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新翠
核心提示|昨日,記者從鄭州市統計局獲悉,《2016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已經發布。根據《公報》,去年年末,鄭州全市總人口972.4萬,男性497.7萬,女性474.7萬,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9元,明顯高于18443元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人口】城里人數量遠超村里人,離千萬人口超大城市尚有一步之遙
人口數量是判斷城市規模的重要維度。《公報》顯示,去年年底,鄭州全市總人口972.4萬人,比上年增長1.6%,離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尚有一步之遙。
972.4萬人口中,女性474.7萬,男性497.7萬,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城里人”690.6萬人,增長3.6%,“村里人”281.8萬人,下降2.8%,城鎮化率超過70%,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大;出生人口11.6萬人,出生率12.07‰,死亡人口5.3萬人,死亡率5.44‰,出生率明顯高于死亡率。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基于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未來,鄭州人口增速會進一步加大。而男女數量差距拉大,一方面是因為男性進城務工數量總體多于女性,另一方面,中國傳統生育觀念仍在發揮作用。
【收支】人均年收入28039元,較2015年26502元增長6.8%
居民收入是城市富裕程度最直觀的呈現。去年,鄭州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9元,較2015年26502元增長6.8%,明顯高于18443元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其中,“城里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3214元,增長6.8%,人均消費性支出23210元,“村里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6元,比上年增長7.6%,人均消費性支出13595元。收入扣除支出,“城里人”剩到手里的錢要比“村里人”多5000余元,不過,“村里人”收入和消費的增速都要快于“城里人”。
剩到手里的錢咋處理?按傳統觀念,不少鄭州人選擇存銀行。去年年末,鄭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000.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6297.6億元,增加602.1億元。給自己和家人買份保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也被越來越多的鄭州市民認可。去年,鄭州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63.4億元,比上年增長36.9%,其中財產險收入136.6億元,增長18.5%;人身險收入326.7億元,增長46.4%。
省會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省會優勢的體現,在全國范圍內都是如此,因為省會城市往往聚集著全省最優質的產業資源、就業機會,宋向清說。鄭州正在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國際貿易,農業大省向制造業大省過渡趨勢明顯,隨著中原城市群建設的推進,會帶動周邊地市發展,從而提升全省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出行】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人是有車族
在人口近千萬的城市中,出行是居民的頭等大事兒。《公報》顯示,去年,鄭州全市汽車擁有量達到272.4萬輛,比上年增長10.4%。其中,個人擁有256.4萬輛,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人是有車族,而2015年的數字為246.9萬輛。公共交通方面,去年,鄭州新開公交線路42條,更新、增加公交車輛600輛,2016年城市公交客運量達9.1億人次,其中BRT客運量1.5億人次,2015年的數字分別是9.5億人次、2.5億人次,線路多了,公交車多了,運量卻減少了,原因就在于地鐵線路的開通有效分散了地面公交壓力。
宋向清說,鄭州人均汽車保有量在全國處于中上水平,且汽車數量增長較快。人均汽車保有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老百姓收入息息相關,也代表著居民的生活品質,在城市迅猛發展的同時,汽車保有量也應該有所控制,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達到環保和減輕特定時間交通壓力的目的。
旅游是出行的另一個層次。去年,鄭州共有A級旅游景區41個,4A級以上景區14個,實現旅游總收入1053.9億元,來鄭旅游人數893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國際旅游人數48.1萬人次,國內旅游人數8885.5萬人次。配套設施方面,截至2016年年末,鄭州共有旅行社290家,星級酒店38家。
【科教】專利申請量增長41.7%
近年來,鄭州的發展過程中“科技范兒”十足,這背后的支撐是技術和人才。
去年,鄭州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8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專利申請量達到37411件,增長41.7%。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達150.2億元,增長15.4%。年末,鄭州共有研究生培養單位9個,在校研究生23274人,增長5.5%,畢業3824人,增長11.9%。普通本專科院校56所,在校學生88.9萬人,增長7.9%,畢業23.4萬人,增長8.8%。而武漢的數字是,在校研究生11.5萬,普通本專科院校在校生94.9萬,相較之下,鄭州“略遜一籌”,這在研究生培養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
宋向清認為,年輕大學生越多,城市發展潛力就越大,如不盡快采取措施,鄭州與武漢之間的人才差會變成發展差。鄭州應出臺比武漢更優惠的政策,留住本地培養的大學生,并吸引在外地讀書的河南籍大學生返鄉就業。
3月2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統計局獲悉,2016年,隨著鄭州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排在鄭州市前面的分別是杭州、廣州、南京、長沙、濟南、呼和浩特、武漢、沈陽、福州、昆明、成都、西安、合肥、南昌和烏魯木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個省區市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數據。在地方層面,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37458元)、北京(35416元)、天津(26129元)、浙江(25527元)、廣東(23448元)、江蘇(22130元)、福建(20167元)、遼寧(19853元)、內蒙古(18072元)、重慶(16385元)。
比位于消費總量后十位的省份(西藏、青海、寧夏、海南、新疆、甘肅、貴州、天津、云南、山西)之和還多。在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人均社會消費方面,有12個省份超過了24175元的全國平均水平,有9個省份的人均消費突破了3萬元大關。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20.2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8435.48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7599.20億元,增長9.7%。上半年,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3%,增速高于全省工業1.3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比重47.3%,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5月6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消息,一季度,我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14元,同比增長9.1%。
在城鎮居民收入方面,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天津、福建、山東這8個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新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最高,數據顯示,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7.4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95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高達9.24,表明新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
根據目前25個省(區、市)公布的數據,記者梳理發現,上海、北京、江蘇、福建、廣東、天津、山東這7個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目前,青海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末位,僅為6212.87元;甘肅排倒數第二,為6258.56元;寧夏倒數第三,為6272元。
根據目前25個省(區、市)公布的數據,記者梳理發現,上海、北京、江蘇、福建、廣東、天津、山東這7個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目前,青海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末位,僅為6212.87元;甘肅排倒數第二,為6258.56元;寧夏倒數第三,為6272元。
近期,中國各地201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出爐。目前,青海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末位,僅為6212.87元;甘肅排倒數第二,為6258.56元;寧夏倒數第三,為6272元。
其中,上海以14153元排名榜首,甘肅增幅全國最高。
4月17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統計局獲悉,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7720.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0.65元,實際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3.26元,實際增長9.9%。
20日,國新辦就201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發布會上表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馬建堂表示,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
28省份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李金磊)近期,中國各地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公布。統計數據顯示,東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總體上大大超過西部地區,但西部地區的收入增幅總體上超過東部地區。
28省份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李金磊)近期,中國各地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公布。統計數據顯示,東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總體上大大超過西部地區,但西部地區的收入增幅總體上超過東部地區。
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到20萬元,重大疾病實際補償比例提高到70%左右。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省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2069.7億元,增長15.0%,高于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0.9個百分點;占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72.9%,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