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主題解讀鄭州的發展前景與未來
五一期間,筆者應邀參加了“全球碧桂園,耀啟鄭州”——碧桂園2017品牌發布典禮活動。
在活動“對話大師——自貿區戰略下的鄭州機會”環節,筆者與幾位嘉賓一起,分享各自心目中,自貿區的大勢之下,鄭州的發展前景與未來。
交流環節中,主持人拋給了我一道難題:自貿區將會給鄭州房地產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影響?
其實當時筆者的第一反應是拒絕。作為一個研究招商引資、研究產業集聚的人,談起房地產來,多少有些偏題。
但后來仔細想想,碧桂園方面把這道題拋給筆者,也是有深意的。大家一定都聽過很多房產專家談過自貿區帶來的機遇,說來說去,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所以,碧桂園方面希望找到的是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希望我站在產業、招商的角度,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談一談自貿區對房地產帶來的機遇。
筆者過去在演講中常常講,一個地方要發展好,一定要聚人聚財聚品牌。但其實,這句話有個基礎:就是一定要先聚產業、聚企業。
所以,自貿區能給房地產帶來的機遇,其實就是自貿區怎么能帶來人,帶來消費者。而這個問題的答案,靠的就是:招商引資。
首先,有了自貿區,才能招到好商。
去年,筆者和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在河南電視臺做自貿區專題節目時,焦廳長講了這么一件事:
他說,沒有自貿區,你的制度不能創新,受到很多限制。企業得不到好處,無法發展,他就不來。我們一去和企業談,他就是說我們要去福建去,我們去廣東,我們去上海,去天津,沒辦法,人家有自貿區,你河南沒有自貿區。
自貿區獲批后,商務廳會見了大批的企業家,基本是世界500強,國內500強或者知名的跨國公司,四個會見室,每天都滿滿的。
這個反差,說明了什么,自貿區,已經成了當下想招大商、招好商的必備條件。沒有自貿區還真招不來好企業。
自貿區獲批后,筆者寫了一篇專欄文章,叫《為什么自貿區是我國招商引資的大招?。這篇文章,其實想說的就是,自貿區,對于當下各地,招商引資的重要性。
今年從1月至今,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放開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而且優惠政策歷史上第一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為什么?
還不是因為,招商引資越來越難。各國都在搞招商引資,連過去不招商的美國,都在搞制造業回流,連情況相似的印度,不如我們的越南等國,都在搞招商引資,都在搞優惠政策?
這種環境下,沒有自貿區這個平臺,沒有自貿區這個大招,你憑什么從上面那些國家手里,搶來好的企業?
其次,有了自貿區,才能有大量的企業。
舉一個數字:成立1年內,上海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數量超過1.2萬家,超過原上海保稅區20年的注冊數量。
河南自貿區的目標是多少,一年內,注冊1萬家企業。
大量企業入駐,首先會帶來,自貿區內寫字樓的需求量迅速提升,然后是零售等商業地產。
與此同時,企業業入駐必然帶來人的流動,也為區內住宅市場提供機會。從中長期來看,自貿區建設使城市內與貿易相關產業得到較快速的發展,對于城市的經濟發展具備帶動作用,進一步影響城市整體的房地產業發展。
總之,房子的問題,其實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其實是產業的問題,招商的問題;而招商的問題,產業的問題,必須得靠自貿區。(作者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
在舟山考察時,楊建國結合產業集聚的研究經驗,重點談了談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給浙江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具體影響。采訪中,楊建國還指出,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將為自貿區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提供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日,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試行辦法》,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省發展改革委制定了六大方面、16項具體政策措施。
辦法指出,自貿試驗區應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在農業、礦業、裝備制造、物流、工程承包、科技教育等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辦法認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貿園區合作,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片區與“一帶一路”沿線自貿園區之間稅收互惠制度。
辦法指出,自貿試驗區應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在農業、礦業、裝備制造、物流、工程承包、科技教育等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如今,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面積總計73.17平方公里,范圍涵蓋經開區塊41.22平方公里(含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A區0.89平方公里、河南保稅物流中心0.41平方公里),鄭東區塊31.67平方公里和金水區塊0.28平方公里。
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在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
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在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
記者發現,東南沿海省份中,遼寧、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已經設立了自貿區,剩下的是河北、山東、江蘇三省。至于為何可能會在沿邊地區設立自貿區,張建平的理由是“中國在推一帶一路進程當中,沿邊的開發開放是重點推進方向,目前沿邊地區還沒有典型的自貿區省份”。
2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7號文,其中明確規定:“開發區可結合產業發展方向,在政策允許和權限范圍內制定相應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一視同仁”就是自貿區招商引資的核心綱領:通過努力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維護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來取代過去的優惠政策。
河南自貿區未來如何發展,有何經驗可以借鑒……29日下午,第十一屆投洽會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舉行,來自我國自貿區的實踐者、學術研究者、方案評估專家紛紛出謀劃策。具體到河南的自貿試驗區,未來主是要為內陸、中西部省份提供開放發展的借鑒經驗。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河南著力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說應該通過這個雙自聯動,把制度創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科技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推動河南的區域經濟發展。
多個國家戰略疊加河南,河南自貿試驗區是關鍵一個。那么它該如何定位?如何建設?我們的短板是什么?河南自貿試驗區又能給河南帶來怎樣的機遇?
據經參報道,多方采訪了解到,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蓄勢待發,我國將形成1+3+7的自貿試驗區梯度發展新格局,此外,多地也在打造開放型經濟新平臺方面做出密集部署。
洪濤認為,2016年,中國自貿區“1+3+7”的體系建設基本完成,這個體系是有梯度、差異化的發展體系,上海是龍頭,廣東、天津、福建是第二梯隊,包括河南在內的7個地區是第三梯隊,這是去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