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經過三個月的努力,鄭州市2017年“春風行動”圓滿結束,為4.5萬農村勞動者提供了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實現1.7萬農村勞動力縣域內就近就業。
為促進鄭州市農村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滿足企業和各類單位用人需求,全市啟動“春風行動”,為農村勞動者轉移就業搭建供需平臺。其間,我市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利用勞務輸出機構、駐外服務站以及對口扶貧工作等機構,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特別是各類產業集聚區、工業園、電商園建設等,全方位收集就業崗位信息,將潛在的用工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就業崗位。同時,通過運用現代化通信技術,采取微信推介、網上招聘等形式,更加方便快捷地幫助勞動者和用工單位實現有效對接。
活動期間,全市人社部門共免費發放春風卡及其他宣傳資料14.7萬份,組織面向農村勞動者的免費大型現場招聘活動120余場次,為4.5萬人提供了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組織參加職業技能培訓5172人,勞動維權和法律援助3917人,實現縣內就地就近就業1.7萬人、縣外省內轉移就業4022人、跨省轉移就業1077人。(記者 王紅)
2017年,鄭州市計劃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0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完成再就業培訓3萬人,創業培訓2萬人,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5萬人。
日前,記者從三門峽市總工會了解到,2017年“河南工會就業創業援助月”啟動儀式暨三門峽春季用工洽談會將于2月17日10時在三門峽市湖濱廣場舉行。市總工會還在三門峽市職工學校全年免費開展家政服務、茶藝、保健按摩、美容美發、計算機、育嬰等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助力求職者就業創業。
今天(10月14日)上午,老夏就業工作室正式成立,從今往后,高校畢業生和求職者,就有了專業的“就業紅娘”和“職業導師”。
據臺前縣縣長王俊海介紹,全縣已經新建和改造113個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引進了服裝加工、汽車配件、羽毛制品、編織包裝等各類企業,吸納就業7345人,其中,貧困人口2938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高考成績已放榜,志愿填報近在眼前。哪些專業就業率高?哪些專業更有“錢”景?近日,一份來自麥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該報告顯示,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其中上海最高,應屆生薪酬平均值為4441元。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
確保年內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
2016年,全省將著力促進就業創業,確保我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力爭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
就建立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而言,重在建立就業工作銜接機制,教育部門、人社部門等接力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9月16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了解到,9月10日至10月10日,我省開展2015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促進2015屆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
8月24日,趕集網聯合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趕集研究院發布了《2015互聯網+時代,就業主力軍現狀報告調查》,報告解讀了在互聯網全面滲透各行各業之時,就業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現狀。
人社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49萬,較2014年的727萬又增加了22萬,創下歷史新高。
8月7日上午,規劃面積313.50畝,總投資30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鄭州市創新創業綜合體落戶項目——中原黃金珠寶文化產業園,在鄭州金岱產業集聚區奠基動工。
記者昨日從市職業介紹中心獲悉,即日起,全市靈活就業人員2014繳費年度社保補貼開始申報,申報時間明年6月份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