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科 劉慧麗
首席記者 訾利利
子女的教育,是不少家庭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我省教育發展得怎么樣?3月17日,省教育廳發布《2015年河南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曬起了成績單。
【幼兒園數量】
6年間增加8000多所
最近五年,我省的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同時,幼兒園數量和在園幼兒人數也連攀新高。
2011年,全省有幼兒園10304所,也是在這年,我省實施了學前教育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了大批幼兒園。
時間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8695所,增加了8391所。
伴隨著幼兒園數量的增加,在園幼兒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2011年在園幼兒為282.21萬人,5年后,在園幼兒為408.68萬人。
【小學數量】
5年間
全省小學減少了0.47萬所
幼兒園數量增加了,但小學數量卻減少許多。
2012年,全省小學的數量為2.75萬所;2013年,這個數字減少到2.61萬所;2014年,數字再次減少到了2.56萬所;2015年,小學的數量變成了2.47萬所;去年,小學的數量減到了2.28萬所。5年間,全省小學減少了0.47萬所。
談到小學數量為何減少時,鄭州某小學校長曾這樣跟河南商報記者說,小學數量連年減少,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在鄉村,很多偏遠鄉村的人都會選擇去城市打工,走的時候可能還會帶著孩子,這就使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不斷減少,有些學校就被合并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隨著城鎮化建設,不少鄉村現在也都變為城鎮了,不少硬件好的學校進駐這里后,也會合并一些原來的學校。
【大班額高中】
七成多的高中班級超50人
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大班額現象在基礎教育的各個階段都存在,尤其是在高中。
根據有關規定,城市中、小學班級規模分別應控制在50人、45人,超過這個規模的一般稱為“大班額”、“超大班額”。
在小學階段,2016年全省有大班4.15萬個,占全部班級的16.06%,超大班1.76萬個,占6.81%。普通初中階段,大班有2.87萬個,占全部班級的37.52%;超大班1.19萬個,占15.60%。高中階段,大班2.26萬個,占全部班級的72.81%;超大班1.31萬個,占42.16%。
雖然大班依舊不少,但跟以往相比占比已有所下降。
現在的木匠已經不多見,如果是一位女木匠,那就更稀罕了,女木匠的身份標簽上再掛上一個“幼兒園女教師”的頭銜,趕緊點贊膜拜吧。
3月1日16時許,網友的一句話在微信群里炸開了鍋,同時附有兩張照片,一張是一棟高層住宅樓上方墻體脫落后的照片。
27日,記者從四川宜賓翠屏區教育局獲悉,26日,翠屏區相關部門召開通氣會,就近日網上反映翠屏區江北興城幼兒園給幼兒吃發霉、皺皮的“爛蘋果”問題進行了情況通報,幼兒園負責人已暫停職。據調查:江北興城幼兒園內部管理不善,在2月23日的蘋果采購中把關不嚴,對蘋果的檢查、驗收不到位,導致少數劣質蘋果混雜其中。
記者圍繞工地轉了一圈發現,廢墟工地的周圍都用彩鋼瓦進行了圍擋,工地上并沒有出現網友所說的機械作業。” “自上周末機械進場以來,幼兒園就不能開窗戶了,聲音嘈雜是其次,主要是灰塵太多。
2月8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從今年開始,我市將“擴容”一大批幼兒園。據介紹,從2017年到2019年,我市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0所:2017年、2018年,各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0所;2019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所。
對此,我省要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加快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力爭年底前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0所,新增幼兒學位10萬個。與此同時,推動常春藤級別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我省合作建設高水平大學。
視頻提供者表示,打人的張姓女子是幼兒園老師,事發地點為海豚寶貝幼兒園,是一所小規模幼兒園,位于于洪區黃海花園小區內。記者表明身份和來意,中年女子稱自己在幼兒園只是負責做飯,無法對“老師打孩子”一事做出答復。
1月4日至6日,鄭州市高新區教育督導室和教育局安穩科及抽調的安全副校(園)長共24人,由主管領導帶隊,分為三個督導組,對轄區內54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進行專項督導。
最近天氣變冷,昆明有不少幼兒園家長在微信朋友圈中稱:小朋友放學回家有點傷感地說,今天只有8個小朋友上學,難道他們都生病了嗎?
昨日上午,在幼兒園門前,家長們撥打了110,民警趕到后,將幼兒園園長和涉事老師帶走。
根據《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的通知》,自12月29日12時將黃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12月30日零時啟動I級響應。
本報周口訊昨日,大河報以《女童被拐山東,13小時后獲救》為題,報道了周口市太康縣5歲女童月月的遭遇。得知月月已經離開幼兒園的消息,老魏最初以為鄰居“不吭氣兒”幫忙接走了,便去鄰居家找尋。
11月28日,周一,本該是孩子們上學的日子,市民張先生送孩子到淇濱區黃河路與嵩山路交叉口附近的卡酷七色光國際藝術幼兒園上學,卻發現幼兒園的大門緊閉。
就在好多幼兒園街頭散發傳單,依舊招生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鄭州東區一家幼兒園卻出現“擠破頭皮入園,交訂金排隊補缺”的奇觀。
艾毅幼兒園發公開信稱該園5歲男孩小健(化名)有“特殊兒童傾向”,被小健母親以侵犯名譽權告上法院,在一審駁回訴訟請求后,小健母親選擇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