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式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
我在上一篇解讀中說,這個演講系統性回顧、總結“一帶一路”提出建設四年來的階段性成果;重申“一帶一路”的建設原則和內涵;暢想“一帶一路”建設的未來和遠景。
“一帶一路”建設四年來,成績閃亮,而未來更加美好。在‘一帶一路’的首交響樂中,“中原音符”也正在奏響。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對于正在努力打造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河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意義。
下面我結合著習近平主席演講的原文,來談談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從中學習的思路和方向。
1、——“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持續動蕩,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strong>
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切實、豐厚的效果,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這種效果,不僅是經濟方面、產業方面的,同時還帶來了民心相通、貿易暢通、設施聯通、政策溝通的不斷加深,這種更深入、更多元、更立體的開放合作,會逐步解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
2、——“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strong>
數字經濟。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培育和發展。不過,大家遭遇的普遍問題就是,因為這類新產業基礎基本為零,而且可以參照的模式和經驗很少,各地都處于要‘無中生有’的困難狀態。
我認為,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成了“一帶一路”建設中新的亮點。本次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將數字經濟上升到了“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這樣的高度,表明了“一帶一路”合作內容在逐步深化。而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背景下,數字經濟在未來“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越來越重要。
在實際考察和調研過程中,我發現了不少典型的“數字經濟”的河南模式和樣本。比如,河南虞城縣,如今將“互聯網 ”與產業集聚區結合,創建智慧園區,打造"互聯網 五金電子"特色商務中心,最重要的是,打造了電商園區。
在河南禹州,中原云都項目將新產業、新模式,因地制宜地與自身資源稟賦結合,以此為新的引擎,推動禹州產業轉型升級……
這地來自地方的探索和經驗,對于河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的作用,尤其是“數字絲綢之路”的落地,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帶動意義。
3、——“我們將在未來5年內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我們將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并為相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援助?!?/strong>
此次峰會,更突出了綠色發展這條主線。合作上,中國已經同很多國家達成了綠色經濟的合作規劃和具體項目;遠景上,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等。綠色發展從理念到實踐的逐步深入,是“一帶一路”建設進步加速的最好證明。
4、——“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薄爸袊鴮⒃O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續聯絡機制,成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同多邊開發銀行共同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建立能力建設中心。”
軟環境、配套的不斷完善和升級,推動著“一帶一路”建設,從點、面式推進,進入到了深度、全面、系統的新階段。
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各項配套全面迎來升級這一方面,河南也在積極的努力著。
比如,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做了有益且重要的探索,以‘二十二證合一’為代表制度創新,是在為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頂層設計試驗和探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探索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的一部分。”楊建國說,開封的創新也是為今后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做著配套基礎。(作者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發展顧問)
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
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15日晚上七點,瑞士聯邦主席多麗絲 洛伊特哈德(女)在瑞士駐華使館召開記者會。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吸引了約4500名中外記者進行報道?!粠б宦贰瘒H合作高峰論壇將加深中國和非洲的友好合作關系”。
兩天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賓客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獻計獻策,人們期待這一中國倡議更好地造福世界和人民。
今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耙粠б宦贰焙椭袊ê幽希┳再Q區建設能為河南發展帶來什么新機遇?
相對于民進黨當局的“無動于衷”,輿論對不能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充滿憂慮。文章回顧說,馬英九執政時期,主張臺灣要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雖然不常提到“一帶一路”,但強調要積極爭取加入亞投行,并協助臺商走出去。
5月14日,美國總統特別助理、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馬特·波廷杰(中)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循序漸進以發展為導向的宏偉藍圖,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
從走出國門,到牽手亞歐非,再向世界挺進,打開了一扇扇合作之門,為各國創造了更多的經濟物質和精神財富,如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等等,何樂而不為之?
通過舉辦此次高峰論壇,中國將與國際社會更緊密地手挽手,共同開創“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新局面,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峰會已拉開帷幕,鄭州客運段作為中原運輸樞紐,擔當著120對旅客列車,其中進京高鐵10對。
對于普通的百姓來說,“一帶一路”離我們有多遠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一帶一路”離我們很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我們都是“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的受益者,財富紅利的分享者。
“一帶一路”倡議的雄心和規模堪稱前無古人,也將面臨眾多復雜挑戰。這一倡議將提供非凡的機遇,讓亞洲走上一條均衡的、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據了解,“一帶一路”建設中蘊藏著大量需求和商機,讓金融機構資金能夠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而商業銀行也能借此走出國門,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在短短的三年多內,“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了從理論設想到創新實踐的跨越,正在從圖紙逐漸變成現實。中亞國家領導人將參加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一帶一路”建設的現狀和未來提出建議,共同規劃合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