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聞 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 萌友 徐玉政 李雪/文 記者 沈翔/圖
2月21日,在鄭州市惠濟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猛犸新聞記者獲悉,2017年1月至2月,該區將實現新開工項目12個,年內投資將達到60億元。這次活動也標志著惠濟區“項目建設年”活動正式啟動。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中,涉及棚戶區改造、社會民生有:總建筑面積237.3萬平方米的鄭州惠濟區老鴉陳、張砦、雙橋村棚戶區改造PPP建設項目;總建設面積131萬平方米的惠濟區大河社區(鐵爐寨及周邊村莊棚戶區改造安置房)PPP建設項目。
棚戶區改造PPP建設項目效果圖
涉及文化旅游的有:總建筑面積9.6萬平方米,集書畫藝術創作展覽館、書畫藝術交流中心、藝術家創作室等于一體的五岳書畫院藝術創意中心;涵蓋婚禮慶典、會議慶典、酒店住宿、蜜月度假等功能的月湖文化藝術活動中心。
月湖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效果圖
涉及名校打造的有:總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鄭州第一高級中學北校區,共開設36個班,其中初中部24個班,高中部12個班,252間宿舍、容納1512名學生。
碧園中學(鄭州第一高級中學北校區)效果圖
涉及商貿流通的有:集國際花卉企業總部、創意產業園、電子商務中心、標準化展示基地、花卉科技企業孵化園為一體的雙橋花卉基地電子商務中心;以及中部兩岸水產海鮮果蔬物流園二期工程、碧源月湖水岸等重點項目。
雙橋花卉基地電子商務中心效果圖
今年是鄭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開局之年,惠濟區抓項目、重建設,實施了以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為龍頭的“四個片區”建設戰略,全年共敲定重點項目多達129項,包括省市重點項目27項,年度計劃總投資超300億元。目標定了要怎么干?惠濟區思路清晰,要實現開工一批項目:鄭州第一高級中學北校區、滎澤古城一期建設項目、建業富居廣場等44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投產一批項目:力爭民安北郡城市綜合體三期、藝茂國際倉、建業運河上院、碧源景園等8個億元以上項目實現竣工;續建一批項目:加快推進東趙合村并城安置區、惠濟錦藝四季城、碧源睿谷創新中心、京水路綜合管廊等52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建設;謀劃一批項目:鄭州國際展貿金融中心、迪卡儂大型體育用品賣場等25個億元以上項目完成前期謀劃。
為確保“項目建設年活動”順利推進,惠濟區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條塊同責,四級聯動”,每個項目確定領導小組、縣級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區委常委掛帥,定方向、出思路,統籌協調;相關副區長擔任執行組長,具體推進、實施;牽頭單位具體協調手續辦理、督促進度、統計、問題解決處理;鎮(街道)負責組織拆遷,維護好項目周邊建設環境,建立起了抓工作落實的“責任鏈”。確保條上業務責任單位負責項目推進,塊上分包責任單位負責發現、上報項目存在問題,督促問題解決。
同時,項目問題直報機制確保問題“零容忍”。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項目牽頭單位或建設單位可以直報區委書記、區長和區重點項目辦,確保問題及時解決不滯留。區重點項目辦創建微信群,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并綜合運用現場查看、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逐一核實項目臺賬和梳理出來的問題,抓好各牽頭單位項目推進臺賬管理和問題收集呈報。
大督考機制確保重點項目建設“總動員”。惠濟區每半月召開推進會,月度召開項目觀摩講評會,匯總通報各領導小組的項目推進情況,排名靠后的小組在全區觀摩會上作檢討發言;區督考辦按照重點項目例會各項要求,對項目進展實施掛圖作戰,對責任委局和鎮(街道)實行“條塊同責”考評,每月評比、排名,倒逼工作推進。切實做到齊動員、全覆蓋、共榮辱、同進退,傾全區之力抓項目促發展。
14日上午,汝州市洗耳河辦事處舉行南關棚戶區改造項目居民回遷交房儀式,共同迎接232戶群眾回遷入住。
山西省住建廳近日發布《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將開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36.9萬戶,基本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
廣西財政近日下達專項補助資金54.85億元,用于支持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和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向符合條件、在市場租賃住房、城鎮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發放租賃補貼。
從統計數據來看,全國棚戶區改造的速度依然在加快,同時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力爭達到50%以上,可以幫助解決一些樓市的去庫存問題。
截至4月底,全省已開工15.5萬套,為目標任務的43.1%。其中貨幣化安置2.9萬戶(套),占已開工量的19.1%。鄭州市今年棚改任務為10.3萬套,已開工7.1萬套。
北京市擴大棚戶區改造范圍,符合條件的抗震節能綜合改造、簡易樓改造、節能綜合改造等項目都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并執行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
2016年我省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大盤子”敲定,計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36萬套。
1月5日,省長謝伏瞻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碧水工程行動計劃、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和煤炭行業解困等工作。會議原則通過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工作的指導意見》。
要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要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加快老舊小區改造。
2015年,全國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740萬套,其中棚改580萬套,為歷年之最,湖北、山東、河南、貴州等7個省的全年棚改任務超過30萬套。
住建部已經確定,2016年將城市危房改造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任務范圍,以擴大棚改任務目標總量。
城中村承載著很多人的回憶,很多年輕人從這里一步步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升職了、買房了、結婚了,扎根在了這座城市,但他們不愿意將家的概念定義成那昏暗的小房間、飄著雜味的衛生間、沒有安全感的睡眠。
財政部日前發布通知稱,大力推進2015年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2015年全國城市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已確定為540萬套。
7月3日上午,我市舉行東城、西城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開工奠基儀式。市長劉繼標下達開工令,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國連講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志輝,市政協副主席劉振亞,市政府秘書長張繼林,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公安局局長王平出席開工儀式。張繼林主持開工儀式。
6月18日,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國連主持召開中心城區東城與西城棚戶區改造工作協調推進會,研究加快項目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