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2015年提高30%以上;70%省轄市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河南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近日出臺并正式印發,為實現2020年“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河南,繪制出“十三五”全省持續推進環境治理攻堅的“藍圖”。 鄭報融媒記者 張競昳
【現狀】 部分區域環境承載能力已達上限
《河南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顯示,“十二五”末,全省18個省轄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50.2%,重污染天數明顯下降;全省10個省直管縣(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64.1%,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初步遏制;森林覆蓋率提高1.43個百分點,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盡管環境保護成效明顯,但目前我省生態環境形勢仍十分嚴峻。主要問題包括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位,污染物排放強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區域環境承載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嚴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頻發高發,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仍然較高,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仍然較多,畜禽養殖等鄉村面源污染突出。同時,多階段、多領域、多類型問題長期累積疊加,傳統煤煙型污染與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臭氧、總氮、總磷污染并存,工業污染“上山下鄉”、農村“垃圾圍村”等污染問題日益顯現。
【目標】 2020年,省轄市優良天數要達到230天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著力改善大氣、水、土壤質量,確保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規劃》要求,今年內,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要達到200天,到2020年,要比2015年提高30%以上,各省轄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要達到65%,也就是說要超過230天。
空氣污染物方面,省轄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從2015年的每立方米81微克下降到2020年的58微克,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要從每立方米135微克下降到95微克。重污染天數要下降30%以上。
水體環境方面,2017年內,全省各省轄市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要基本消除。到2020年,包括省轄市、縣級市、省直管縣城市建成區內都要消除黑臭水體。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也要提升到57%以上。
70%以上省轄市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轉變規劃建設理念,保護和恢復城市生態。老城區避免大拆大建,城市新區優先保護生態環境,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縣城1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規劃》明確要求,全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到2020年,完成造林67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5%。城市綠化中,要合理規劃建設各類城市綠地,讓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到2020年,全省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5%,90%的省轄市、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縣城)標準,60%的省轄市、縣(市)達到國家園林城市(縣城)標準,70%以上的省轄市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另外,加大對重特大環境事件的責任追究力度,自2018年起,在全省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到2020年,在全省范圍內初步構建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措施】 排污超標“黃牌”警示,“紅牌”排污企業一律關停
如何實現目標,《規劃》還給出了“施工圖”,明確提出一整套措施。
在能源方面,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全面淘汰城市小燃煤鍋爐,加大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淘汰力度,對鋼鐵、焦化、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實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等。
農業方面,要全面推進綠色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到2020年,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80%,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90%。開發利用“城市礦產”,推進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率在75%以上,省轄市全部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開展環境信用顏色評價,定期抽查排放情況。對超標或超總量的排污企業予以“黃牌”警示,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后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依法依規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
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今年4月初,教育部就曾公布《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國、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90%以上。
建成開封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 公路運輸方面,《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開封至港區、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四港”聯動貨運通道,打通鄭州南站至鄭州站高鐵聯絡通道。
建成開封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 公路運輸方面,《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開封至港區、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四港”聯動貨運通道,打通鄭州南站至鄭州站高鐵聯絡通道。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獲悉,《河南省專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總結了“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及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并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省專利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及發展目標。
(記者劉俊華)近日,市婦聯出臺《三門峽市婦聯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婦女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依法治國、依法治市。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現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婦幼健康服務保障中,將加強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和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能力。
2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科學謀劃河南省未來五年能源發展。
近日我省公布《河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以涵蓋教育、勞動就業等八大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核心,形成我省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
2月8日,記者獲悉,《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對于創業的大學生來講,我省還將建設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園,打造河南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專業化的孵化服務。
近日,十三五計生規劃出爐,《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的計劃生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十三五”計劃生育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再生育技術服務保障, 鼓勵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置再生育或高危孕產婦門診。
《規劃》指出,未來幾年,在我省,上級醫院優先為下級醫院上轉患者提供接診、檢查、住院等服務,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我省的目標是,“十三五”期間,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人數年增長率在10%以上。
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建立,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規劃》明確到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規劃》明確,建立健全異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