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高鐵站和老火車站建在一起,高鐵網絡四通八達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鄭萌/制圖
商丘高鐵站和老火車站的客流量比以前多好幾倍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本期欄目主持人
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
電話:18638767276
對于鐵路,商丘曾經錯失過一些機遇。幾年苦干,換來了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的開通。
雖然開通不足一年,但無論是從經濟發展,還是市民的觀念和生活習慣來看,都有足夠多的改變。
當你和一個商丘人聊起高鐵時,你應該能體會到那種發自內心的自信。這是個很棒的結果和開端。
數說商丘站
高鐵“朋友圈”,已有20多個
寶蘭高鐵開通前,商丘站黨辦的王鵬制作了一幅高鐵“朋友圈”的易拉寶。
或許很多商丘市民都未曾數過,原來商丘的高鐵“朋友圈”如此廣泛:
“朋友圈”有北京、沈陽、濟南、煙臺、青島、上海、杭州、寧波、福州、深圳、廣州、長沙、武漢、昆明、重慶、西安、蘭州、太原……
一長串下來,竟有20多個城市。但在2016年9月10日前,商丘的高鐵“朋友圈”還是零。
那時候的商丘站,只有路過的數趟動車,通達上海、濟南、杭州等城市,由于動車是混跑,速度提不上去。
高鐵開通10個月,商丘站接發高鐵旅客410萬人次。其中,北京方向21.4萬人次,上海方向173.6萬人次,廣州方向37.6萬人次,西安方向38萬人次。
高鐵,正改變著商丘站和商丘人的出行方式。
過去的5年間,商丘站的發送旅客數量,已經從2012年的658萬人次,躍升至2016年的945萬人次。今年剛過去一半沒多久,商丘站已經發送旅客超600萬人次,未來可期。
淺談商丘站
拉動經濟發展 改變生活觀念
商丘站帶來了哪些改變?
在商丘站職工看來,車站客流量增加,結構有了變化,員工也更積極。
在商丘市鐵路部門負責人看來,商丘在發展經濟上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自信。
在商丘市商務部門負責人看來,這兩年接觸的國內知名企業明顯變多,洽談過程也變得更為主動。
商丘站黨辦工作人員 王鵬
王鵬在商丘站從事外宣工作,車站的點滴變化,都存于他的移動硬盤里。
每一個有意義的節點,他都未錯過。當王鵬給記者回放這些影像時,每年春運車站南廣場上連片的紅色大棚,格外惹眼。
“南廣場站房候車室比較小,滿足不了需求,春運時旅客基本上都在大棚里。”當憶起春運時那些春運大棚和旅客組織的不易時,他的眉頭蹙了起來。
隨著鄭徐高鐵的開通和車站北進口啟用,從2017年春運開始,商丘站的紅色大棚不見了,南廣場顯得格外利落。
對于一座車站來說,高鐵開通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客流。“高鐵開通后,客流結構中商務、旅游客流增多,高鐵客流占到三四成,節假日更多。”
到目前為止,今年商丘站已發送旅客超600萬人次,去年全年是945萬人次,增長明顯。
眼下,寶蘭高鐵的開通,讓商丘的高鐵“朋友圈”再次擴容。王鵬算過,僅商丘至蘭州西的一趟始發高鐵,每年將增加固定運能19.5萬人次,大大緩解西北方向的客流壓力。
商丘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王曉東
高鐵是運輸線、高速線,宏觀來講促進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換,微觀來講方便了群眾出行。
聚焦到商丘站所在的梁園區,高鐵建設這個點“引爆”了梁園區,“使得梁園舊城的基礎設施得以改善,現代商業商貿得以成形,是個顛覆性的變化”。
同時,高鐵縫合了商丘市道南、道北,使五年前還是棚戶區、城中村的道北得以改造發展,呈現出“老城變新城、邊緣變前沿、舊貌換新顏”的景象。
王曉東認為,高鐵對商丘更關鍵的作用是,沖擊和顛覆了人們的觀念和生活習慣,“以前去鄭州辦事,是上午去、下午回,現在可以提前到中午回。”
他說,如果沒有高鐵,總覺得城市發展還是按中心城市、一線城市等梯次進行。
而現如今,商丘也正在謀求變化,“我們能不能彎道取直,在鐵路建設中升級定位變為鐵路樞紐城市”,支撐商丘樞紐經濟形成,進一步構筑大交通、促成大物流、支撐大產業、服務大發展。
這種變化,還體現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方面,“我們更有能力來支撐、承接,更有機會分一杯羹。”他認為,沒有高鐵對時空觀念和距離的壓縮,就不可能在謀劃和變革中增強主動意識。
同時,在與東部地區接觸時,比以前增加了自信。在合作談判中,增加了話語權和主動權。
商丘市梁園區商務局局長 謝明亮
謝明亮一直負責招商工作,跟外地企業不少打交道。在他看來,有沒有高鐵大不一樣。
高鐵通了以后,很多企業,特別是國內知名企業看到了商丘的發展潛力,像恒大、萬達、碧桂園等房地產企業紛紛來商丘洽談、布局。
他還特別提到不久前剛同紅星美凱龍簽的一個項目,“以往他們很少在地市布局,唐山是第一個,商丘是第二個。”
“高鐵通了以后,特別是外地的客商到商丘,跟周邊地區比交通更便捷,有利于我們招商和產業轉移。”謝明亮說,同時,高鐵使得商丘的輻射能力更強,在與周邊城市競爭時占據優勢。
