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扣留的單車
“1元租車”卻常常變成“3元租車”。
核心提示|風靡北上廣的共享單車,在鄭州遭遇“水土不服”?連日來,不少鄭州市民吐槽使用共享單車時,遇到停車場大爺大媽強收停車費。記者實地體驗發現,原本僅需付1元用車費就可使用的單車,在起點或終點的停車場被要求交納停車費。遭遇“兩頭收費”時,“一元用車”變“三元用車”。不少停車場管理員為避免爭議,索性驅趕單車,禁止停放。而在鄭東新區,200多輛單車被街道辦事處扣留。有工作人員稱,單車手續不全,見一輛收一輛。
對此,鄭州市交通委回應稱,若共享單車運營方提前與管理部門溝通,收費風波本可避免,鄭州或出臺相應管理規范文件。
體驗用手機操作就可完成租車
從今年年初開始,鄭州街頭的小黃車多了起來,不少市民嘗試騎著小黃車在市區穿行。小黃車的后輪泥瓦上寫著“一元用車”,車座后方掛著一個塑料牌子,標注有“ofo”公司字樣,還噴了二維碼和車輛編號。這就是去年在北上廣等大城市風靡的共享單車,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手機支付即可使用小黃車。
鄭東新區目前正在運行的小綠車也是公共自行車。與小綠車不同的是,小黃車屬于無樁自行車,掃碼開鎖騎行,結束后無需尋找專門的存車點即可停車。這種無樁自行車,不受場地限制,行動更加自由。
然而昨日,不少市民表示,原本是廉價的公共自行車,停車和取車時被看車大爺大媽強收停車費。共享單車到底如何使用?這停車費又如何交呢?昨日上午,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紫荊山公園門前,記者找到了一輛小黃車,后輪上有一把金屬密碼鎖。通過車座后方的二維碼,記者首先用微信交納了99元押金,輸入姓名和手機號之后,完成了用戶網上注冊。根據使用教程,用戶在其微信公眾號或專門APP上點擊用車,輸入想要使用小黃車的編號,后臺就會回饋一個4位數的密碼,只需按照密碼打開車的密碼鎖就可騎行。騎行到達目的地,在手機后臺上點擊結束使用并付費,再鎖上小黃車即可離開。
遭遇取車停車都要交停車費
一番操作之后,正當記者要將小黃車騎走時,一名看車大媽趕了過來。
“1塊錢,交了才能騎走。”大媽伸手要錢。記者表示,這是公共自行車,使用的時候已經付費。大媽表示,只要在這里停車,就必須交停車費。
沿花園路往北騎行,沿途非機動車停車管理員,均表示要想停車,得先交費。在花園路與豐產路交叉口附近,兩名停車管理員直接拒絕讓小黃車停車。一名管理員說:“單車停這里,收費時常常被拒絕,耽誤時間,也占地兒,停別處吧,別停我這里。”
在附近上班的一名小伙子告訴記者,停車時,管理員會收費,實際上,管理員知道停車和取車不是一個人,收兩茬停車費。
“用車有用車費,停車要向我們交停車費,這是兩碼事。”一名停車場管理員這樣解釋,“你要不想交費,你就別停我這兒。”
記者只得將小黃車停在另一處停車場,又被收取1元停車費。一趟下來,停車費就花了2元,小黃車的“一元用車”變成“三元用車”,還遭一些停車場拒停。
調查 200多輛共享單車在鄭東新區被扣留
停車難,其實不是大問題,用不成,才是大問題。
昨日下午,在鄭東新區,記者沿黃河東路一直往南,10多公里的路程,沒找到一輛小黃車。在熊兒河路、商務內環路、眾意路等道路,記者也沒有發現小黃車。而實際上,因為鄭東新區道路條件較好,是共享單車在鄭州最早投放的區域,但為何不見小黃車的蹤跡呢?
尋找中,在黃河南路與熊兒河路交叉口往西200米左右,道路被一施工圍擋隔斷,再向西無法通行。透過圍擋大門,記者發現,大量小黃車停泊在一起,排成兩排,數量在200輛以上,看上去嶄新整潔。進入圍擋,記者發現,所有車輛都被兩根鋼纜鎖在一起,根本無法取出。一名年輕男子悠閑地騎著一輛小黃車“轉圈圈”。小黃車旁停著一輛寫有“祭城巡消”字樣的巡防車。
“不能騎,我們扣了。”旁邊一個活動板房里,兩名年輕男子表示,他們是祭城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這些小黃車都是他們扣留的,“見一輛就扣一輛,不允許使用”。
“手續不全。”一名男子稱,要放行,要等所有手續都辦齊全了才可以,具體情況可以詢問辦事處。采訪中,不時有小黃車被送到這里鎖上。
這名男子還建議說,距此不遠有一處小綠車的借車點,那里可以租到公共自行車。
共享單車為何被扣留?男子所稱的手續不全,到底是咋回事呢?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了祭城路辦事處辦公室、宣傳科,工作人員均稱不知情。辦事處一名負責人表示,此事歸城管辦管理。記者聯系城管辦,工作人員也表示不知情。
掃描停車收費全國多地出現過
共享單車始于校園,于去年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活躍起來,并逐漸向全國鋪開。今年1月份,共享單車進入鄭州,首批投入5萬輛自行車,主要分布在鄭東新區、金水區等區域,其他區域也在逐漸拓展。自進入鄭州,受到許多市民歡迎。但近期因停車收費問題而被全國關注,不少市民直呼:為啥到了鄭州就變味?
