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董林王延輝
在伏牛山下潁河的發源地,有一個回漢群眾交錯居住的村落——登封市石道鄉西窯村。
6月14日晚,驅車行駛在起起伏伏的山路上,不遠處,蜿蜒的燈光像一條玉帶,把夜幕中的山村裝扮得分外明亮。
“咱們走的這條路是新修的水泥路,路燈也都是太陽能的,如今的西窯路暢燈明、村容整潔,去年底已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登封市委宣傳部駐西窯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張雪霞介紹起精準扶貧帶來的變化。
西窯村地處登封偏遠山區,石厚土薄。全村共有333戶、1595口人,大部分群眾靠傳統種植、養殖維持生計。“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去年底脫貧22戶,今年又精準識別4戶,現在貧困戶還有7戶。”在村兩委大院的脫貧攻堅辦公室里,張雪霞從文件柜里抽出一個個貧困戶檔案夾,里面整齊地碼放著精準扶貧明白卡、脫貧幫扶計劃等項資料。
與不少貧困村相似,在西窯村的貧困戶中,因病致貧占了大頭。史謙和一家便是其中一例。
史謙和今年63歲,家住在村口。“謙和,俺們來看您了。”村黨支部書記曹蘭英是個大嗓門,在她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史老漢家。院里黑漆漆的,只聽到有人在忙活著喂牛,停了片刻,一位老漢出來招呼,把我們往屋里讓。
貧困的發生是動態的,災難有時來得猝不及防。圍坐下來,史老漢講起了一家的遭遇:他長期患有重癥慢性病,屬于半勞動力;兒媳前幾年做過開顱手術,除了能做飯之外,其他什么活兒也干不了,兩個孫女正在上小學;原本做建筑工養家糊口的兒子去年突發精神分裂癥,家里的“頂梁柱”倒了,到處舉債看病,整個家庭陷入困境。
“這是去年新蓋的房子,只拉起了整體框架,還沒來得及粉刷裝飾,家里就突發變故……”曹蘭英插話道。
不過,國家的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讓史老漢一家看到了希望。“村里為俺家辦理了重癥慢性病醫保卡、殘疾證、低保、教育扶貧補助等,幫助俺們走出困境。”史老漢頗為激動地說。
“動真情、用真勁、扶真貧,就是用‘繡花’的功夫讓貧困群眾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扶貧政策的紅利。”置身脫貧攻堅一線,張雪霞感觸很深。
扶貧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史老漢是養牛能手,曹蘭英在一旁出起主意來:鄉政府決定發展養牛產業,西窯村水草豐茂,村里會積極幫助他參與政府組織的貼息養牛致富項目,助力持續增收。
張雪霞在一旁也滿懷憧憬地說,未來,西窯村還將逐步化山區劣勢為優勢,丘陵坡地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臨近水源和公路的耕地改種蔬菜,發展無公害蔬菜大棚、訂單養殖;挖掘整理西窯村隱士文化資源,發展農業休閑觀光產業。
西窯村是潁水之源,有隱士湖的湖光山色,有富有回族特色的風味美食,有原生態無污染的糧食果蔬……沉醉在未來幸福美好的前景中,史老漢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
走出史老漢家,對面是落成不久的村文化廣場,路燈投射出明亮的光芒。村口潁河水叮咚流淌,史老漢家的兩個孫女和村里的孩童在廣場上追逐嬉戲,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這笑聲回蕩在寧靜山村的夜空中,回蕩在人們期盼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心田里。
4月2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在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羅堂村走訪貧困戶。
為“幫助”一貧困農戶達到脫貧標準,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軍竟然填寫脫貧調查表“造假”,王西軍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日前,安徽省紀委通報了七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白安村村委會主任王西軍存在弄虛作假問題。
截至2016年底,我省77個縣級政府設立了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金額總計達7.79億元,縣均1000萬元左右;小額扶貧信貸貸款余額為19億元,貸款涉及貧困戶94650戶,貧困戶獲貸率僅為8.85%。
1月12日,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副巡視員李政新一行來到沈丘縣卞路口鄉南郭莊村,對貧困老黨員和貧困家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此次走訪慰問活動,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以“接地氣、真幫扶”的實際舉措,讓貧困戶如沐暖陽、倍感溫暖。
因與一已婚女子在微信上聊天調侃,云南曲靖市某扶貧工作隊隊長被指“在下鄉扶貧期間,與貧困戶婦女發生不正當關系”。因與一已婚女子在微信上聊天調侃,云南曲靖市某扶貧工作隊隊長被指“在下鄉扶貧期間,與貧困戶婦女發生不正當關系”。
在南安東田鎮東田村的歐陽可伙看來,平時吃米和肉都是奢侈的,一小鍋飯頂一天,一年到頭都沒吃過兩次肉。
產業項目扶貧是葉縣強力實施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舉措。葉縣是革命老區、省級貧困縣,按照國家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要在2017年底實現脫貧。他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打響了這場脫貧攻堅戰:成立脫貧攻堅指揮部,縣委書記、縣長分別任政委和指揮長。各級領導分包貧困村,各單位也向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截止目前,正陽縣委政法委為大盛村委引進項目擴建村委文化廣場,修建居民路邊下水道,并購買了2.3萬元辦公桌椅,村容村貌治理3.6萬元,為村小學硬化操場2萬元,單位每個同志為貧困戶捐款300元,捐助扶困資金7500元。
11月28日下午,區總工會的志愿者們為蘇雙樓村34戶貧困戶送來了40套全新的棉衣、棉褲,以及機關全體干部職工捐贈的60余件棉襖、羽絨服等物品。
各地加大扶貧力度以來,很多貧困村面貌發生了巨變。獨石河村進行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后,村里的貧困戶充滿期待。獨石河村貧困戶向記者抱怨,精準扶貧搞不下去,關鍵是一些干部怕麻煩、不擔事。
目前,虞城縣已在稍崗鎮、聞集鄉、鎮里堌鄉發放此項貸款85筆共計金額539萬元。對于農信社來說,通過發放“一家親脫貧助力貸”,為貧困戶廣開致富路。
近日,西峽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曙君到西坪鎮瓦房店村8組村民朱賢慶家中走訪,他們全家六口人有兩位癡呆常年有病的老人和已住有幾十年的土坯破舊房屋。
安徽省地稅局駐太湖縣九龍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楊傳杰也作了交流發言。目前,村里每個貧困戶都至少享有兩個以上的脫貧措施,增強了群眾的發展信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家家戶戶動起來、干起來,形成了脫貧致富的強大合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重慶黔江區政府因地制宜針對貧困戶開展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幫助他們掌握致富的技能。
據了解,為進一步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徹底清除關系保、人情保、征地保、穩定保等違規現象,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將經濟狀況相對轉好的低保家庭和低保人口及時退出低保范圍,準確發揮低保兜底兒保障作用,浚縣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低保專項整治活動,活動已于近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