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一川實習生度冉通訊員武宜磊
本報訊市民趙先生與社會上結識的朋友去洗浴中心住宿。休息時,朋友程某說有人轉賬給他,需用下市民趙先生的銀行卡。后程某又說有生意要介紹給趙先生的朋友,趙先生就又給對方微信推薦了兩位好友并成功添加。第二天醒來,趙先生發現自己的微信竟無法登錄,回家詢問妻子和朋友,他們竟被“自己”的微信騙走了一萬多元錢。
據了解,2月16日晚上,趙先生帶朋友程某住到了洗浴中心。夜間,程某謊稱自己的銀行卡丟了,朋友有一筆款需要轉過來,先借用趙先生的銀行卡收下錢,隨后趙先生便把自己常用的銀行卡號告訴了程某。
程某拿到銀行卡號后,又獲取了趙先生的銀行卡密碼。隨后,他又以介紹生意為由,讓趙先生添加了兩位生意上的好友。
第二天醒來,趙先生發現程某不知所終,同時自己的微信也無法登錄。當趙先生回家后,其家人和朋友分別質問他,昨晚為何通過微信讓他們轉賬。此時趙先生恍然大悟,自己的微信號應被程某盜取了,而且還騙了自己家人和朋友一萬多元錢。時隔一周多后,趙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報警求助。
2月24日,接到報警后,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對此案進行受理。
經過近一個月的偵查,涉嫌實施詐騙的程某于3月21日被抓獲歸案。經訊問,辦案民警得知,程某正是掌握了趙先生的身份證號后四位、銀行卡的后八位以及趙先生的手機號在微信上開始申訴找回密碼的。由于,在申訴過程中需要兩位好友進行驗證,而程某已經讓趙先生加了自己兩個朋友的微信,所以通過此方法,犯罪嫌疑人程某順利登錄上了趙先生的微信,后程某假扮趙先生的口氣跟趙先生的親朋好友聊天,謊稱自己的朋友出了點事,急需用錢。
就這樣,趙先生的朋友、妻子李女士便把錢打到了趙先生的微信上,后程某又把自己的手機號同盜取來的趙先生的微信綁定到了一起,這樣,犯罪嫌疑人程某就可以任意支配趙先生微信賬戶里的錢。目前,犯罪嫌疑人程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杭州深言商貿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感覺好像賭大小一樣,可以這么去理解,你可以這么理解,但是你跟客戶不能這么去講,你跟客戶講,這就是理財。杭州深言商貿有限公司銷售部某銷售員:我有一個客戶,自從我做微盤之后,一直都跟我做,只要一發工資都全輸光。
在安寧讀大三的儂某,通過微信尋找“附近的人”,添加到在安寧打工的黃某。”接到求助電話后,劉某立即打電話邀約堂弟小劉,準備去找黃某。
安先生沒想到,8歲的兒子居然會玩手機游戲,還用小姨的賬戶買了4000元裝備。
(原標題:年輕爸爸手頭緊盜竊鄰居1.9萬 不為養娃而是打賞女主播) 小沈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和受害人手機上的轉賬記錄完全吻合。根據這兩條線索,民警追查發現嫌疑人正是曹女士鄰居的兒子小沈。
19歲小伙通過機主留在手機上的個人信息,將其微信零錢及銀行卡中的錢轉走。
希望在外務工創業返鄉人員帶頭捐款獻愛心,趁過節把咱村里的路修一下吧……
2月18日、19日,鄭州各大院校集中返校報到,為方便龍子湖大學城20余萬學生集體返校,記者從鄭州公交四公司了解到,近日,公交公司將開通“互聯網+公交大學生返校直達車”,通過微信、電話兩種方式可預約,把學生送到校門口。
家里親戚們過年串門,玩起了搶紅包的游戲,不知小宇怎么就學會了微信紅包功能,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網友“小小草”在網上說:“這是同事羅姐在微信朋友圈發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壓歲錢管得很牢。
家里親戚們過年串門,玩起了搶紅包的游戲,不知小宇怎么就學會了微信紅包功能,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網友“小小草”在網上說:“這是同事羅姐在微信朋友圈發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壓歲錢管得很牢。
輕信微信“附近的人”美女“撩撥”和“開房”誘惑,“癡情”男子接連被騙發紅包和“開房”費等700余元,最后自己撥打110報警稱“被騙”。
兩名負責取錢的詐騙嫌犯落網,而真正的“上家”還在追捕中。昨日,無錫濱湖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并將擇日宣判。
情人節到了,微信紅包推出新玩法——黃金紅包——發的不是錢,而是黃金。要發黃金紅包的話,目前只能去“騰訊微黃金”微信公眾號中,并不像普通紅包一樣,在聊天頁面、錢包等地方有入口。
這個名為《警察也瘋狂》的視頻節目火了,僅在微信公眾號“平安幸福南關街”上不到10分鐘就獲得2.8萬次點擊和400多個點贊。但當拍到“父母給執勤兒子送餃子”一幕時,出演兒子的該局交管巡防大隊民警戴超忍不住流下淚來。
這“搶紅包”界的“盟主”之名最終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活動期間微信搜索“河南體彩”,先添加關注,再在對話框中回復關鍵字“搖錢”,即可按提示進入游戲,搖動手機即有機會搖取“現金紅包”,先到先得,搶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