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欒姍
開放程度決定著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發展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指出,希望河南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邁進,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有利時機,把國家戰略部署、經濟發展規律和自身優勢有機結合,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帶動經濟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
今日河南,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不斷增強中原腹地對“一帶一路”的支撐作用,在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歷史征程中昂首闊步、奮勇向前!
陸空銜接中原聯天下
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中部內陸大省河南,如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高效配置國內資源,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這是河南歷任領導的不斷探索和追求。
經貿往來需要物流運輸,交通便利正是河南最大的優勢,必須構建一個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進一步發揮交通樞紐優勢。
穿越歷史的風煙,中原大地沿著古絲綢之路尋找答案。
賢者與變俱,“一帶一路”的大棋局上,省委、省政府用連天接地的務實思維,改革開放的勇氣智慧,下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打通連接世界經濟體的空中絲綢之路——獲批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通直達歐洲的陸路絲綢之路——開通鄭州至德國漢堡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打通河南買賣世界商品的網上絲綢之路——獲批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打通串聯境內外集疏節點的高鐵絲綢之路——修建“米”字形高速鐵路網。
沉寂千年的絲路古道,如今一派繁忙景象:
鄭州機場已開通至盧森堡、紐約、法蘭克福、新加坡、雅加達、溫哥華等國家或地區的26條客貨運航線,構建連接全球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的空中絲綢之路,客貨運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
中歐班列(鄭州)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向西,并對接海上絲綢之路實現陸海相通,形成境內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省區市、境外覆蓋24個國家121個城市的集疏網絡,實現每周去程4班、回程4班均衡對開,貨值貨重指標位居中歐班列首位;
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搭建網上絲綢之路,在俄羅斯、比利時、美國、匈牙利、澳大利亞、德國6個國家建設海外倉,出口業務收件人遍及73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單量和交易額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綜試區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銜接境內外絲綢之路,鄭萬、鄭合、鄭太、鄭濟高鐵相繼開工建設,河南進入普速鐵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地鐵“四鐵”聯運時代,并與鄭州機場實現零換乘,高效銜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慮善以動,動惟厥時。河南探索跨越發展的路徑,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找準“樞紐”這一契合點,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打造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的中原突圍,由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買賣全球中原通亞歐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經濟自金融危機后處于長時間的深度調整期,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河南同樣也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經濟提質升級的關鍵時期。
放眼世界、環顧國內,樞紐經濟已成為提升地區綜合實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途徑。
發展樞紐經濟,河南具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河南2小時航空圈可以覆蓋約占全國90%人口和95%生產總值的廣大地區,4小時高鐵圈可覆蓋除珠三角外的全國主要經濟區域,具備匯聚各方要素資源的戰略區位優勢。與此同時,河南堅持“優進”與“優出”相結合,充分發掘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通過推進對內對外開放載體平臺和重大項目謀劃建設,加快綜合樞紐優勢向產業競爭優勢轉變。
沉寂千年的絲路古道,如今商旅不絕于途:
口岸體系進一步完善。河南已建成6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7個功能性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常態化運行,國際航空郵件經轉口岸開通17個國家直航郵路;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口岸業務量實現較快增長,成為內陸地區指定口岸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的省份;中國(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鄭州機場口岸實施7×24小時通關服務,實行單證快速審結。
一批標志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航空港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全球七分之一;河南航投與立陶宛阿維亞航空租賃公司合資組建河南第一家飛機融資租賃公司;
省黃泛區實業集團在塔吉克斯坦建成當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種子生產線;洛陽一拖集團在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建立組裝廠,“東方紅”拖拉機占據吉爾吉斯斯坦90%的市場份額,宇通、中信重工、國合等重點企業海外項目加快推進。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參贊馬拉特·肯加塔耶說:“歐盟有頂尖的技術、中亞有豐富的能源,中國有先進的制造,‘一帶一路’串聯起三大經濟板塊的經貿合作,河南則是重要的物流通道樞紐,經貿合作前景廣闊。”數據顯示:2016年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801.8億元,增長15.4%,對捷克、保加利亞、柬埔寨等9個沿線國家出口增長一倍以上。
絲路貫古今、河南通天下。河南秉承絲綢之路開放、開拓的精神,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攜手發展、共創未來。
高標準高水平建設11個自貿試驗區,全面推廣成熟經驗。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將依托中歐班列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重點探索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和投資貿易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體制機制創新。
2月10日,記者從鄭州海關獲悉,2016年新鄭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3161.2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1808.5億元,進口1352.7億元,位列全國39個綜合保稅區第一位,比排名第二的昆山綜合保稅區高出近500億元。
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發展,爭取實行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推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力爭成為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試點。
昨日,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口岸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三互”大通關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3月21日,記者從國家十部委海關特殊監管區聯合調研組座談會上獲悉,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鄭州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不斷增強。
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
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4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了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的25條措施,記者4月27日從鄭州海關獲悉,為支持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鄭州海關結合河南自貿試驗區實際,研究制定了5個方面22項支持措施。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4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了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的25條措施,記者4月27日從鄭州海關獲悉,為支持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鄭州海關結合河南自貿試驗區實際,研究制定了5個方面22項支持措施。
記者還了解到,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1.8%,這也是我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三個季度進出口總值實現同比增長。
辦法指出,自貿試驗區應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在農業、礦業、裝備制造、物流、工程承包、科技教育等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辦法認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貿園區合作,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片區與“一帶一路”沿線自貿園區之間稅收互惠制度。
辦法指出,自貿試驗區應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在農業、礦業、裝備制造、物流、工程承包、科技教育等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4月10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系列發布會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人行鄭州中心支行(外匯局)、河南銀監局、河南證監局、河南保監局負責人就金融領域開放創新、財政稅收政策等方面的政策答記者問。
又如,允許外國投資者以獨資形式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企業,從事加油站的建設、經營,不受門店數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