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2017年已然過半,上半場,河南經濟形勢怎么樣?昨日,河南省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我省各項經濟指數,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GDP(生產總值)20307.72億元,增長8.2%,高于此前公布的“國家線”,同樣高于年初制定的“目標線”,與此同時,居民收入“跑贏”GDP,企業利潤實現快速增長。專家預測,下半年我省經濟增速將快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速有望達到或超過8.5%。
【總量】 GDP同比增長8.2%,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過半
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GDP達到20307.72億元,增長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高于年初制定的目標增速0.7個百分點。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8.2%的增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不過它和全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是一致的,也和河南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有關,尤其是自貿區創建以來,河南對資本、項目、品牌、人才的集聚能力得以提高,經濟活力大大提升。
具體來看,服務業占GDP比重繼續提高。上半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42.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3%,記者梳理此前的數據發現,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首次過半。服務業已經穩定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宋向清說,目前,河南仍處于工業時代中后期,政府應該繼續在服務業上多下功夫。
【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穩中趨緩,房地產開發投資高位回落
隨著政府房產調控政策的陸續落地,房地產開發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河南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18999.28億元,增長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14805.20億元,增長10.3%。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2965.95億元,增長22.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192.82億元,增長22.3%。房屋新開工面積6487.47萬平方米,增長12.0%。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046.23萬平方米,比5月末減少67.23萬平方米。
宋向清認為,樓市宏觀調控政策在持續收緊,本輪調控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固定資產投資下滑是預料之中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河南GDP增速卻在加快,企業利潤率、人均收入都在持續增長,這說明河南經濟增長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在降低,轉而主要依靠高科技產業。
【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達9406.90元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6.90元,增長8.9%,增速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2.73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4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15萬人。
收入增加,就業增加,源于經濟形勢向好,源于企業利潤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省內企業利潤實現較快增長。1月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183.31億元,增長12.7%,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8.4個百分點。“這樣的增速更難得。”宋向清認為。他說,近幾年,政府一直在講產業轉型、經濟升級,鼓勵創新,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企業利潤提升轉型升級的階段性效果初步呈現,一定程度上比GDP增速更具有象征意義,說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綜合競爭力提升了。
【預測】河南全年GDP增速有望達到或超過8.5%
近年來,新動能一直是河南經濟發展中的“小清新”。具體來看,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8.9個百分點。
相應地,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在茁壯成長。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6.0%。
宋向清認為,新技術產業屬于成長型產業,市場空間大,競爭還不十分激烈,對經濟貢獻也在持續增加,在未來3年到5年,它們都應該是政府持續扶植的行業。
通過分析上半年經濟數據,省統計局分析人士認為,總的來看,上半年,全省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但當前我省結構調整任務依然繁重。他提到,我省工業向中高端邁進態勢明顯,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等快速增長。
宋向清預測,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應該比上半年還要好。一般下半年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趕進度,政府也會加大資源投放力度,根據以往經驗,下半年只要不發生大的經濟危機,經濟一般都會優于上半年,隨著自貿區等持續發力,預計河南下半年增長速度會快于上半年,全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或超過8.5%。
數據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迅猛
快遞業務量增長32.3%
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217.2%
太陽能電池增長52.1%
公園和旅游景區管理業投資增長42.3%
(記者 梁新翠)
題: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呈九大亮點 進出口迎強勁開局 2017年中國外貿迎來久違的強勁開局,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8%;進口2.87萬億元,同比增長31.1%。
開年數據表現較好,整體Price-in但有些領域超預期。盡管從年初至3月中旬都處于月度經濟數據的真空期,但從同期高頻數據看,1-2月經濟顯然在高位,除了PMI之外,發電耗煤、高爐開工率、粗鋼產量、挖掘機銷量、挖掘機利用小時數都可以證實這一點。
2016年8月,遼寧省委在巡視整改通報中指出:“對全省各地區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嚴格評估審核,做到基層數據準確、宏觀數據匹配,指標統計數據客觀真實。
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7%。第三產業拉動三季度經濟趨穩、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工業增速加快,從系列經濟指標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亮點明顯,好于預期。
雖然宏觀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復雜,特別是國際經濟仍處于非常困難的狀態,我國經濟也在內外矛盾的共同影響下,面臨著下行壓力,但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作為衡量經濟數據、經濟增長指標有效性的鐵路貨運量、發電量和信貸數據,則出現了持續改善、穩步反彈的跡象。
在東北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正是被權力“美容”過的數據,讓這些地區,在面臨經濟“積弊”的時候。
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數據。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數據。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據了解,截至7月21日,共計有21個省(區、市)公布了當地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各地GDP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速度均快于一季度,且僅河北一省增速慢于7%的全國平均速度。除東北地區數據尚未公布外,東、中、西部省份普遍出現了經濟趨穩回暖跡象,其中又以東部最為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低通脹壓力仍然偏大,最快6月份迎來降準降息。
當然,這要求國家產業創新政策做出適當調整,更需要各級地方政府的具體施政者能夠快速適應新的增長動力。地方政府唯有從政策落實、改進行政作風、強化服務意識上下手,才能適應“互聯網+”新潮流,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只要不出現大的意外情況,中國經濟在二季度有望止住下滑,在下半年則有可能出現回升。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下滑,在數據上已經體現其延續到2015年的趨勢,但是,今年一季度的經濟狀況應該會是全年的最低點。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如此前預期,中國一季度GDP增速放緩至7%,與年初政府設定的7%左右增速目標相適應。中國經濟網通過可視化處理,讓你對一季度中國經濟形勢一目了然。
除了出口增速大幅反彈外,2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均出現了下滑,分析稱經濟仍有下行壓力,貨幣寬松帶動經濟反彈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現實依然殘酷。 根據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2月份CPI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