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高考臨近,今年名校在豫招生規模如何?清華、北大、復旦、中山、天大、武大、鄭大等7所重點高校招生負責人為河南考生送上“定心丸”:今年在豫招生“只升不降”,投放計劃有望繼續擴大。鄭報融媒記者 王紅
清華大學 清華精神就代表河南精神
清華大學河南招生組組長謝旭東表示,只需一組數據,就能充分說明清華對河南考生的青睞——這些年,清華在豫招生數量從最初的不足100人,到去年的213人,招生數量逐年提升;連續4年,河南是清華除北京以外的最大招生省份……
謝旭東坦言,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取自《易經》,而《易經》起源于河南;所以,清華的精神,就代表河南的精神。“清華想招收有理想、有情懷、有行動力的年輕人,河南很多優秀學子恰恰具備這些品質,這也是清華連續10年在河南擴招的原因之一!”謝旭東表示,相信今年在河南的招生數量能再登一個高峰。
北京大學 招生人數繼續向河南傾斜
北大河南招生組組長王欣濤表示,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近年來河南學生在北大表現優異指數,占全校優異學生的30%以上。“同時,河南也是我校招生類別最多的省份之一,這恰恰說明河南的生源很棒!近年來,河南同樣是北大在外省招生的最大生源地,今年高考,北大招生肯定會繼續向河南傾斜!”
復旦大學 新增專業歡迎河南學子
“基于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今年我校新增西班牙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能源化學等4個本科專業,歡迎河南考生踴躍報考!”復旦大學河南招生負責人趙一鳴說。
近年來,復旦每年在全國的招生總人數都僅有3000人左右,而在河南錄取人數都超過100人。2015年有125人進入,2016年錄取人數更是達151人。“河南的生源不僅好,而且進取學習能力強,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會逐年在河南擴招!”趙一鳴說,今年,該校專項招生計劃會繼續向河南貧困地區傾斜。
天津大學 招生規模不會小于去年
去年天津大學在河南計劃招生261人,比去年增加41人。其中藝術類11人,理工類250人,包括國防生5人,貧困計劃35人,普通191人,職教師資9人。
天津大學河南招生負責人表示,歷年來,天津大學都很青睞河南學子。特別是這幾年,在河南的錄取類型屢創新高,錄取人數也在逐年提升!可以預測的是,2017年在豫招生規模肯定不會小于2016年。
中山大學 在豫招生數量“只升不降”
中山大學河南招生負責人表示,在河南的招生數量方面,中山大學從最早的幾十個人,到現在的250人左右,錄取人數逐年增加,今年的招生數量同樣會“只升不降”。
武漢大學 預計還會追加招生指標
去年武漢大學在豫招生計劃總數為560人,文史類計劃招生93,理工類計劃招生459人,藝術類計劃招生8人。其中,含國防生5人,國貧專項53人,定向西藏就業5人。
武漢大學招生處負責人表示,武大是此次來豫招生推介的重點高校中在豫招生數量最多的外省高校,預計今年武大會像往年一樣在豫追加招生指標!
鄭州大學 全力為河南考生“保駕護航”
作為本土高校,鄭州大學招生負責人楊軍也對河南省考生作出了承諾:“鄭大是1億河南人的大學,我們自始至終都會為本土考生‘保駕護航’!”他說,鄭大希望更多優秀河南學子能邁入國內名校的大門,同時也會為更多河南考生敞開門。
北京大學招生辦4月11日公布招收優秀農村學生的2017年“筑夢計劃”,根據招生簡章,“筑夢計劃”招生報名及測試不收取任何費用,考生因家庭經濟原因參加“筑夢計劃”招生測試存在困難的,可以書面向北大申請資助。
北京大學16日發布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今年報考北大自主招生的考生須具備的條件包括:有發明創造或參加科技類、人文社科類競賽全國決賽或國際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者;在自主招生專業范圍內有相關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并在國內外相關專業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者;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全國決賽獲得優異成績者。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大的綜合改革正穩步推進,效果開始逐步顯現。
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公開事項包括10大類、50項內容,其中就包括收支決算總表、收入決算表、支出決算表、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等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
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公開事項包括10大類、50項內容,其中就包括收支決算總表、收入決算表、支出決算表、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等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
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
北大將開始面向海內外2015屆應屆本科畢業生,招收“中國學”碩士,首批100名學生將在明年9月進入北大燕京學堂學習。
昨天,北京大學公布了2014年外語類專業保送生招生簡章。包括阿拉伯語、朝鮮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在內的10語種暫定招收48人,全部采取“中學推薦”原則。
到福利院做家政,給長輩寄明信片,為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重陽佳節來臨,北京大學發出敬老倡議,號召在京求學,不能常回家看看的青年學生,重陽節給父母打個電話,送上祝福。
繼春季學期推出7門共享課程,本學期開始復旦大學《人類與核科技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急救與自救技能》、同濟大學《珠寶鑒賞》等14門共享課程在上海高校課程中心上線開課。
北京大學教授吳必虎一篇建議“錯齡入學”的微博引發熱議。昨日,吳必虎做客人民網微博訪談,說明“錯齡入學”有利無弊,還可克服男女不平等。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好的年代。懷念那個時候,卷子都是老師自己印刷的,考完試手肘都是黑
3月8日,最新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正式發布。
北京大學創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
4月19日,由北京大學招辦與河南省招辦聯合舉辦的北京大學河南省招生工作通氣會在鄭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