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與衛生服務中心現場簽約
本報訊 今年5月起,金水區正式啟動了“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如今已試行兩個月。7月5日,河南省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要求,為盡快讓轄區居民享受到“家庭醫生”服務,7月9日,金水區12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集中簽約,又有7508人擁有了“家庭醫生”。
“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是當下金水區基礎醫療服務主旨。目前,金水區擁有2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天集中簽約的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金水區總醫院直屬管理,該院是區政府主辦的唯一一家公立醫院。院屬580位醫護人員參與到現場義診及簽約活動。“這12家中心要服務附近86萬居民,因此入戶簽約、醫患溝通存在相當大難度,集中簽約可以現場解決很多實際問題。”金水區總醫院副院長張太意介紹。
當天,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分散到各個社區進行簽約,醫生現場向居民解釋了簽約“家庭醫生”的意義及國家基本衛生服務12項免費內容,如0~6歲兒童、孕婦、65歲以上老人的管理。若您有家人屬于這類人群,均可到附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享受服務。
當天活動,現場共計集中簽約2252戶,簽約7508人。截至目前,12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簽約人數達9萬人。7月10日,金水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了最新數據,金水區目前已共簽約達11萬人。
鄭報融媒記者 王翠
通訊員 徐倩楠 文/圖
針對“需方”,家庭醫生要主動向簽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讓簽約居民享有預約轉診、用藥銜接、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強群眾主動簽約的意愿。針對“供方”,要賦予家庭醫生團隊一定比例的醫院專家號、預留床位等資源;在編制、人員聘用、職稱晉升、收入分配、在職培訓、評獎推優等方面向家庭醫生傾斜。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通報,廣東結束家庭醫生簽約試點階段,全省21地市均全面推開家庭醫生簽約試點服務工作。目前珠海、江門等五地市已出臺120元/人/年的簽約服務費的付費標準,廣州、東莞等市正擬以服務包為基礎出臺年簽約收費標準。
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配套政策,但要讓這些政策能夠為全民共享,還需在運轉機制上加強探索,共同提高老百姓與家庭醫生的簽約意愿。
5月1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京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關情況。
家庭醫生可以提高全民的健康,也是分級診療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如何讓家庭醫生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這不僅僅需要推廣家庭醫生,還需要相關制度的逐步完善。相信,讓家庭醫生緩解看病難的問題能夠照進現實。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人代會上獲悉,今年年底之前,老年人、失能老人等五類特殊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將達到90%。
薛宗貴舉了一個例子,鄭州市中心醫院的一位專家,平時門診病號爆滿,一到基層坐診,一天也就兩三個病人。鄭州市在分級診療建設暨簽約服務工作推進會上提到,在醫保政策上調整,加大基層報銷比例,將讓在基層看病的患者得到實惠。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國家推行醫改的主要目標,建立這個平臺讓基層的全科醫生通過手機APP、微信等互聯網線上工具向轄區內的群眾提供簽約服務,代替以往的線下紙質簽約帶來的繁瑣,有效地提高了基層簽約率及推進分級診療,是解決社會醫療成本過高的有效手段。
國務院醫改辦等七部門日前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2016年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我省也確定鞏義、蘭考、中牟等10個試點縣,率先啟動了城鄉居民健康簽約服務。
●城市二級醫院(中醫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同時,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縣級醫院(中醫醫院):主要提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以及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和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
這是在北京的英國醫生謝吉伯與在深圳的中國醫生朱巖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一年前,從北京協和醫院辭職南下的朱巖,在脫離了公立醫院這棵“大樹”后,開始將病人稱為“客戶”,成立了一家主推“家庭醫生模式”的私人診所。
7月是國家衛計委定的國家基本衛生服務宣傳月,7月9日,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進行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暨家庭醫生簽約大型活動。此次活動在金水區總醫院所屬的12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展開。
針對“需方”,家庭醫生要主動向簽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讓簽約居民享有預約轉診、用藥銜接、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強群眾主動簽約的意愿。
2016年10月24日,鄭州市召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場會,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已有26個省區市出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性文件、實施方案。今年全國六成以上的重點人群將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