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若凡高長嶺)6月5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本周我省降水偏多,降水范圍大、量級強,主要降水時段在5日和9日前后。專家提醒,豫北等尚未收獲的地區要利用降雨天氣間隙期搶收小麥,同時農民朋友需要根據墑情及時搶種玉米。
兩輪降雨對我省農業生產會帶來哪些影響?會不會影響今年小麥品質?
省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中心成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我省麥收已過7成,其中,豫南、豫西南、豫中部分地區已收獲完畢,5-6日的降水天氣過程,增加了土壤墑情,有利于秋作物播種出苗。豫東、豫西和豫北局部小麥正值成熟收獲期,降水過程對小麥機收和晾曬有一定影響。根據當前墑情和未來降水預報,預計6月6日起,豫西西部、安陽局部和商丘東部可開展機械化收割,6月7日后大部分成熟收獲區可正常收獲晾曬。
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李軍說,根據省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本周中間多地降雨會有停歇,因此農民朋友要抓緊時機搶收搶種。5日的降雨量不大,對豫南地區旱情有所緩解,特別是南陽盆地前段降雨較少,可趁此輪降雨,及時播種。
鄭州以北地區小麥正處于成熟收獲期,降雨對麥收帶來影響較大,但由于前段降雨偏少,麥田相對干旱,如果陰雨天氣停止,麥田墑情不僅得到改善,加上本輪降雨雨量不大,大部分地區大型收割機可以進田收割。
李軍說,雖然本周有兩次降雨過程,但沒有形成連陰雨天氣,目前看來,尚不能影響今年小麥品質,優質小麥品質也不會受到影響。
田間安裝了氣象監測系統、花卉大棚安裝了小氣候觀測系統,通過氣象信息機、氣象電子屏,農戶可實時了解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這是記者3月12日在鄭州市花園口氣象信息服務站看到的情景。
5月8日,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我省將積極開展“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任務,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健全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網絡,以及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
昨日,省糧食局和省農業廳聯合發布了2013年我省收獲小麥的質量品質信息。其中:按最低收購價收購14.8億斤,比上年同期減少181.4億斤;按市場價收購228億斤,比上年同期增加80.4億斤,平均收購價1.185元/斤,比上年同期增加0.15元/斤。
農發行河南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夏糧托市收購以來,信貸杠桿的調節有效遏制了搶購亂象,確保了市場穩步前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確保了收購糧食的質量。
昨天下午4點30分左右,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大廳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巨大的交易信息顯示屏上。鏈接 托市小麥即國家每年以保護價從農民手中收購的小麥,根據糧價市場情況,國家又會適時將收購的小麥競價出售,起到宏觀調控糧食市場的作用。
昨天下午4點30分左右,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大廳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巨大的交易信息顯示屏上。鏈接 托市小麥即國家每年以保護價從農民手中收購的小麥,根據糧價市場情況,國家又會適時將收購的小麥競價出售,起到宏觀調控糧食市場的作用。
由周口農科院培育的小麥品種創下國內實收最高畝產紀錄。
記者昨日從周口市農科院獲悉,由該院培育的小麥品種“周麥22”以畝產764.2公斤的成績,創下國內千畝高產示范方實收最高畝產紀錄。“示范方”即選出具有示范作用或試驗用的一塊田,作樣方的意思,是用來作為新品種的對比、試種示范的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