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摘自習近平《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金巖
蘭考脫貧了!3月27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并經河南省政府批準,蘭考縣成為河南省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后首個脫貧的貧困縣。
消息傳來,評論員倍感欣慰。昔日的風沙鹽堿地,與《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反饋河南省蘭考縣退出專項評估情況意見的函》上的“綜合測算貧困發生率1.27%”聯系在一起,令人由衷地感佩。
為什么蘭考可以如此?恐怕不少人看到蘭考脫貧的消息,都會有如此疑問。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就讓人想起當年民主生活會上蘭考原縣委書記王新軍的“蘭考之問”:為什么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50年了蘭考經濟仍舊比較落后,10萬人還沒有脫貧?為什么蘭考集體上訪、越級上訪還那么多,社會矛盾大事小事不斷?捫心自問,職責履行好了嗎?
一個84萬人口的蘭考縣,貧困人口就達到了7.94萬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別山特困片區縣”……一頂頂說起來并不怎么光榮的帽子,在“蘭考之問”面前顯得格外刺眼。要知道,這里可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回想當年,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焦裕祿忍著肝癌劇痛,踏遍蘭考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住牛棚下大田,追灌水、查風口、探流沙,終于找到了蘭考除三害的“法寶”——種泡桐,“既防沙治沙,還能提高糧食產量、靠泡桐產業脫貧致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而他給蘭考干部和群眾留下的,則是“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作為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有著焦裕祿精神的強大支撐,本應該走上更快的發展之路,但蘭考此前依舊有近10萬人未脫貧。是焦裕祿精神不管用了嗎?顯然并非如此,原因恐怕恰恰在于焦裕祿精神沒有得到大力弘揚。用王新軍的話來說,就是面對困難和問題,是自己退縮了,擺困難、講客觀多了,自我標準低了,“缺乏擔當,得過且過”;更有甚者,有些干部竟把焦裕祿精神當成包袱,一聽到“焦裕祿”就煩,甚至說:“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祿,因為他,蘭考很出名,大家都盯著,都在對比。”這種把寶貴的精神財富當成包袱,進而將之束之高閣的工作作風,逐漸沿襲蔓延,造成了引人深思的“蘭考之問”。
蘭考要回答好解決好“蘭考之問”,領導干部首先要補強“精神之鈣”,在焦裕祿精神中尋找精神富礦。2014年,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將蘭考作為聯系點,一年之內,兩次親赴蘭考指導工作。面對總書記的囑托和全國人民的期盼,蘭考縣委縣政府鄭重作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為此,蘭考上下,從縣委領導到村級干部,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梳辮子,查問題,立行立改,并堅持把學習焦裕祿精神放在第一位,學習他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道德情懷”。
在具體扶貧實踐中,他們還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從縣直單位和鄉鎮選派科級干部、科級后備干部及優秀年輕干部345人,組成駐村工作隊,分別進駐115個貧困村,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滴灌”,形成了領導帶頭干、干部比著干、群眾跟著干的局面。這樣的場景,讓幾次前往采訪的評論員跟群眾有著一樣的感慨:感覺焦書記又回來了。蘭考上下用實際行動為焦裕祿精神做出了鮮活注解,基于此,蘭考才有了飛速變化:從第一年蘭考經濟在10個省直管縣中的“逆勢增長”,再到第二年GDP的增速第一,最終實現了蘭考的脫貧。
脫貧,是需要有一股精神力量的,這個精神力量,就是新時代的焦裕祿精神。從“蘭考之問”,到“蘭考之變”,再到蘭考最終脫貧,蘭考這中間的變化,讓我們真真切切看到了焦裕祿精神的巨大鏡鑒作用。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評論員相信,這種“英雄意氣”,不僅僅是蘭考干部群眾的精神坐標,不僅僅是蘭考一個縣實現脫貧的強勁動力,更是千千萬萬個黨員干部落實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初心所在。
用焦裕祿精神填充滿溢人品官德,就要把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動力和落腳點,要把為民造福作為從政的基本準則和不懈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概括的焦裕祿精神,其實質是始終與群眾心連心、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的宗旨意識。
在共和國歷史上,一個名字與一座城市的緊密貼合度,很難有超越焦裕祿與蘭考的。
8月9日,由蘭考縣文化館《風舞桐花》劇組出演的情景舞蹈劇《風舞桐花》在蘭考縣高場村文化大院上演,“焦書記讓俺們富裕起來,作為蘭考人,得把他的事跡宣傳下去。”
河南格林美中鋼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搶抓政策機遇,在蘭考擴大運營規模。“營造一種生態”,深入持久學習焦裕祿精神,發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使焦裕祿精神在蘭考不斷煥發新的活力,營造出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為民、務實、清廉”,2014年是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年。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全國上下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被總書記選作聯系點的河南蘭考,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體驗式教學形式新穎,直觀性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時代記憶和受到刻骨銘心的教育。記者從河南省委組織部獲悉,建成以來,焦裕祿干部學院已辦班326期,培訓2.49萬人;紅旗渠干部學院已辦班165期,培訓1.24萬人,在全國同一時期、同類培訓機構中居于前列。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體驗式教學形式新穎,直觀性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時代記憶和受到刻骨銘心的教育。記者從河南省委組織部獲悉,建成以來,焦裕祿干部學院已辦班326期,培訓2.49萬人;紅旗渠干部學院已辦班165期,培訓1.24萬人,在全國同一時期、同類培訓機構中居于前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由人民日報社和河南省委聯合主辦的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理論研討會今天在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舉行。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等單位專家從不同方面對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深入研討。
7月4日,面對記者,聊起被評為“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好干部”,楊正超一臉平靜,“老百姓最可親,最可敬,也最可愛。工作閑暇的時候到田間地頭走一走,陰天下雨的時候到孤寡老人家里問一問,逢年過節到貧 困家庭看一看,是楊正超堅持多年的習慣。
從5月8日開始,《黨的好干部——焦裕祿事跡圖片展》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舉辦。在為期近兩個月的展期內,觀者如潮,好評似海,焦裕祿精神深深感動了申城,成為黃浦江畔一場永不謝幕的展覽。
調研期間,周強先后深入蘭考、鄭州和安陽等地,瞻仰焦裕祿紀念園,緬懷焦裕祿事跡,指導開展法院系統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法院工作,看望慰問法院干警。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滿倉,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張立勇參加調研。
在線薦稿記者博客聯系記者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開封市公安局于5月10日至13日在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舉辦了全市公安機關領導干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專題培訓班。
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的奮斗精神,糾正解決在黨和人民事業上不思進取、消極懈怠的問題。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糾正解決鋪張浪費、腐化墮落等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