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頂尖創新機構開展合作,是鄭洛新自創區北京推介會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次推介會上,中科院、中國農科院等國內頂級科研院所均有重大項目與我省簽約。
其中,中科院有4個項目落地。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禹州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的“青蒿素提取低能耗集成新工藝技術開發”項目,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藥物研究中心與舞陽威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簽約共建的河南省抗瘧醫藥原料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增強我省在生物制藥領域的優勢;中科院電工研究所與鄭州市政府簽約共建中科院電工研究所鄭州分所,力爭在新材料、智能電網、新能源利用、應用超導材料、電動汽車及軌道交通供電技術等領域打造新興產業技術研發基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與洛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簽約共建中科洛陽信息產業園暨互聯網+眾創空間,將探索與中關村創業大街模式并存的眾創空間發展模式。
“近年來中科院與河南開展院省合作,在很多地市都有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合作項目,為了有效掌握河南企業的需求,去年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鄭州分所已經在鄭州落戶。”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張鴻翔說,“特別是鄭洛新自創區獲批后,河南省政府和各市出臺了較為完善的引才配套措施,讓我們與河南合作時感覺很踏實。”(記者 尹江勇)
關于今后的工作,省委書記謝伏瞻和省長陳潤兒都強調要通過擴大開放,打好開放這張牌。
據了解,今年我省將劃撥5億鄭洛新專項資金,支持示范區培育主導產業和創新主體、建設重大創新平臺、集聚高端創新人才等。省財政廳的一項數據顯示,去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95.5億元,今年我省將增加財政支出,并計劃設立院士基金用于對院士等高端人才給予科技項目資助。
針對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副省長徐濟超表示,近期我省將到北京以及南方,推介鄭洛新自創區,引進外部創新資源。”徐濟超表示,除了“北上”推介自創區,我省還要“南下”進行引進創新資源的活動。
農歷新年剛過,全省最高規格“第一波”大考,給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筆者認為,從這次觀摩活動,以及稍后進行的工作推進會上,透露出了未來鄭洛新發展的幾大主線。
產業|鄭洛新聯合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鄭州、洛陽、新鄉三市聯合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
作為河南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載體,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和推進工作備受社會關注,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之一。“去年以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自貿區獲批建設,《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都給洛陽高新區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2月26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16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結果揭曉,今年我省共有336項成果獲得省級科技獎勵,其中一等獎17項、二等獎127項、三等獎192項。值得關注的是,在獲獎的336個項目中,在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獲獎項目229項,占68.15%;在17項一等獎獲獎項目中,鄭洛新有12項,占70.59%。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通過這些努力,將把示范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成為中西部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土。《方案》提出示范區建設的六項重點任務,包括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技術轉移和開放合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和促進鄭洛新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
昨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臺。河南省給鄭洛新三地開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
5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省委、省政府已于26日下達關于印發《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示范區作為我省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載體,其總體定位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具體定位是“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
今年3月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獲批;5月27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揭牌。方案給出了“答案”:根據鄭洛新三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建設基礎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示范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