這兩年的招商工作中,謝明亮的一個感受是,談的國內知名企業明顯變多了,甚至一些企業在外地談的項目,也會先到商丘看看,而且,洽談時“有被動變為主動的趨勢”。
高鐵,在吸引企業到商丘投資的決策中,能占多大比重?謝明亮說,他個人的感受是,高鐵是一個綜合性的因素,它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勢頭,“如果沒有高鐵,有些企業可能來,但難度可能會增加。有些可能不會現在來,有些企業或許根本就不會考慮來。”
服務無止境,靠著旅客和鐵路共同努力,類似美食外賣上高鐵這樣的服務項目,一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高鐵“外賣”,是鐵路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滿足旅客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新舉措,絕對是好事。但要把好事辦好,讓高鐵“外賣”有賣點,“叫得響”“賣得火”還有許多文章可做、要做、必做。
7月17日起,鐵路部門將在全國27個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旅客不僅可以訂高鐵盒飯還可以訂購社會品牌餐食。這也標志著中國鐵路首次將餐飲服務大門向社會開放。
通過與互聯網上餐食商家的對比,深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自身的餐飲服務品牌。筆者也希望,鐵路部門通過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能夠與列車的餐飲企業形成競爭的良性循環,為旅客的旅途增添更多美妙的“風景”。
從陜西寶雞到甘肅蘭州的寶蘭高鐵將正式通車運營。寶蘭高鐵的通車打通了中國高鐵橫貫東西的“最后一公里”,寶蘭高鐵與已開通運營的徐蘭高鐵西寶段、蘭新高鐵連通,將中國西北地區全面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
準時和安全?孰輕孰重,已不攻自破。頂著千萬人的不理解,旅客安全也要無條件至上,風雨無阻保駕護航。高鐵大面積晚點,鐵路的這種看似“不為”的做法,實則是大有可為,作為普通旅客,我們理應給他們多一點理解,多一點信任和支持!
7月1日零時起,鄭州鐵路局管內各大火車站啟用新的列車運行圖,將增開旅客列車7對、高峰線高鐵列車2對,變更運行區段、調整始發終到站列車14.5對。T6552/1次列車采用雙層空調車體,鄭州的始發時間為09:36,14:30終到鄧州;鄧州的始發時間為17:13,22:15終到鄭州。
高鐵不僅是中國制造業面向世界的“名片”,還應是中國向世界表達文明、高效生活方式的“名片”。而擦亮這張“名片”,人人有責。
實力與誠意的疊加,讓中國高鐵走進人們的心坎里,也讓中國高鐵走向世界,在世界高鐵舞臺上大展身手、屢有斬獲。我們期待中國高鐵一路高歌,唱響從跟跑到領跑的時代最強音。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沿線20國青年,票選出心中“中國新四大發明”,中國高鐵高居榜首,成為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科技成就。中國高鐵正成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領頭羊,主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頭戲,彰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沿線20國青年,票選出心中“中國新四大發明”,中國高鐵高居榜首,成為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科技成就。中國高鐵正成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領頭羊,主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頭戲,彰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
我省加快構建的“米”字形高鐵網絡建設又有新動作:6月16日上午,太原至焦作鐵路工程在山西省高平市神龍鎮破土動工。
我省加快構建的“米”字形高鐵網絡建設又有新動作:6月16日上午,太原至焦作鐵路工程在山西省高平市神龍鎮破土動工。
中國高鐵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舶來品”到完全本土化,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僅僅是凝聚了大國工匠的智慧,還有一個大國堅強后盾。
如今,高鐵線路的建設加速了區域經濟的融合,加強經濟區之間的溝通聯系,使城市交通公交化,將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美麗的景色緊密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