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日前發布了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并公布了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情況。河南商報記者在梳理中發現,這份2017年空氣質量季報可謂喜憂參半。
【喜】
300多城市 優良天超八成
根據3月份空氣質量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17.2%,2017年3月全國空氣質量呈明顯改善趨勢。
【憂】
鄭州雙排名進倒數
一季度數據顯示,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PM2.5和PM10的指數與同期相比出現不降反升的現象。
此外,在74個城市的3月和一季度空氣質量排名中,鄭州以倒數第三和第九的成績,處于兩個排行榜的倒數后十名。
【原因】
氣象條件不利、
工業生產和需求回暖
據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介紹,一季度部分城市污染出現不降反增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污染氣象條件總體不利。氣象研究表明,受自然條件限制,2017年一季度冷空氣南下強度減小,空氣流動變緩,易形成大范圍靜穩、高濕及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
二是工業生產和需求回暖。2017年一季度,中國制造業生產增速持續加快。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行業PMI已連續兩個月上升。
此外,衛星遙感數據也表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的部分城市NO2柱濃度有所升高,工業和機動車排放強度居高不下,給空氣質量改善帶來較大壓力。
(記者 王喬琪)
環保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不僅會誤導環境管理決策,貽誤環境治理時機,對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損害,而且會引起公眾質疑,損害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
此次督查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及其他幾位副部長帶隊,督查地區包括京津冀及周邊省份的18個城市,采取部長巡查、走訪問詢、現場抽查等方式。陳吉寧在“部長通道”介紹,此次專項督查是環保部和京津冀以及周邊省份環保廳、環保局共同組織的一次督查。
根據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預計2月25日至2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鄭州市空氣質量可能連續3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根據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預測,今、明兩天鄭州的空氣污染等級均為輕度污染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今年,鄭州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小目標是:力爭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退出“后十位”,優良天數要達到189天以上。而根據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預測,今、明兩天鄭州的空氣污染等級均為輕度污染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月份,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分別是:石家莊、邢臺、邯鄲、保定、烏魯木齊、西安、太原、衡水、鄭州和唐山市。
人民網北京2月21日消息,環境保護部當日發布2017年1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PM2.5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9.4%;PM10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年均濃度標準。
省環保廳工作人員表示,停放了煙花炮竹后,全省PM10、PM2.5和二氧化硫的數值相比去年下降顯著。
12月19日,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的特急通知。根據近期質量預測,我市空氣質量持續下降,持續重度至嚴重污染。
12月13日,鄭州市1至11月和11月的空氣質量排名新鮮出爐,兩項排名中,鄭州市相比去年同期都有進步。而11月,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差的為石家莊,其次為太原、保定、邢臺、蘭州、唐山、邯鄲、西安、衡水和鄭州,鄭州市排名倒數第十。
當日,包括鄭州市在內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其中鄭州市區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11月18日,包括鄭州市在內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其中鄭州市區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11月14日,鄭州市環保部門召開會議,部署2016-2017年度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明確了年度空氣質量目標任務。現場各組的負責人現場提交了責任書,保證要完成下達的任務。
回望八月份的鄭州,藍天白云可不少,在全國的排名如何?8月份全國74城市的空氣質量排名剛剛出爐,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市從今年7月份開始,連續兩月都在“后十”開外。
9月12日,環保部通報了8月份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
8月25日,18個省轄市環境空氣質量均為優或良,前5位(AQI由小到大)為洛陽、鶴壁、開封、安陽、濟源;鹿邑等9個省直管縣(市)環境空氣質量為優、良,前3位為鹿邑、蘭考、滑縣,新蔡為輕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