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環境治理,營造社會共治大格局,我省實施環境污染有獎舉報。6月20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環境投訴舉報中心獲悉,繼首批環境污染舉報者獲得獎金后,我省第二批獲獎舉報件出爐,獎金即將發放;首批被舉報的污染案件部分已完成整改。
第二批獲獎舉報件中,其中2個獎勵5萬元,5個獎勵5000元,4個獎勵1000元。
《河南省環境污染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公布實施后,6月初我省首批41個舉報件合計18.3萬元獎金迅速發放到舉報人手中。
近期,記者跟隨環保工作人員對首批3家涉事企業進行了走訪。
案例一:被斷電停產后又偷偷接電生產
6月15日環保工作人員一行趕赴事發地杞縣湖崗鄉葉莊村,被舉報的富民新型墻材廠已經停工,廠區內大片裸露的地面散放著碎磚塊,污水橫流,污漬斑斑。
省環保廳環境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王明行說,這個磚廠前期被環保部門斷電停產后,卻還在偷偷生產,影響環境和生活。5月接到群眾舉報后,省環境監察總隊有關人員到達現場,發現情況基本屬實——地面未硬化,積塵嚴重;原料露天堆放;前期被斷電停產,但企業私接電源,違法生產。
“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王明行說,環境監察人員來現場查處后,對開封市下達了整改函,要求10天內完成,但現在看整改基本不到位。
王明行對一旁的磚廠老板李紅衛鄭重表示,行動遲緩,沒有整改,不具備生產條件。2008年到現在一直違法生產,不符合新環保法要求,勸其自行關閉。李紅衛當場表示,爭取早日整改,實在不行就關閉。
“這是一處違法生產的小磚廠。”杞縣環保局工作人員蔣四軍介紹,目前已經對該企業實施立案,按日計罰,正在辦理將該廠違法行為向公安機關移交手續。
案例二:排放惡臭氣體影響村民生活
5月2日環保部門接到舉報,偃師市高龍鎮高崖村西有一家生產骨膠的企業排放臭味氣體,影響周邊村民生活。環保工作人員5月3日到達被舉報企業偃師市凱利達明膠有限公司,發現該企業存在五大問題:原料無密閉存放,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骨粉廢渣露天堆放,無“三防”措施;廠區污水池污水外溢“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廢水排污口無標志牌;空桶露天堆放。
偃師市環保局副局長張宏勛6月15日介紹,已對該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企業停產接受整改,8月底整改到位驗收合格后,方能生產。
凱利達公司總經理李會欣說:“下一步要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加快整改,目前企業已籌資131萬元,爭取8月份完成整改任務。”
目前凱利達公司已施工建設密閉料倉,并安裝標志牌,空桶已經入倉,正在根據設計方案開展雨污分流工程建設。
案例三:廢水管藏身廁所偷排廢水
6月7日,記者跟隨環保工作人員來到位于通許縣東隅產業集聚區內的明陽實業有限公司。“該企業含堿廢水未經污水處理,經暗管直排入雨水管網。”通許縣環境監察支隊大隊長趙杰介紹,廢水本應經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但在該廠二車間的墻角一隅,通過暗管偷偷通向了廁所。
趙杰說,暗管出口處所提取的水樣超標三倍多。該企業此前偷排行為已構成違法。我們已責令企業停產整頓,強制拆除暗管,并派兩位駐廠工作人員24小時監督。依據相關規定,環保部門對這家企業作出了罰款2萬元的處罰決定,并轉交公安機關進行查辦做下一步的處理。
6月7日,記者發現該廠已處于停產狀態,涉事企業已基本完成整改,拆除了曾經直排廢水的暗管,并將存在滲漏問題的化糞池填平、硬化。此外,該公司對生產設備的接口進行了加固,對群眾反映的“異味氣體”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整改。(記者 趙力文)
為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河南省環保廳出臺了《河南省環境污染舉報獎勵暫行辦法》。該辦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舉報者最高可獲5萬元獎勵。
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正在進行,也需要每一個群眾的積極參與,發現環境污染問題可第一時間舉報,一旦核實將獲取一定的獎勵。
日前,甌海檢察院給舉報人曹某發放10萬余元獎金,以此獎勵曹某舉報一起挪用公款案,及時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3萬余元。
“針對互聯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獎勵資金,已經連續3年遞增,體現了國家對于網絡治理力度的加大。他透露,針對正在開展的“護苗2015·網上行動”,舉報內容集中在互聯網上的淫穢色情信息、低俗信息和血腥、暴力等內容。
日前,公安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建立完善暴力恐怖犯罪活動舉報獎勵機制,明確獎勵范圍和標準,及時兌現獎勵承諾,就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反暴恐積極性的有力舉措和重要抓手。
記者7月28日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該辦近日下發《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5月22日,河南省環境保護廳根據去年底實施的《河南省環境污染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正式出臺實施了《河南省環境污染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出生于河南省潢川縣的葉欖,自1993年投身環保公益事業至今25年來,總行程達32萬公里,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和五大洲的30個國家。
5月22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為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該廳日前出臺實施《河南省環境污染舉報獎勵實施細則》,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將從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項經費中專門安排500萬元,用于環境污染防治有獎舉報。
二級舉報獎勵:被舉報的事項經核查屬于非法集資犯罪,但提供的信息和證據有限,對案件偵辦作用較小的,給予200元至500元獎勵;根據要求,同一事實被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的,獎勵最先舉報的舉報人;其他舉報人的舉報內容對有關部門開展核查或對案件查處有幫助的,可酌情給予獎勵。
1月19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發布了《河南省非法集資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社會監督,依法打擊非法集資活動。
今后,凡舉報非法集資線索經查證屬實,可獲50元至10萬元不等獎勵。
公眾通過合法途徑、實名舉報環境違法方式,最高可獲5萬元獎勵,此辦法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私設暗管或者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方式排放、傾倒污水以及利用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鄭州市環保部門昨天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鄭州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藍)煙有獎舉報實施辦法(試行)》。
日前,新修訂的《北京市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公布:市民舉報無證生產休閑食品、假煙假酒窩點、肉制品加工黑作坊、制作銷售假藥等行為,可獲相應獎勵;舉報重特大食品藥品案件,且為案件查辦作出重大貢獻的,可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