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鄭萌
鄭州警方破獲一起利用微信轉賬、微信紅包騙錢案件
微信上她被“老公”騙走一萬多 騙子是咋一步步得手的
身份證號后四位 銀行卡號后八位
有人問你這些數字得留神了
河南商報記者 李冰冰 通訊員 張向三
如今,微信成了很多人聊天的必備工具,微信紅包、微信轉賬、微信支付等功能也成為不少人的消費方式,但方便的同時又存在一定的風險。
近日,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就破獲了一個利用微信紅包和微信轉賬的方式騙取一萬多元的案件。
事件
微信上冒充受害者老公
騙取紅包轉賬1萬多元
據民警介紹,近日,接到一女子報警,稱其老公的朋友登錄其老公的微信,冒充其老公的名義用微信紅包、微信轉賬方式,騙走自己還有微信上好友共計一萬多元。
接警后,民警王鶴鵬對受害人李某、李某的老公趙某進行了詳細的詢問。經初步調查,趙某在社會上認識一個叫程某的男子,2月16日晚上,程某來到其家中做客,因受害人家中沒有多余的臥室,趙某便帶著程某到洗浴中心住宿。在住宿當晚,程某謊稱自己的銀行卡丟了,有一筆款需要現在轉過來,先借用趙某的銀行卡接收一下錢。
趙某好心幫朋友,把自己常用的銀行卡號告訴了程某。拿到銀行卡號后,程某又稱,自己會看相,可以通過身份證號后四位判斷一個人的運勢,趙某出于好奇便把身份證號后四位告訴了程某。二人閑聊一會兒后,程某又謊稱自己一個朋友是做生意的,對趙某的生意可以多照顧點,便讓趙某加程某所說的朋友微信好友,加完之后,二人便睡覺了。
待早上醒來后程某不知了去向,但趙某的微信登錄不上了,趙某當時還認為是網絡問題,就沒多想。
直到回到家中后,妻子(李某)詢問趙某昨晚讓她轉那么多錢干嗎,趙某才意識到是程某登錄了自己的微信,然后把錢騙走了。
偵查
通過身份證號后四位
和銀行卡號后8位
盜取微信密碼
實施詐騙的程某于3月21日被抓獲歸案。經過訊問,辦案民警得知,犯罪嫌疑人程某正是掌握了趙某的身份證號后四位、銀行卡號后八位以及趙某的手機號便在微信上開始申訴找回密碼。
由于在申訴過程中需要兩位好友進行驗證,而程某已經讓趙某加了自己兩個微信,所以通過此方法,程某順利登錄了趙某的微信,待程某成功登錄趙某的微信之后,便以趙某的口氣跟趙某的親朋好友聊天,謊稱自己的朋友出了點事,急需用錢。
就這樣,趙某的一些朋友,還有其妻子李某便把錢通過微信紅包及微信轉賬的方式打到了趙某的微信上,后程某又把自己的手機號同盜取來的趙某微信綁定到了一起,這樣一來,程某就可以任意支配趙某微信里的錢。
目前,犯罪嫌疑人程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刑事拘留,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提醒
朋友在微信上要求發紅包 打電話核實后再發
據辦案民警分析,看似一個簡單的案件,背后卻透露出大多數人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夠強,微信上多為熟人,有人礙于面子不核實真假,使騙子容易得手。
民警提醒,如有朋友提出發紅包、幫忙付款、充值等請求,一定要通過打電話等方式進一步確認。
大家在使用社交平臺時,發現賬號密碼被盜用時,要及時將情況告知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而且,盡量不要在朋友圈發有關個人家庭、個人身份證、銀行卡等照片,更不要在備注里注明關系,比如父母、姐弟、同學、同事等,避免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市民趙先生與社會上結識的朋友去洗浴中心住宿。天醒來,趙先生發現自己的微信竟無法登錄,回家詢問妻子和朋友,他們竟被“自己”的微信騙走了一萬多元錢。目前,犯罪嫌疑人程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杭州深言商貿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感覺好像賭大小一樣,可以這么去理解,你可以這么理解,但是你跟客戶不能這么去講,你跟客戶講,這就是理財。杭州深言商貿有限公司銷售部某銷售員:我有一個客戶,自從我做微盤之后,一直都跟我做,只要一發工資都全輸光。
在安寧讀大三的儂某,通過微信尋找“附近的人”,添加到在安寧打工的黃某。”接到求助電話后,劉某立即打電話邀約堂弟小劉,準備去找黃某。
安先生沒想到,8歲的兒子居然會玩手機游戲,還用小姨的賬戶買了4000元裝備。
(原標題:年輕爸爸手頭緊盜竊鄰居1.9萬 不為養娃而是打賞女主播) 小沈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和受害人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完全吻合。根據這兩條線索,民警追查發現嫌疑人正是曹女士鄰居的兒子小沈。
19歲小伙通過機主留在手機上的個人信息,將其微信零錢及銀行卡中的錢轉走。
希望在外務工創業返鄉人員帶頭捐款獻愛心,趁過節把咱村里的路修一下吧……
2月18日、19日,鄭州各大院校集中返校報到,為方便龍子湖大學城20余萬學生集體返校,記者從鄭州公交四公司了解到,近日,公交公司將開通“互聯網+公交大學生返校直達車”,通過微信、電話兩種方式可預約,把學生送到校門口。
家里親戚們過年串門,玩起了搶紅包的游戲,不知小宇怎么就學會了微信紅包功能,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網友“小小草”在網上說:“這是同事羅姐在微信朋友圈發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壓歲錢管得很牢。
家里親戚們過年串門,玩起了搶紅包的游戲,不知小宇怎么就學會了微信紅包功能,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網友“小小草”在網上說:“這是同事羅姐在微信朋友圈發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壓歲錢管得很牢。
輕信微信“附近的人”美女“撩撥”和“開房”誘惑,“癡情”男子接連被騙發紅包和“開房”費等700余元,最后自己撥打110報警稱“被騙”。
兩名負責取錢的詐騙嫌犯落網,而真正的“上家”還在追捕中。昨日,無錫濱湖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并將擇日宣判。
情人節到了,微信紅包推出新玩法——黃金紅包——發的不是錢,而是黃金。要發黃金紅包的話,目前只能去“騰訊微黃金”微信公眾號中,并不像普通紅包一樣,在聊天頁面、錢包等地方有入口。
這個名為《警察也瘋狂》的視頻節目火了,僅在微信公眾號“平安幸福南關街”上不到10分鐘就獲得2.8萬次點擊和400多個點贊。但當拍到“父母給執勤兒子送餃子”一幕時,出演兒子的該局交管巡防大隊民警戴超忍不住流下淚來。
這“搶紅包”界的“盟主”之名最終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