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記者獲悉,《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于近日印發。根據《規劃》,到2020年,鄭州航空港區地區生產總值、建成區面積等指標將(基本)實現翻番,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
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
根據《規劃》,到2020年,港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企業主營收入等經濟指標都將(基本)翻番。
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000億元;進出口總額將達到710億美元。到2020年,航空港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從2015年的24867元,增長到40050元。
建成區面積翻番 2020年將達到130平方公里
截止到2015年,航空港區的建成區面積為5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到2020年整個港區的建成區面積將達到130平方公里。與此同時,常住人口也將從目前的60萬人增長到110萬人,增長接近一倍。到2020年,航空港區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要達到40%。
融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規劃》提出,港區要積極融入河南自貿區建設,突出內陸地區特色和樞紐物流優勢,圍繞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重點開展以航空服務開放、多式聯運示范、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在交通物流融合、口岸平臺建設、貿易轉型升級、產業體系構建等方面與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開通直飛歐、美、澳洲際航線
根據《規劃》,到2020年,港區航空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000萬人次,航空貨郵吞吐量將達到100萬噸。客運方面,開通至歐、美、澳直飛洲際航線,新增4個以上通航點,完善港澳臺地區航線網絡以及日韓、東南亞中短程國際航線網絡,國內外通航城市超過110個。
貨運航線方面,加密至北美、歐盟、東南亞航線,開辟至澳大利亞、南美、東歐、非洲等國際航線,實現累計新增11個通航點,開通40條以上國際貨運航線。
建成開封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
公路運輸方面,《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開封至港區、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四港”聯動貨運通道,打通鄭州南站至鄭州站高鐵聯絡通道。鐵路方面,除建成鄭萬、鄭合高鐵外,還將建成新鄭國際機場至鄭州南站、鄭州南站至登封至洛陽城際鐵路,并規劃研究鄭州南站至開封城際鐵路。
鄭州一中、外國語學校將建航空港校區
在教育方面,率先對建檔立卡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政策,免除全日制中等職業教育學費,建成航虹路初中、新港九路小學、第九幼兒園等項目,開工建設鄭州一中、鄭州外國語學校航空港校區等項目。醫療衛生方面,建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建設實驗區、辦事處和社區三級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形成15分鐘醫療服務圈。(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 宋迎迎)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獲悉,《河南省專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總結了“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及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并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省專利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及發展目標。
(記者劉俊華)近日,市婦聯出臺《三門峽市婦聯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婦女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依法治國、依法治市。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現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婦幼健康服務保障中,將加強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和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能力。
2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科學謀劃河南省未來五年能源發展。
近日我省公布《河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以涵蓋教育、勞動就業等八大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核心,形成我省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
2月8日,記者獲悉,《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對于創業的大學生來講,我省還將建設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園,打造河南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專業化的孵化服務。
近日,十三五計生規劃出爐,《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的計劃生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十三五”計劃生育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再生育技術服務保障, 鼓勵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置再生育或高危孕產婦門診。
《規劃》指出,未來幾年,在我省,上級醫院優先為下級醫院上轉患者提供接診、檢查、住院等服務,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我省的目標是,“十三五”期間,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人數年增長率在10%以上。
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建立,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規劃》明確到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規劃》明確,建立健全異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
《規劃》明確到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規劃》明確,建立健全異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
在此次公布的《規劃》中,對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又提出了新目標。
例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囊括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明確了要以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為引領,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楊枝煌說,通過城市群的打造,也有利于促進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共享發展;同時,使不同城市群承接不同發展功能,促進合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