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前腳”剛考察完,老楊“后腳”就來到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學習總結”經驗。
10號上午老楊參觀考察了開封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現場感受了下被總理點贊的“二十二證合一”創新,隨后老楊與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肖文興好好聊了聊。
肖文興說,“二十二證合一”出發點很單純,就是為了讓百姓和企業得利。而且這項創新只是一個突破口,接下來將圍繞“放管服”,做好監管,做好優質服務。未來,放管服三個方面,將力爭用三個平臺支撐起來,在制度創新方面,開封片區將比沿海城市還要創新。
座談會上,肖文興給老楊頒發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顧問”聘書。
以下為老楊交流心得。
聊聊“二十二證合一”。
這兩天,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而焦點中的焦點,就是“二十二證合一”。
李克強總理在開封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考察時,重點夸了夸“二十二證合一”創新舉措。總理給的評價特別高,他說,創建自貿區目的是打造改革開放高地,最終要讓審批程序越來越簡,監管能力越來越強,服務水平越來越高。開封既不沿海又不沿邊,但通過自貿區試驗照樣創出了一流經驗。開封過去以“古”聞名,今天通過自貿區要以“新”出彩。
1
|重視|
簡政放權方面,開封片區正在為全國探路
▼
先說說,總理為什么會如此重視“二十二證合一”?
首先,創優市場環境,是我國從十三五開始的長期發展邏輯。
我在解讀李克強總理去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為應對經濟新常態,發展新經濟,為了更好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十三五時期,我國將主要呈現出四大發展新邏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創優市場環境。
縱觀近期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中國正在從兩個方向著手打造:一方面,限制政府行政干預,另一方面,釋放市場調節能量,全力當好市場秩序的“裁判員”和改革創新的“守護神”,力圖打造一個鼓勵創新、有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而以“二十二證合一”為代表簡政放權,其本質核心正是對創優市場環境這一理念的優秀實踐。
其次,自貿區是構建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的關鍵。
今年政府報告中提到,“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我在解讀時,也提出,我國進入了對外開放的新階段,并將之稱為“第三次開放”。而本次開放的標志就是,“一帶一路”、“自貿區”戰略的提出和實施。
包括河南自貿區在內,第三批自貿區的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11個自貿區共同形成了以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
本質上,自貿區肩負著試驗、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使命,肩負著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管理方式,推進政府行為法治化、經濟行為市場化的重要任務,而這些任務的本質就是:包括開放型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內,開放型經濟的頂層設計。
而以“二十二證合一”為代表制度創新,其本質是在完成國家想通過自貿區來探索實踐的重要任務和使命。
第三,“二十二證合一”確實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肖文興今天透露了幾個數字:自貿區掛牌十幾天來,已發出“二十二證合一”營業執照26家,來咨詢“二十二證合一”企業絡繹不絕。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放、管、服”改革舉措在全市推廣復制,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情高漲。截止3月底,開封新增市場主體1196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23.6%。
市場和企業的行動,是比語言和文字,更有效的證明。
2
| 難點|
簡政放權對于政府來說,是種“自我革命”
▼
接下來,說說“二十二證合一”的“前世今生”。
談“二十二證合一”的重要性,必須得先談談它是怎么來的。
很多時候,我們談到政府的一些新政策和好政策時,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政策的效果上,政策的執行上,而沒有關注這個問題:這個政策是怎么來的?背后經歷了哪些爭取的過程?
