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工作在城市,拋家舍口到村里來扶貧非常辛苦,抓黨建、促發展、改善村容村貌,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犧牲。”近日,在濮陽市范縣陳莊鎮楊樓村走訪貧困群眾、看望駐村干部時,省委書記謝伏瞻與羅昆等三位省派駐村第一書記促膝交流,詳細了解脫貧部署、工作生活困難等。三位第一書記立下誓言:“要像禾苗一樣深深扎根土地,讓群眾口袋富起來,環境美起來,日子甜起來!”
“拋家舍口”“非常辛苦”“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犧牲”……這是中肯的評價,也是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第一書記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們的工作關系到能否如期完成“底線任務”、兌現“鄭重承諾”,擔子重,壓力也大;工作繁重,僅精準識別就需要“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每家每戶都要做到位;他們離開了家人和習慣的城市生活,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當初的“白面書生”染上了“田野”的氣息……“不怕吃苦、不怕吃虧、不怕承擔責任、不怕耽誤自己”,吳樹蘭總結的“四不怕”可以說體現了第一書記們的優秀品格。脫貧攻堅的每頁成績都寫著他們的酸甜苦辣,貧困村的變化滲透著他們的心血汗水。
“像禾苗一樣深深扎根土地”,就離不開澆水、施肥。第一書記在扶貧一線克難攻堅,各種保障支持要及時跟上,關心關愛要大力傾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激發他們的干勁熱情,為他們鼓勁加油,助他們大展身手。具體來說,派出單位要當好“娘家人”,從“人、財、物”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定期下去查看,幫忙出思路、謀規劃,解決實際困難,當好他們的后盾。所在縣鄉要把第一書記當“自家人”,在交任務、壓擔子的同時,也要無微不至地提供工作生活便利。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做“貼心人”,在政治上給予關心、生活上給予關愛,樹好用人導向,進一步明確細化激勵制度,財政等部門要提供政策、經費、項目支持,營造第一書記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前不久,省委組織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其中既有“落實幫扶政策、加大經費投入”等保障措施,也有“建立完善激勵機制、關愛機制”等人性化規定,還有“對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駐村第一書記,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重用”“為第一書記辦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年安排一次體檢”等具體政策安排,正應了那句廣告詞——“暖暖的,很貼心”。 薛世君
會說“百家話”其實并不難,關鍵要得系群眾情。百家話不是表面話,也不是客套話,因此黨員干部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入”群眾。
近日,經年度考評,確山縣公路局派駐確山縣瓦崗鎮葉老莊村第一書記朱海麗被瓦崗鎮黨委、政府評定為“優秀第一書記”。
“我叫焦建鵬,是咱汜水鎮新溝村‘省派第一書記’,現就本人2016年的駐村工作情況向大家匯報……”
吳樹蘭,河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從52歲起便開始了她的扶貧之路,先后在新蔡縣孫召鎮的大吳莊村和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任黨支部書記,帶領百姓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為打贏河南脫貧攻堅戰,自去年開始,省交通廳派出五位駐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道路上各顯神通。
為打贏河南脫貧攻堅戰,自去年開始,省交通廳派出五位駐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道路上各顯神通。
“第一書記”駐村要始終履行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職責,充分發揮黨建指導員的作用,當好參謀和掌舵人的角色。
元宵佳節,扶溝縣包屯鎮朱村崗村委大院鑼鼓陣陣、笑聲連連,在省政協駐該村“第一書記”劉延志的組織下,村民們歡聚一堂,大家一起看舞蹈、猜燈謎、吃元宵,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元宵節。
牢記“第一身份”,才能履好“第一職責”。作為一名黨員,無論擔任什么領導職務,都要自覺地把黨員身份放到官員身份前面。
農村的工作生活確實比較枯燥,每日直面群眾,繁雜瑣碎的小事頗多。如果第一書記只是把下派當成是提拔的“快車道”,腦海里充斥“鍍金”思想,動機不純就沒辦法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
農村天地需要人才,“第一書記”要懷著為農民謀利的情、揣著為農村服務的心、帶著發展農業的勁,認真思索,找準位置,進入角色。
記者4月20日獲悉,濮陽縣給駐村第一書記劃下“紅線”,不能勝任者將予以召回,三年內不得提拔或重用。為防止個別人出工不出力,身處脫貧攻堅一線不作為,影響如期脫貧大局,該縣制定了《濮陽縣駐村第一書記召回制度(試行)》。
此次啟動的《打工直通車》智慧就業綜合服務平臺,是河南廣電縣域融媒集團聯合河南新農村頻道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響應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踐行“精準扶貧,就業先行”的理念。
河南廣電全媒體走進大別山·光山篇。
精準扶貧工作,當前干部群眾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扶貧工作的人力保障、貧困人數的調整、基層群眾的思想認識、扶貧工作的方法等問題上。精準扶貧的順利推進和完美收官,需要充分掌握實際情況,正視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以免發展成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