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錢被打賞給主播,如今無法退款。”6月6日,《河南商報》報道了禹州13歲男孩迷上了“鬼步舞”,打賞網絡主播花掉2.4萬元,父母申請退款卻遇難題一事。6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繼續追蹤此事解決方案,涉事直播平臺快手科技公司通過其官方微博回復稱,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案例符合法律規定的退款條件,但不會坐視不管,會通過正規的公益組織捐款,為當事人提供醫療資助。
6月20日,快手科技公司聯系到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雖無法確定其行為為未成年人行為,但是考慮到該用戶家中經濟困難,快手科技已經聯系到用戶,將該賬戶在平臺上的全部消費金額21458元返還給用戶,預計三天內可到賬。
回 顧
13歲男孩迷上鬼步舞 花2萬多打賞主播
6月5日,許昌禹州市順店鎮米莊村的苗先生向河南商報記者求助稱,兒子小光(化名)打賞網絡主播花去2萬多元后,期盼對方會打來電話,把兒子打賞的錢退回。
“買藥的錢都被拿去打賞了。”苗先生患有肝腹水,一個月下來醫藥費近萬元。
苗先生說,5月底他用微信充值話費時發現不對勁,“微信里的一萬元就剩了2000多元。”他趕緊找人幫忙查找原因,竟然是在直播平臺打賞消費了。
苗先生一再追問下,小光說自己用父母的手機下載了快手直播平臺,學一種鬼步舞,給主播小明買禮物打賞,花了微信里的7000多元錢。
由于手機綁定了一張信用卡,這張信用卡里的1.7萬元也“未能幸免”,“算下來總共打賞2萬多元。”苗先生還拿出一沓消費清單向河南商報記者展示。(記者 彎文奎)
短短半個月,銀行流水賬單里的10多項轉款記錄,讓譚女士徹底蒙了。“直播平臺上,1元可充10個金幣,然后用金幣可以買鮮花、飛吻送主播,我們后來查了記錄,女兒送出去的禮物記錄就有10多頁。
短短半個月,銀行流水賬單里的10多項轉款記錄,讓譚女士徹底蒙了。
短短半個月,銀行流水賬單里的10多項轉款記錄,讓譚女士徹底蒙了。“直播平臺上,1元可充10個金幣,然后用金幣可以買鮮花、飛吻送主播,我們后來查了記錄,女兒送出去的禮物記錄就有10多頁。
其間,蘋果方面回應稱,微信打賞功能并非蘋果逼停的,微信本應該與其他應用開發者一樣,使用應用內購買的方式讓用戶可以打賞文章。
據媒體報道,家住上海的孫女士春節期間發現她13歲的女兒竟然在1個多月內花了25萬元“打賞”一個網絡主播。馮世鋒建議,小蘇的父母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如起訴)要求網絡主播返還錢財。
近日,一則“13歲少女用媽媽手機給主播打賞25萬”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有關熊孩子“偷花”爸媽血汗錢打賞主播的事情從去年開始就有媒體曝出。顯然,只有13歲的小蘇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大額打賞行為并不與其年齡、智力相符,更沒有經過監護人的同意,打賞交易被認定交易無效有法可依。
為方便女兒玩手機,在浙江義烏市經商的趙先生把她的指紋加入了自己的手機,然后就出事了——女兒樂樂(化名)3天內在某社交K歌軟件“豪爽”打賞歌手16萬元。樂樂常玩爸爸的手機,為了方便她開機,趙先生將女兒的指紋也加入指紋庫。
六一快樂,昨天對于許昌一位13歲的男孩來說,可真是怎么也開心不起來。原來苗大哥的兒子在10天前迷上了一種名叫“鬼步舞”的舞蹈,在一個直播平臺上結識了一位主播,并且拜他為師。苗大哥希望那位主播把錢退回來,如果實在不行,他將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網民表示,蘋果收取打賞“過路費”,是在濫用系統平臺的支配地位,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相關部門應該對其啟動反壟斷調查。有網民表示,這次蘋果將打賞功能納入“應用內支付”,無疑開始大大收緊支付環節,強化蘋果支付在整個生態的核心地位。
18歲網管迷戀網絡女主播,為博一笑頻頻“打賞”,把自己的積蓄花光后,竟在監控之下偷走了網吧收銀臺里的現金4500元,潛逃4個月后被抓。
(原標題:年輕爸爸手頭緊盜竊鄰居1.9萬 不為養娃而是打賞女主播) 小沈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和受害人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完全吻合。根據這兩條線索,民警追查發現嫌疑人正是曹女士鄰居的兒子小沈。
2015年5月,宣城小伙張波(化名)在一網絡直播平臺結識了女主播帥某,并和其談起了“戀愛”。
據媒體報道,家住上海的孫女士今年春節期間,發現自己13歲的女兒竟然在兩個月內“敗光了”25萬元,打賞給了一個男性網絡主播。馮世鋒建議,少女的父母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如起訴)要求播主返還錢財。
據媒體報道,家住上海的孫女士今年春節期間,發現自己13歲的女兒竟然在兩個月內“敗光了”25萬元,打賞給了一個男性網絡主播。馮世鋒建議,少女的父母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如起訴)要求播主返還錢財。
“其實說實話,有了羅某笑的事后,真的被這種事搞得害怕了,但是看了李妮妮的傷口以后,我就想到了自己胳膊上的刀疤”,“希望微博之力,能幫到這個小姑娘。”“Mr.Wang”如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