一個好的政策,肯定不是憑空而生,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特別輕易就能面世。
今天聊天時,談到這個創新是怎么來的,肖文興提到了江門,提到了臺州。
他說,這兩個地方是我國之前簡政放權的代表,先后實現了“九證合一”、“十五證合一”。他說,開封片區組織有關人員,去江門、去臺州學習,一次學不會,就再去。
這其實是視野和坐標的問題,有很多優秀的模式和經驗,關鍵的問題是,能不能發現這些經驗,發現這些經驗,愿不愿意學,能否在學的過程中,進行創新,進行升級。
聊天中,肖文興也介紹了這項創新舉措背后的痛點和難點。
其實這方面,我在廣東考察時深有體會。簡政放權對于政府來說,是種“自我革命”。由于牽涉到權力和利益等復雜因素,很多時候雖然看起來改革的內容只是幾行文字,一張目錄公告,但背后,有很多反反復復。
“二十二證合一”也是如此,在面對痛點和難點時,開封片區做到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最終受益的是百姓和企業。
當然,“二十二證合一”創新舉措,同樣離不開開封打下的堅實基礎。
肖文興介紹說,“二十二證合一”的技術難題,就是需要打造信息化支撐,需要各部門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而2015年,開封在國內率先建成了“互聯網+文化”智慧城市,為這一創新舉措的成功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 未來|
“二十二證合一”只是開始
▼
最后,說一說,“二十二證合一”的未來。
李克強總理談到“二十二證合一”說,創建自貿區目的是打造改革開放高地,最終要讓審批程序越來越簡,監管能力越來越強,服務水平越來越高。
肖文興說,這也為開封片區未來的制度創新,指明了方向。他說,“二十二證合一”只是一個突破口,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要做好:實現監管最優和服務最優。
監管方面,“安全”的前提下,開封片區將會搭建,并逐步完善“事中事后監管信息平臺”,實施事中事后全鏈條服務式監管;
服務方面,在“高效”的原則下,將會以商事主體需求為導向,建立企業準入前、準入中、準入后全程服務鏈條,提升服務水平和效能。
而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制度創新,進一步做到了以“減證”帶動“簡政”、以聯辦提高效率、以信息共享降低制度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商事主體的市場準入便利化程度,釋放出巨大的政策紅利。
當然,開封片區的成功經驗,其影響遠遠不僅限于開封,限于河南。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強調,要把自貿區普遍適用的經驗向全國推廣。可以說,以“二十二證合一”為代表,開封片區在簡政放權方面,正在為全國探路,也確實找到了好的經驗和模式。
我期待的是,“二十二證合一”只是開封片區制度創新的開始,期望未來開封片區能夠不斷推出制度創新新舉措,爭取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能給河南十八地市,180個產業集聚區,乃至全國經濟、產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李克強總理今天在開封考察時說,開封過去以“古”聞名,今天通過自貿區要以“新”出彩。
“考核工作必須較真碰硬,要嚴肅嚴謹,要公平公正,還要突出問題導向。”楊建國說,河南廣電全媒體的這組評論一針見血,敲響了身邊的警鐘,輿論作用就要警醒不作為、不落實的干部。
楊建國認為,河南廣電全媒體一次次的迅速有效“反應”,本就是主流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應有的“落實”。
前不久,河南省召開轉型發展攻堅推進會,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對河南產業轉型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孟州產業發展后,楊建國結合之前參加的“全省重點項目暨轉型發展攻堅集中觀摩活動”,他總結目前產業集聚區內企業日子不好過突出的三個問題。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后,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河南自貿區”)的戰略目標、定位、片區功能劃分也正式公布。
在3月28日下午進行的“中日知名媒體人對話會”上,中日嘉賓圍繞“兩國關系持續改善期的媒體責任與作用”的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3月27日,中國網絡名人環球行日本站正式開啟。參與此次活動的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河南廣電全媒體特約評論員楊建國介紹,活動開始的第一天,他們來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聽取程永華大使介紹中日關系。
河南廣電全媒體特約評論員、產業集聚研究專家
研究產業集聚的楊建國,從前年開始,創辦了一個融媒體欄目《老楊會客廳》。一年多的實踐中,楊建國不僅對產業集聚領域有了新的見解,對融媒體發展這個主題也產生了思考和總結。
1月24日,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中,對鄭州邁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具體“方向”指明了道路。
我們聽陳澤民歷數,這些年,河南錯過了華為、錯過了格力,千萬不能錯過新一波的新興產業,語氣里是滿滿的遺憾和期望;我們聽張瞭原提醒,新豫商不僅僅是河南的,還是中國的,是世界的,是讓豫商群體勇于跳出護城河,勇于改變;
今天講的內容有三個部分:第一,為什么搞產業集聚區越來越難?第二,為什么產業集聚區越來越重要?第三,產業集聚區未來該怎么辦?
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一帶一路”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一偉大的戰略之上,并以此作為再次騰飛的機遇。
任何方便與快捷的背后都反映著強大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正如河南這次大會上的“新鮮物”,代表們的便捷是依托了互聯網時代的進步。基于移動安全智能終端和移動安全體系,依托河南廣電打造的“中原云”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為黨代會“量身定制”了全套的移動信息化服務。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神州大地吹響了消除貧困的雄渾號角。身為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的楊建國,不“喊破嗓子、不做樣子”,不做旁觀者、局外人,開設微博話題,身體力行幫助果農,推廣脫貧經驗,這份不變的敢擔當、能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探索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