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烈日趕工期的工人汗流浹背記者許俊文攝影
大熱天帶件淺色外衣,天然一把遮陽傘。記者許俊文攝影
民眾平時所理解的氣溫數據,來自于氣象站內的百葉箱內。而體感溫度可能根據不同的因素有所差異。記者王亞鴿攝影
核心提示|昨天鄭州的高溫究竟有多少攝氏度?手機上的氣溫軟件顯示36℃左右,溫度計一量卻在40℃以上,哪個更準確些?如果最高氣溫僅有36.5℃,那它為何與人體感覺相差甚遠?為解答這些困惑和問題,大河報記者昨日來到連云路與長江路交叉口附近的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
監測|手機上的溫度數據來自這里 昨日鄭州最高氣溫36.5℃
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站長阮祥介紹,鄭州市區共有40多個大大小小的區域氣象監測站,但只有該氣象站監測項目是最為完備的,對氣溫、氣壓、溫度、濕度、降水、風向、風速、地溫等都有監測。區域氣象站都受當地環境的影響,所監測的數值都作為參考值,一般不對外公布。而該站則是對周邊建筑物的距離有要求,如果離得太近,則容易對風向、風速、日照、溫度產生干擾。
不要小看了這個氣象站,民眾手機的氣溫軟件上的實時數值都來自于這里。監測站內,一片戶外空地被白色柵欄隔開,平時只允許氣象監測人員進入。在這片空地內,雨量監測儀器、溫度濕度監測儀器、風力風向監測儀器、太陽輻射監測儀器等,都按照一定的規范設置在不同位置。
民眾平時所理解的氣溫數據,實際上都是來自于白色的百葉箱內。而在百葉箱附近的一片草地上,還豎立著草地溫度監測儀器,旁邊一塊裸露的土地上豎立著地表溫度監測儀器。
阮祥說,昨日鄭州市區的最高溫度出現在12時23分,氣溫為36.5℃。幾乎與此同時,氣象站監測到的地表最高溫度達到了60.6℃,草地最高溫度則在50℃左右。
昨日有熱心市民手持溫度計,對市區多處的氣溫進行監測,發現都超過了40℃,為什么氣象站所給出的最高溫度還不到37℃呢?
阮祥解答說,目前鄭州所公布的氣溫,是按照聯合國氣象組織統一標準進行監測的。百葉箱內的氣溫監測裝置,距離地面的高度為1.5米,這個高度正好是人類活動的范圍。
空氣溫度和濕度監測儀器,被安置在箱子內部。箱子的鏤空設計,可保證空氣的自由流通;箱蓋的遮擋,可以避免陽光和雨水的直接進入。阮祥說,這樣才能有效監測出空氣的溫度狀況。而所謂的溫度計監測的40℃的溫度,都是近地面的溫度,而不是標準意義上的氣溫。
釋疑|氣溫和體感溫度是兩個概念 云量、風力、濕度都影響溫度
昨日的最高氣溫僅有36.5℃,為何人體的感覺要比這個數值高呢?在昨日大河客戶端的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發來了質疑。有網友說,為啥中午出去走了1公里多,就感覺自己中暑了,頭昏眼花的?更有網友說,我家葡萄得打傘降溫了,要不今天就變葡萄干了。
針對這些疑惑,阮祥分析,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身體所感知到的氣溫高低也不盡相同。人體所感知的溫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天空的云量多少,空氣中的風力大小,濕度高低,這些直接作用于溫度。昨天的鄭州上空沒有一朵云,太陽沒有任何阻擋直接進行輻射,導致人們感受到很強烈的燒灼感。再加上中午前后幾乎沒有風,近地面積累的熱量越來越多,這些都反映到了人的肌體之上。
有人說,感覺往年的高溫天來得沒有這么早,今年的高溫是否屬于異?,F象呢?通過查看去年同期的數據,記者印證了這一判斷。但阮祥說,和常年的平均值相比,這樣的高溫天氣屬于正常范疇。但去年7月1日~11日,鄭州的最高溫度僅為11日的36.2℃,其他10天的最高氣溫僅為33.9℃。類似這幾天的高溫天氣,去年7月月底才正式開始。
今天是“三伏天”的開始,40天的高溫正等在前方。有市民質疑說,夏至太陽的直射點到達北回歸線,只會向南逐漸移動,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為何氣溫卻不斷升高呢?阮祥分析說,“三伏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積累熱量最多的時段。地表吸收的熱量要多于輻射出去的熱量,處于一個不斷積熱的過程,所以氣溫不降反升。
什么時候涼爽才能到來?他說,一般要等到“三伏天”正式結束了才有好轉。不過下個節氣大暑過后,緊接著便是立秋了,立秋過后夜晚會變得涼快一些。
天氣|這邊高溫滿天 那邊雷電轟鳴 夏天的脾氣不好捉摸
高溫并不是夏天的特色,高溫和雷雨同在,才是夏天的特色。前天下午到夜里,就在全省大部分地區都在持續高溫時,我省西部、西南部出現了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局地的瞬時風速達到了17米/秒(相當于7級大風),而南陽、洛陽、三門峽的局地出現了冰雹天氣。
未來三天,我省依舊是高溫加雷雨的模式。雷雨以分散的陣雨雷陣雨為主,而西部、北部依然是高溫的“重災區”。到了周末,受擴散冷空氣和副熱帶高壓邊緣西南氣流的影響,我省北部、西部會出現一次較為明顯的降水,持續的高溫會得到一定的緩解,但大幅度的降溫不會出現,下一輪的高溫接踵而來。
具體來說,今天,我省的信陽、駐馬店、漯河、周口、商丘五地區和南陽、平頂山、許昌、開封四地區東部以及固始、新蔡、鹿邑、永城、蘭考多云間陰天,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與此同時,其他地區則是晴天間多云的天氣。這也將直接反映在最高溫度上,南部在34℃~36℃,但其他地區都在36℃~38℃之間。
