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行動前,黃河灘上的漁家樂數量極多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近年來,鄭州市政府先后多次發文,明確提出整治黃河灘邊的違規漁家樂,卻一直禁而不止,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成了污染黃河的“毒瘤”。
昨天,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黃河灘區將軍壩段發現,兩輛大型機械正在清理河道內幾艘漁家樂經營船只。據悉,這是惠濟區開展的黃河水源地整治行動。
【行動】
針對黃河灘區違法經營
惠濟區開展整治行動
據惠濟區黃河自然生態保護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整治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歷史遺留問題等多種原因,黃河灘區一直存在的采砂、餐飲、旅游等經營活動已經嚴重破壞黃河灘區生態環境。“為了保護‘城市之腎’,我們多次聯合土地、河務、環保、執法等部門開展集中行動。”
據了解,從2016年至今,整治組已經對148家涉嫌違反土地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單位或個人下達《國土資源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拆除倉庫、小作坊、違法建設200余家,總計面積41萬余平方米;對抽沙設備、管道進行全部拆除。
“2017年,對33萬立方米未清理完畢的沙堆進行清運,并將土地進行恢復,目前,栽植綠化樹木6萬多棵,恢復濕地500畝。”工作人員介紹。
【進展】
已有93%的漁船
簽訂協議
河南商報記者從惠濟區政府了解到,目前政府已投入2500萬元用于漁船征收及房屋拆工費用。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共有船只180艘,協議簽訂167份,完成率93%。截至4月21日,已吊出漁船118艘,完成率66%。
“雖然大部分漁民同意征收船只,不再經營。但還有部分漁民仍有抵觸情緒。”整治組的工作人員坦言,在實施中,一部分在此生活經營多年的信陽息縣、羅山縣等外地籍漁民,漁船被征收后,如何生活成了他們最擔憂的問題。
近年以來,鄭州市政府針對黃河灘區的違規漁家樂曾多次發文要求進行整治,卻一直禁而不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安置這些漁民困難大。
【措施】
幫助漁民解決生活問題
河南商報記者從惠濟區政府獲悉,惠濟區采取了“有償征收經營者船只,后續幫助其就業創業和解決生活中相關問題”的思路來解決這些漁民的安置問題,考慮到現實情況及漁民情緒,目前,已協調相關單位、企業,為他們開通綠色通道。
“區教體局幫助他們解決子女上學問題,人社局幫助開展就業培訓相關工作。同時,對部分想繼續經營餐飲的漁民,由區工商局、商務局及相關鎮辦幫助其尋找合適店面,辦理相關手續及提供扶持政策。”該工作人員介紹。
同時,工作人員還強調,“計劃分為兩步:第一步征收經營餐飲船只,保留漁民居住房屋;第二步待漁民租住到新的房屋后,再對漁民在灘區搭建的房屋依法予以拆除,同時給予一定的拆工費。”
【鏈接】
鄭州市曾多次發文要求
整治黃河漁家樂
2009年8月,鄭州市政府就印發《鄭州市城區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整治方案》,明確指出將拆除或關閉花園口水源廠一級保護區內的農家樂、漁船等污染源,并限當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
2011年9月,鄭州市惠濟區政府成立了專項領導小區,并采取了先行拆除廣告、不經審批或審批后證照不全予以取締、一級水源地保護區的漁家樂業主10天內搬離等整治措施。
2012年2月20日,鄭州市政府下發的《2012年鄭州市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再次明確,鄭州市將取締黃河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漁家樂和農家樂,對二級保護區內漁家樂和農家樂進行整治,于當年6月底前整治到位。
2013年8月,針對花園口漁家樂問題,惠濟區有關部門進行了新一輪集中治理,并提出了“污水入池、廚房上岸、雞鴨入籠”要求。
2014年6月25日,河南省環委辦發布掛牌督辦通知,要求在同年9底前依法取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所有餐飲項目,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防止問題反彈。
2015年6月24日,鄭州市政府下發了文件,要求8月16日前,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及周邊黃河灘區內,漁家樂飯店、觀光船等違法建筑和經營項目要全部清理。
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日前通過《河南省黃河防汛條例》,以立法形式規范和加強黃河防汛工作。
草案規定,禁止向黃河灘區遷增常住人口,禁止將黃河灘區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商業房地產開發用地和工廠、企業成片開發區。對于在黃河河道內采淘鐵砂或者在禁采區、禁采期采砂的,將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處1萬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草案規定,禁止向黃河灘區遷增常住人口,禁止將黃河灘區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商業房地產開發用地和工廠、企業成片開發區。
11月20日,記者來到濮陽縣梨園鄉,眼前的景象讓人驚喜不已:一座座巨型自動噴灌機伸出“長臂”,噴灑出水花,茫茫黃河灘區盡是連片的牧草。濮陽市委書記段喜中多次帶隊赴京對接北京匯源集團,促成了北京匯源集團濮陽百萬只肉羊生態養殖基地項目,落戶濮陽縣梨園鄉黃河灘區。
10月28日,省長謝伏瞻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我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工作。省領導李克、徐濟超、李亞、王艷玲出席會議;省政府有關部門和新鄉、濮陽、蘭考等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市(縣)負責人列席會議。
10月16日,省政協召開月協商座談會,邀請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圍繞“加快推進我省黃河灘區扶貧開發及扶貧搬遷工作”開展協商座談。
近日,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李英杰率省政協黃河灘區扶貧開發視察團一行,先后到蘭考縣、封丘縣、長垣縣、濮陽縣的黃河灘區進行調研。
8月20日和21日,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率九三學社中央調研組一行,到濮陽市調研黃河灘區扶貧開發工作。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河南省委主委張亞忠陪同調研。
濮陽市黃河灘區處于黃河“豆腐腰”地段,總面積66.5萬畝,涉及濮陽縣、范縣、臺前縣3個縣,21個鄉鎮、502個行政村、45.3萬人、39.7萬畝耕地。去年年底,緊緊抓住濮范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濮陽市拉開了黃河灘區扶貧開發五年攻堅的大幕,將人力、物力、財力最大限度地向灘區傾斜。
日前,濮陽市出臺《關于我市黃河灘區扶貧開發五年攻堅行動“三包”幫扶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黃河灘區扶貧開發“三包”幫扶工作,即單位包村、干部包戶、連包五年。
11月15日,全市黃河灘區扶貧開發五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預備會議召開。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各級干部和群眾參與到扶貧攻堅中來,用自己的勤勞雙手建設幸福美好家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成定偉,市政協副主席施留峰出席會議。
“政府開始是鼓勵磚窯向黃河灘區集中的,”該官員指出,“灘區本身不是耕地,將來還想把灘區窯廠進行升級改造,進行大規模生產。李自安挖土的地方,向西5公里處,是原陽縣河務局所屬的武莊控導工程,但設計中的流向并沒有奔向武莊控導,而是向李自安的挖掘機奔去。
中牟、原陽兩縣之間建黃河大橋,將消除黃河灘區交通運輸發展瓶頸。記者昨日了解到,中牟到原陽的官渡黃河大橋是全省交通扶貧的項目之一,預計將于2019年11月30日竣工通車。
新華網鄭州11月20日消息,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日前通過《河南省黃河防汛條例》,以立法形式規范和加強黃河防汛工作。條例規定對現有的行洪障礙,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將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
3月8日,從河南省政府傳來喜訊:我市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實施方案獲省政府批復(《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河南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實施方案的批復》豫政文〔2016〕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