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愛敏)省統計局昨日發布信息,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83.31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8.8個百分點。
按企業性質分,1~5月,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1.87億元,同比增長1048.5%。集體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3.54億元,增長2.3%。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77.91億元,增長8.3%。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2個行業虧損額同比減少,1個行業虧損額同比增加。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3.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6.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2%。
1~5月,全省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398.38億元,同比增長13%,全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74%。5月底,全省工業企業應收賬款5408.65億元,同比增長20.3%;產成品存貨1528.41億元,同比增長7.8%。5月當月,全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2.27億元,同比增長12.3%。
今年1月份,央企實現營業收入1.9萬億元,同比增長8.7%;利潤總額891.2億元,同比增長24.5%。利潤轉好、結構趨優,國企贏得了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為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
2016年,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08億元,同比增長108.1%;集體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74億元,增長4.3%;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81.32億元,增長6.1%。
全省工業經濟增長企穩回升,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利潤增速穩步走高。數據表明,2016年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08億元,同比增長108.1%;集體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74億元,增長4.3%;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81.32億元,增長6.1%。
1月3日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2016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20.68億元,同比增長6.0%。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增速比7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9%,增速比7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多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或降幅縮小,利潤率加速上升,單位成本同比下降,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產成品庫存繼續下降,資產負債率繼續降低。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40萬元;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著名商標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30萬元。對獲得市長質量獎的企業(單位)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企業質量提升、品牌創建、質量培訓、質量宣傳等方面,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省級質量獎。
6月21日,全省深化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工作會議召開,意味著國企要正式開始新一輪改革了。
6月21日,全省深化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副書記鄧凱主持會議,尹晉華、吳天君、夏杰、李文慧、馬懿、劉滿倉、徐濟超、李亞、張維寧、史濟春、張立勇、蔡寧出席會議。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 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75.99億元,同比增長4.3%,改變了2015年利潤下降的局面(2015年利潤下降0.1%),但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75.99億元,同比增長4.3%,改變了2015年利潤下降的局面(2015年利潤下降0.1%),但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07.1億元,同比增長4.8%,改變了2015年全年利潤下降的局面。
記者從3月23日下午召開的全省工業大會上獲悉,《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正式發布,到2025年,我省基本建成先進制造業大省,邁入全國制造強省行列。
7月22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2014年河南省質量標桿名單公布,全省共有11家企業的典型實踐經驗榜上有名。工信部日前下發通知,確定今年7月在我省開展首批質量標桿深化推廣試點工作,通過質量標桿學習實踐,推動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創新。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針對日益嚴重的霧霾天氣,北京市正醞釀提高工業企業排放門檻,清退不達標企業。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主任靳偉介紹,北京工業企業排放門檻未來將再次提高。
9月30日,來自省財政廳的統計信息顯示,從全省工業企業(包括統計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非國有工業企業)看,1~8月份,全省工業企業效益良好,實現營業總收入12801億元,增長5.5%;實現利潤410億元,增長15.1%,利潤增幅高于國有企業利潤增幅3.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