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6點左右,鶴壁市山城區一小區內,疑似天然氣泄漏引發大火,事發住戶家中九人被燒傷,其中還有四名孩子!
事情發生在7月20日早上6點多。
引發大火的居民樓五層已經被燒的面目全非。
據小區的居民介紹,著火的這戶人家,一家九口人全被燒傷,其中還有四個孩子。
天然氣發生爆燃時,附近的居民大都還在睡夢中,有不少人被突如其來的爆炸嚇住了。
這次爆燃給小區的其他住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附近的居民說,此次天然氣爆燃還波及到了對面的居民樓。
事發后,消防迅速趕到并撲滅了大火,當地的相關部門也迅速地疏散并安置了小區的居民。
目前,傷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其它善后工作正緊張處理中。最近都市君已經報道過兩次有關天然氣泄露引發爆燃的事故,都市君提醒大家:時刻提高警惕,莫讓悲劇再發生。
發現煤氣泄漏應該怎么辦?
1、立即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離開室內,以防中毒。
2、發現著火時,用浸濕的毛巾、衣物撲壓,關閉閥門開關。
3、泄漏時不要打開家里的電器設備,不要試圖打開抽油煙機和排風扇排風,不要在泄漏的室內打電話,以防爆炸。
平時使用天然氣,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
安全小貼士
一、勤通風:安裝管道燃氣設施的室內,要經常保持通風換氣,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
二、常看護:使用燃氣時請勿遠離并注意觀察,以防止火焰被沸水溢息或被風吹滅,建議使用帶熄火保護裝置的“安全型灶具”。
三、巧自檢:要經常檢查連接灶具的膠管、接頭,發現膠管老化松動應立即更換;超過使用年限的燃氣器具應及時更新;經常用肥皂水、洗滌靈或洗潔精等檢查室內天然氣設備接頭、開關、軟管等部位,看有無漏氣,切忌用明火檢漏。
四、遠避險:請勿在安裝管道燃氣設施的室內休息或睡眠,嚴禁做臥室,不要存放易燃及易爆物品。
五、記關閥:晚上睡覺前、長時間外出或長時間不使用燃氣時,請檢查灶具閥門是否關閉,并關好燃氣表前閥門;教育兒童不要玩弄燃氣管道上的閥門或燃氣設施開關,以免損壞灶具或忘記關閉閥門。
六、護管路:進行搬遷或裝修時,請勿人為破壞燃氣管道及其燃氣設施,裝修時請勿將燃氣管道、閥門等埋藏在墻體內,或密封在櫥柜內,以免燃氣泄漏無法及時散發;不準自行接裝、改裝燃氣設備。
12月23日,北京朝陽區萬象新天小區門口天然氣管道泄漏引發爆燃。
昨日14時26分許,浦東機場T2航站樓國際出發C島值班柜臺處發生一起爆燃案件,一男子引爆自制爆炸物后割頸自殺,目前已送醫搶救。
浦東機場T2航站樓國際出發C島值班柜臺處發生一起爆燃案件。
爆燃現場圖片。爆燃現場圖片。齊魯網臨沂4月25日訊 據網友爆料,京滬高速臨沂段蘭陵羅莊交界處一輛滿載殺蟲氣霧劑的大貨車突然發生爆燃,司機發現火情后及時報警,消防部門迅速反應調派車輛趕往現場,目前火勢已經得到控制。受此影響,同方向發生堵車,涉事車輛已基本報廢,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
據網友爆料,京滬高速臨沂段蘭陵羅莊交界處一輛滿載殺蟲氣霧劑的大貨車突然發生爆燃,司機發現火情后及時報警,消防部門迅速反應調派車輛趕往現場,目前火勢已經得到控制。受此影響,同方向發生堵車,涉事車輛已基本報廢,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
記者20日從南京市公安消防局獲知,當天中午,南京南鋼一油罐發生爆燃,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消息。據南京消防部門通報,20日中午11時30分,南京消防指揮中心接南鋼消防隊增援申請,稱南鋼燃料供應廠一油罐發生爆燃,消防部門調集大廠、方巷、特勤二、特勤一中隊趕赴現場。
記者翁龍貴、祝麗君報道:1月20日0時30分左右,江西上饒市廣豐區洋口鎮昆山村鴻盛花炮廠發生爆燃事故。據了解,發生爆燃事故的企業位于洋口鎮昆山村和蔡村村交界山地,距離居民區有較遠距離。
今天(1月13日)下午近兩點,閔行區星富街上一五金店員工在焊接時死亡。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爆燃的是一家名為“閔俊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的商鋪,周邊已拉起警戒線。
8月31日23時22分,山東東營利津縣刁口鄉濱源化學有限公司發生爆燃。截至4點20分,明火已撲滅。初步核查: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企業負責人已被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據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報,4月30日凌晨4時10分許,北京地安門外大街一飯館煤氣爆燃,造成一名廚師重傷不治身亡。接到報警后,公安和消防警力迅速趕到現場處置。
男子沖入公司高層會場潑汽油,房子瞬間爆燃致2死。
初步調查證實,洪某之所以會攜帶汽油進會議室,可能是因工傷糾紛未與公司協商一致。
初步調查證實,洪某之所以會攜帶汽油進會議室,可能是因工傷糾紛未與公司協商一致。
發生爆燃事故的貨車位于晉州市紡織工業園區盛龍建材廠,多輛警車停靠在路邊。5日下午,中新網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爆燃事故的貨車位于晉州市紡織工業園區盛龍建材廠內,周圍多為建材生產工廠。
當時已經充好了30多個氣球了,放在東邊的臥室,突然,一道火光一閃,緊接著便是一聲爆炸聲。不久,徐東消防中隊的4輛消防車趕到,20多名消防官兵經過近1個小時的施救,終于將大火撲滅,參與救火的4名消防隊員腳部輕微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