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實體買衣服?上某寶啊!
不想外出去吃飯?點外賣啊!
網絡時代真真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可,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事情……
因為網購給了差評,
有人一天接到上百個騷擾電話;
有人收到賣家寄的裹尸布、冥幣……
而前幾日,求助人小瑤(化名)通過美團點了外賣,
因送餐時間延誤跟送餐員發生摩擦,并給了2星差評,
次日,她又接到了送餐員的電話和短信……
不僅如此,
還有一條不堪入目的短信發到了小瑤的手機上。
一個年輕女孩接到這樣的電話和短信甭提有多鬧心了,
言語中的威脅與字句中的侮辱讓小瑤極為恐懼。
送餐員送餐延誤,作為消費者給予相應的評價本是應有的權利,
可如今卻遭遇如此“報復”,
這,以后還怎么敢再點外賣呢?
在美團外賣鄭州火車站站點,我們了解到,
事情發生后,該送餐員已被開除。
有網友說,網購有風險,差評需謹慎。你怎么看?
大家來討論:
喜歡網購的你,
如果對所購商品或對賣家的服務態度不滿意你有沒有給過差評?
有沒有想過給了差評的后果會怎么樣呢?
你有沒有因為怕遭到賣家的騷擾而不敢給差評呢?
我市市民李女士最近因為一次網購而心煩不已。隨后,記者回撥李女士所接威脅電話的號碼,對方詢問記者的身份,當記者表明身份后,對方掛斷了電話。” 對此,河南鶴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直艷軍表示,商家打電話恐嚇買家的行為涉嫌違法,買家可以直接報警。
對此,河南鶴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直艷軍表示,商家打電話恐嚇買家的行為涉嫌違法,買家可以直接報警。草案明確規定,騷擾或者威脅交易對方,迫使其違背意愿作出修改、刪除商品或者服務評價,最高處50萬元罰款。
” 對此,河南鶴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直艷軍表示,商家打電話恐嚇買家的行為涉嫌違法,買家可以直接報警。草案明確規定,騷擾或者威脅交易對方,迫使其違背意愿作出修改、刪除商品或者服務評價,最高處50萬元罰款。
據廣州日報消息,14日深夜,家住廣州市天河區長湴村的送餐員曾先生自稱因為近一個月連獲3個差評,不堪工作壓力服食老鼠藥輕生,并在朋友圈告別這個世界。
送快餐得差評,男子壓力大竟自殺。曾先生:我就買了一瓶白酒,然后就買了老鼠藥,我買的粉劑的,然后泡在酒里面,喝酒喝了三分之一吧。曾先生:我拿了三個差評這個月,我就是覺得很委屈,現在我們屬于罰款制,一個差評罰50元。
送快餐得差評,男子壓力大竟自殺。曾先生:我就買了一瓶白酒,然后就買了老鼠藥,我買的粉劑的,然后泡在酒里面,喝酒喝了三分之一吧。曾先生:我拿了三個差評這個月,我就是覺得很委屈,現在我們屬于罰款制,一個差評罰50元。
根據小麗提供的線索,民警立即對網約車司機小王展開調查,最終在事實面前,小王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10月11日下午,在小麗諒解的情況下,民警對此事作最終調解,由小王公開向小麗賠禮道歉并賠償相關損失。
據安徽商報報道 與網約車司機發生不快,肥西一女子給了司機一個差評,可她沒想到由此遭對方的報復,電話號碼被惡意發布到網上,連續兩個月受到了不間斷騷擾。10月11日下午,在小麗諒解的情況下,民警對此事作最終調解,由小王公開向小麗賠禮道歉并賠償相關損失。
被人當“小姐”電話遭打爆。
家住南岸區的王先生如今得了“電話恐懼癥”,他將所有的陌生號碼都進行了攔截,因為這1年多來,他接到了上萬個騷擾電話,最多時一天接了600多個。無奈之下,王先生只能一一給網站打電話要求注銷賬號,但頻繁的騷擾電話還是讓王先生接近崩潰。
因為這1年多來,他接到了上萬個騷擾電話,最多時一天接了600多個。
用戶王先生(化名)稱,6月23日早9點,他在餓了么上定了份驢肉火燒當早餐,在軟件上店家的名稱為“萬豪驢肉火燒”。王先生說,他現在傷情鑒定為輕微傷,對方只答應賠償他已經支付的醫療費,而誤工費、精神損失費都沒有著落。
小敏認為,滴滴打車軟件之所以設計給司機評價的功能,就是為了方便公司掌握司機的服務情況,以保證服務質量。
美國一位安全開發員Matthew Garrett于6月在亞馬遜美國網站上購買了一款產品并給予一星差評后,遭到了中國廠商銷售人員的騷擾。” 加勒特在推特上發帖稱自己已經收到三封郵件,應為廠商請求他刪除評論,不然他們就會被解雇。
昨天上午,乘客董女士通過滴滴平臺打了一輛快車。據乘客董女士介紹,昨天上午,她通過滴滴平臺發出快車訂單,司機謝師傅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