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華社以《河南借力“一帶一路”建設走向開放前沿》為題,對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河南近年來緊抓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有利時機,大力打造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借力空中、陸路、網上三個向度的絲綢之路,由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進行了報道。本報今日予以編發。
新華社鄭州6月28日電(記者 孫志平 劉懷丕)宇通公司的500輛10米級公交車漂洋過海,近日在緬甸登陸。7月初,這批公交車將亮相仰光街頭。“宇通實現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全覆蓋,海外銷售區域遍及全球六大洲的主要市場,累計銷量5萬多輛。”宇通客車海外市場部副部長常浩說。
近年來,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河南緊抓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有利時機,大力打造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借力空中、陸路、網上三個向度的絲綢之路,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邁進,由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6月的河南夏日炎炎,熱度更高的是對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討論。自2013年起,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與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簽署股權收購協議,雙方不斷深化合作。截至今年5月,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累計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貢獻貨運吞吐量超過22萬噸。
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雙方不斷完善通航點布局和航線網絡,加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鄭州為亞太物流中心、以盧森堡為歐美物流中心、覆蓋全球貨運航空網絡的“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實現了超預期發展。
與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的合作只是河南借力空中絲綢之路對外開放的一角。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成立以來,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各類功能性口岸的開通,河南筑起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
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獻波介紹,目前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21家,其中外籍公司14家,總數位居全國第四;已開通客運航線187條、全貨運航線34條,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2016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為45.7萬噸,躍居國內機場前列。
在陸上絲綢之路,2013年7月18日,從鄭州至德國漢堡的鐵路集裝箱班列首次開行。這支“鋼鐵駝隊”不斷加速,從最初的一月一班,到一周一班,現今已每周“去五回五”常態化運營。從最開始的輪胎到汽車,再到飛機,鄭歐班列承運的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目前,運載貨類包括汽車整車、飛機及零部件、IT產品、化妝品等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1300多種。
鄭歐班列向東與沿海港口對接,通過空運與韓日等亞太國家和地區實現空鐵、海鐵聯運,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境內核心物流集疏樞紐;在境外以漢堡為核心樞紐,以巴黎、米蘭、布拉格、杜伊斯堡等為區域中心,波蘭馬拉舍維奇、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為二級集疏中心,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國家121個城市。
“目前境內合作伙伴達到168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達到470多家,鄭歐班列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樞紐和中歐貿易走廊提供了重要支撐。”鄭歐班列運營方、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公司總經理趙文明說。
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一國家戰略落戶河南,搭建起網上絲綢之路。該實驗區核心平臺河南保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保稅集團已在俄羅斯、比利時、美國、匈牙利、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建設了海外倉,出口業務收件人遍及7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5個月,河南跨境電商交易額378.5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1%。
此外,以口岸建設筑起內陸開放高地,是河南走向國際的延伸。2014年以來,先后有8大功能性進口指定口岸落地鄭州,包括肉類、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汽車整車、糧食、水果、澳大利亞供宰活牛、種子、苗木等。鄭州已成為內陸地區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并已形成航空、鐵路、公路、郵政、跨境電商口岸及內陸指定口岸、特殊開放區域等協調發展的口岸體系。
數據顯示,2016年河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801.8億元,同比增長15.4%。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地區)協議投資總額為4.33億美元,新簽500萬美元以上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額為10.66億美元。
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的定位,將讓鄭州發揮物流商貿潛力,將讓批發零售業迎來一個新時代。確實,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鄭州固有且不斷強化的樞紐優勢,將迸發出強大力量,挖掘出物流商貿城的巨大潛力。
“一帶一路”的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它正由構想一步一步走向現實。“一帶一路”四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也為今后更大規模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強調,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金融和產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家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路”,是立足擴大開放、放眼航空經濟,在“一帶一路”布局中落下的空靈棋子。
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問題與南亞地區的鋼鐵產能不足問題并存,這種鋼鐵產能問題的互補性帶來了鋼鐵產能合作的巨大投資機會。
根據哈官方數字,中國已成為繼俄羅斯之后哈學生第二大留學目的地,目前在中國有1.3萬名哈籍留學生,這有利于擴大兩國民間和青年交流,便利兩國人員往來,加強兩國旅游、職業教育、地方交往等領域合作,鞏固中哈關系社會基礎。
6月1日起,在繁花似錦的馬可波羅花世界,“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啟動了。
昨天“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正式在馬可波羅花世界拉開帷幕。鄧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讓大運河沿線城市看到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開展新一輪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共贏的歷史機遇。
強化“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哈方“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以及中哈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合作,從而推動 “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一體化,促進中亞乃至歐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由全國“一帶一路”網絡媒體聯盟主辦的“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今日啟動。本次峰會由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管委會、揚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揚州網具體承辦,中國日報網提供特別媒體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天在京主持召開調研協商座談會,邀請部分民主黨派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圍繞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識的達成,沿線國家深度合作機制的建立,鐵路部門堅持科學組織、優質服務,“鐵膽火車俠”高效物流通過提質增效、深度打造,中歐班列品牌效應將不斷擴大,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作出中國鐵路新的更大貢獻。
正是有了“一帶一路”的引領,讓“中國制造”真正的走出了國門,正是有了“五通”的有利推進,便利交通這個“先行官”,讓“中國制造”被世界各國所認可。
只有有效推動各國政策對接,在全球范圍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遵循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
路路相連,美美與共。“一帶一路”所開啟的,不僅是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呈現,是中國對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給出的中國方案。
5月16日上午,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作為“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副主席,與阿根廷總統毛里西奧·馬克里在北京進行親切會晤,就奇瑞集團與阿根廷企業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坦誠友好地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