大學城位列第三,汽配大世界排在第四。
此外,購房搜索中最熱的區域是金水區,其次是鄭東新區和中原區,價格區間為80萬至100萬元,面積區間是70至90平方米的小三房最受消費者關注。
7月23日,中牟縣鄭地美景東望開盤推出高層共206套,去化率為100%,去化效果好。除改善型房源,還有4個項目為剛需住房,以25~50歲剛需自住為主的客戶,客戶來源多為地緣類客戶,當地人和上班族居多。
2017年上半年,鄭州延續過2016的瘋狂,也經歷了限購不斷加壓的歷程,最終形成獨具“鄭州特色”的樓市限購六脈神劍:“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離、限簽”。
受貸款收緊、新房限價等調控政策的影響,二手房方面,買賣雙方和經紀人從心態上都有了變化。該數據顯示,市內八區的二手房掛牌房價,鄭東新區最高為每平方米22613元;其次是金水區,掛牌房價為每平方米15394元;而掛牌房價最低的是高新區,為每平方米11993元。
剛剛過去的一周,迎來了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鄭州的房地產市場也如同今夏的氣溫一般火熱。與象湖壹號的選擇相同,位于北四環外的和昌林與城在6月25日也選擇以備案價開盤,以10600元/㎡的均價清盤。
剛剛過去的一周,迎來了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鄭州的房地產市場也如同今夏的氣溫一般火熱。與象湖壹號的選擇相同,位于北四環外的和昌林與城在6月25日也選擇以備案價開盤,以10600元/㎡的均價清盤。
在將滎陽、中牟、新鄭納入限購區域后,鄭州房地產市場熱度有了明顯下降。 而第三方數據機構克而瑞數據,當月鄭州市主城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2253元/㎡,環比下降6%,去化周期也為2.6個月。
昨日,鄭州房管局發布2017年5月份鄭州市房地產市場數據,新建商品住宅的均價為8067元/平方米,其中二手房的成交均價為1021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達到217.72萬平方米。
河南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平穩較快增長,鄭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0373元,同比名義增長15.3%;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7998元,同比名義增長13.4%。
調控的影響逐步滲透,房產經紀行業開始感受到絲絲涼意。5月份,在購房者關心的十大商圈中,黃河南路掛牌房價高,為每平方米20124元;鄭州東站次之,掛牌房價為每平方米19685元;通泰路位列第三,管南區域排在第四。
業內人士分析,調控政策可以顯示出購房者的購買取向,從上周開盤的情況來看,住宅仍然是購房者的首選,公寓的認可度仍然不高。從成交量上看,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量較大的區域分別為惠濟區、金水區、二七區,成交面積占比分別為16%、15%、14%。
業內人士分析,調控政策可以顯示出購房者的購買取向,從上周開盤的情況來看,住宅仍然是購房者的首選,公寓的認可度仍然不高。從成交量上看,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量較大的區域分別為惠濟區、金水區、二七區,成交面積占比分別為16%、15%、14%。
自去年10月住宅限購后,一直不溫不火的鄭州寫字樓市場開始逐步升溫,成交量、均價均有提升。有民間機構數據顯示,鄭州公寓4月份成交均價為10732元/平方米,環比增加0.4%,比去年同比增加26%。
本報6月16日刊發的《鄭州新房降了二手房漲了》備受關注,不少市民詢問其中緣由,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
9月24日,在深圳熱炒了近兩個月,遲遲不見廬山真面目的6平方米“鴿籠房”終于亮相。1998年的土地,是標準限購又限貸的住宅產品,也就是說要占買房名額,在這種背景下,“鴿籠房”竟然均價賣到了15萬每平方米,而且當日售罄。
據省商務廳監測,上周(9月19日至25日)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以穩為主。目前正值夏秋蔬菜換茬期,加之節前需求增加,預計后期我省蔬菜價格仍有小幅上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