本周四,我省黃河以南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他地區晴天間多云。周五,全省晴天間多云。周五下午到夜里,我省西部、西南部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轉陣雨、雷陣雨,其他地區晴天轉多云。
不過,周四到周五,沿黃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仍將達35℃以上,部分地區達37℃以上。(記者 劉瑞朝)
傍晚到夜里,黃河以北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轉陣雨、雷陣雨,局地有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多云。對鄭州市民來說,眼看著周初的雨沒了指望,就看周四起步的這輪雨,能不能讓鄭州沾點兒光了。
傍晚到夜里,黃河以北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轉陣雨、雷陣雨,局地有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多云。對鄭州市民來說,眼看著周初的雨沒了指望,就看周四起步的這輪雨,能不能讓鄭州沾點兒光了。
本周,我省無系統性大范圍的降水天氣過程,周內省內部分地區有兩次短時陣雨、雷陣雨天氣,預計全省周降水量較前期明顯偏少、較常年同期略偏少。19日前后,受下滑冷槽影響,全省有4~5級偏北風,沿黃以北和東部地區多云間陰天,部分地區有短時雷陣雨,并伴有局地短時大風等對流天氣,其他地區多云。
今天(15日)夜間起,我國中東部將自西向東遭遇新一輪大范圍降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還將伴有強對流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東北、華北、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仍然以升溫為主,尤其是華北到江南多地的最高氣溫將會達到28-29℃。
今天(14日)開始,北京氣溫將顯著升高,明天最高氣溫將達29℃,恍如“初夏”。昨天,北京天空云量逐漸增多,中午前后增溫減緩,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出現在13時59分,為19.1℃。
近日,持續的晴熱天氣讓云南大部分地區氣溫急劇飆升。根據中央氣象臺官網9日16時的氣溫實況排名,來源于全國2418個國家級自動站的實時數據顯示,云南元陽以實時40.8℃占據全國高溫榜首,云南元江以39.9℃獲得季軍。
節日前期氣溫呈明顯回升趨勢,但3日夜間到4日,全省有一次較大范圍的降水過程。數據顯示,我省不同區域氣溫差別較大,在某些日期,同一地區的晝夜溫差也非常大。“節日前期天氣較好,氣溫回升快,公眾踏青、祭祀活動較多,需注意用火安全。
3月8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我省未來三天溫度回升,最高氣溫逼近20℃。本周末,受冷空氣影響,全省有4級左右偏北風,最高氣溫將有4℃降幅。省氣象臺專家提醒,現在正值初春時節,氣溫起伏不定,早晚溫差較大,較易發生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根據預報,下周中河南全省普遍升溫,其中鄭州最高氣溫將達到19℃,信陽、安陽等地的最高氣溫則會達到20℃。下周前中期我省氣溫呈明顯回升態勢;周末前后受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有所下降。
前兩日,受冷空氣的影響,立春之后雨雪在天氣的舞臺又活躍了一把。氣象專家提醒,雖然天氣回暖,但離真正的春天還很遙遠,公眾需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寒保暖,及時添衣,謹防感冒。
今天(22日),北京藍天依舊,而最高溫仍將維持在0℃左右,夜間最低溫將達-10℃。北京市氣象臺預計,今天白天晴間多云,北轉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0℃;夜間晴間多云,南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10℃。
焦作市具體天氣預報如下:6日,陰天有小到中雨或雨夾雪,偏東風2-3級,氣溫-1℃-3℃;7日,小雨雪停止轉陰天,偏西風2-3級,氣溫-1℃-6℃;8日,多云到晴天,偏西風3級,氣溫-4℃-8℃。
昨天,鄭州最高氣溫只有11℃,氣溫簡直是“跳崖式”下跌。鄭州今天走濕冷路線,陰天有小到中雨,東北風轉西北風4級左右。
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小覷了這場冷空氣,很快就被透心涼的北風,裹挾進冰冷的晨光里了。晴好的天氣,能讓白晝的鄭州,充分享受太陽的烘烤;卻也讓夜晚的鄭州,留不住積攢了一個白天的熱量。
最低氣溫:西部山區16℃~18℃,其他地區18℃~20℃;最高氣溫:南部25℃~27℃,其他地區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