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駿見習記者楊書貞
核心提示|備受關注的我省“三十五證合一”改革傳來新消息。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獲悉,8月1日,全省“三十五證合一”改革將全面啟動。屆時,35個證整合到營業執照上一次申請,我省企業注冊登記將更便捷。
“三十五證合一”,全國率先全面推開
據介紹,“三十五證合一”在“五證合一”的基礎上將發改委、公安、財政、住建、商務、食藥監、人行等17個部門30個證照,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在全省推開。這次整合實行“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網通辦、一檔管理、一鍵推送”的工作模式,工商窗口在1至3個工作日內辦結企業設立登記。企業只需到工商窗口提交一次申請,即可領取營業執照,正常開展經營,無須再到相關部門申請辦理涉企證照事項。
會上,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盤點了上半年我省工商系統工作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454.8萬戶,比2016年末增長6.1%,穩居全國第六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全省第一、二、三產業市場主體數量占比分別為6.9%、7.7%、85.4%,服務業主導地位不斷鞏固,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
征信系統更完善,“老賴”企業無處遁形
據介紹,河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更加完善,企業信息歸集和聯合懲戒取得明顯成效。截至6月底,累計向其他部門提供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數據50.9萬條,全省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市場主體28.66萬戶,聯合限制“老賴”擔任公司各類職務5895人次,讓“老賴”們無處遁形。
今年10月底前,全省各地登記窗口全部開通網上登記系統,實現網上登記與窗口登記并存;年底前,按照國家電子營業執照技術規范和數據標準,遵照“無介質、零收費”的原則,在全省推行公示版電子營業執照。
今年下半年,省工商局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小微企業名錄打造成我省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數據平臺和服務平臺。加強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的戰略合作,確保年內為小微企業發放貸款不少于1600億元。
沈陽一對夫妻從他人手中借款3000萬投入房地產開發,逾期不還款被判返還本息近5000萬元。6月27日,沈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認為,關某、謝某故意轉移財產,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情節嚴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為調查宋某某的財產信息,法院可以說花費了巨大精力,雖然還沒有找到被執行人,但已經可以確定宋某某已經涉嫌故意逃避執行。法院干警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接到線索舉報,宋某某的蹤跡被執行干警發現,并在其運輸經營中被執行干警抓個正著。
22日上午10時40分,執行干警驅車來到位于鄭州百榮世貿商城被執行人的店鋪,但是經營者孔某真不在店里,其子女在經營(如圖)。今年1~6月份,鄭州兩級法院共新收執行案件41462件,結案18033件,執結標的71.6億元,其中審結拒執犯罪案件1444件,部分被執行人迫于執行壓力主動到法院履行義務。
進入執行程序后,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法院一直找不到宋某某,發傳票也拒不到庭。
蔣賞在執行日志里寫道:“對于撒潑耍橫的老賴或者家屬絕不能手軟,要時刻保持‘氣場’,維護司法的權威。何銀杰迅速固定相關證據,該案立案起訴后,張強、梁華認識到其錯誤,張強主動前來法院履行17萬元欠款,余款與申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蔣賞在執行日志里寫道:“對于撒潑耍橫的老賴或者家屬絕不能手軟,要時刻保持‘氣場’,維護司法的權威。何銀杰迅速固定相關證據,該案立案起訴后,張強、梁華認識到其錯誤,張強主動前來法院履行17萬元欠款,余款與申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老賴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下落不明的,公安機關接到區法院通知后應協助查找并臨時控制。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執行,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立案偵查,檢察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判。
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在社會經濟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講誠信、守信譽無論對個人和集體來說都十分重要。切勿因為一時的僥幸心理而影響日后的誠信生活。
5月15日,一輛拖拉機拉車一輛車牌號為豫B90A67的白色榮威360轎車,馬不停蹄地從開封市尉氏縣開到中牟縣人民法院,后面的警車緊緊跟隨。這是怎么回事?
夜間11時左右,執行干警驅車來到郝某所在村子,其家中大門緊鎖,敲門無人應答,確定被執行人在家后,在執法記錄儀全程記錄下,執行干警翻越院墻打開大門。隨后,郝某被帶回法院,經執行干警的耐心勸解,一直到凌晨4點半,郝某的家人把執行款全部送來,此案圓滿完結。
自稱法學院畢業,學了幾年法學知識便與執行法官斗起了“法”。但是芳面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對其司法拘留的強制措施時,這名“老賴”不得不認罪還款。
不僅張某急著還錢要撤他的“大頭照”,老賴劉某也很不習慣小區里播放他的“大頭照”。據悉,今年1至4月,二七區法院已在最高院失信人員名單庫中發布老賴名單1665人次,包括該院近期在小區、法院、廣場曝光的33名老賴。
老賴劉某也很不習慣小區里播放他的“大頭照”。
楚天都市報訊昨日,武昌區法院50余名執行干警,分四組執行專項“霹靂行動”,對群眾反映強烈、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者,采取強制措施。
武昌區法院介紹,此次行動不僅出于執結案件的考慮,更是希望督促其他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文書的被執行人,盡快履行法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