其實,也并非如市民吐槽的那樣,停車就收費,如果將自行車停放在非收費區域,就可以免去停車費。采訪中,一些停車場管理員也建議將共享單車停在一些非收費區域和路段。實際上,除一些寫字樓和商場門前劃定專門區域收費外,大部分路段是不收費的。
可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亂停亂放。
據業內人士介紹,停車收費問題,在成都和重慶等地也出現過。北京等地也曾出現因違規停車而被城管收繳。
回應ofo:隨地還車更便捷
對于車輛被收費和暫扣問題,記者撥打了ofo共享單車公司客服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通過郵件和手機APP留言都沒有得到回應。昨晚,記者輾轉聯系了一名公司負責人,但該負責人拒絕回話,不回信息。
最后,記者聯系到了ofo共享單車北京總部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他介紹說,共享單車之所以便捷,就是因為可以隨地還車,不像有樁公共自行車那樣需要專門存車區域。但是便捷廉價的另一面就是停車問題,停對了地方,要收費,停錯了地方,是違規,很矛盾。
對于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停車場收費有收費的道理,他們只能引導用戶盡量將車停在免費且不影響市容和通行的地點,公司管理層也在考慮與管理部門接洽,處理此事,具體怎么處理他不太了解。
全國 多地開始對“單車”出臺規范文件
自去年以來,共享單車、摩拜單車等新型公共自行車十分火熱。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約有17家經營單車的品牌,正在全國各大城市加緊推廣。因使用簡單,操作方便,單車很受上班族的歡迎。但隨之而來也出現了停車等一系列管理問題。
深圳
目前,深圳有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bluegogo小藍、小鳴等4家互聯網自行車企業,已投放車輛超20萬輛,規模擴大的同時,車輛不按規則通行、亂停亂放等不良行為集中爆發,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問題。為此,去年12月27日,深圳出臺《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率先在全國為單車立下了規矩。這份文件,對政府、企業和用戶的責任進行了劃分,政府承擔制定規則、政策引導和設施建設的責任,而自行車企業則負責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購買保險、處理投訴、停放秩序管理。而用戶如果違反交通法規或違規停放,交警和城管則按職責依法進行處罰,并將其違法違規信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
成都
成都也是互聯網自行車使用較多的城市。共享單車稍早于鄭州兩個多月進入成都,目前有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小藍單車等6家自行車運營商。僅ofo共享單車投入自行車數量已達5萬輛,6家公司將在今年保持至少25萬輛自行車在運營。
共享單車大批量投入,同樣給成都帶來巨大困擾。就在昨天晚上,記者獲悉,《成都市關于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已完成公開征求意見,近期將正式頒布出臺。與此同時,成都還制定了《成都市中心城區公共區域非機動車停放點的技術導則》,將啟動對地鐵站點、公交站附近非機動車停放點的畫線工作,屆時多部門將聯動對亂停亂放進行管理。此外,成都還要求各自行車企業建立文明用車獎懲制度及個人信用評價體系。而且,共享單車的信用積分可能影響到個人信用評分。
上海
此外,上海等城市交通委也表示,將出臺關于共享單車的指導性意見。
兩答停車收費不怪管理員
共享單車到底該不該收取停車費,扣車是否合理,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對此作出了解釋。
“停車收費不怪管理員。”鄭州市交通委的段處長表示,共享單車屬于公共自行車,極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是公共自行車領域政府投資不足的彌補。但是,在非機動車停車場停車,管理員收費也無可厚非。其實,這個收費本可以避免。如果ofo共享單車進入鄭州前,公司與鄭州市交通委聯系,將會獲得政策支持,通過多部門協調,本著對公共利益負責,這項收費完全可以取消。而共享單車不聲不響直接在鄭州鋪開,遇到收費問題,是他們準備不足,才造成今天的困境。
單車被扣或因亂停亂放
對于200多輛共享單車因“手續不全”被扣,段處長表示,共享單車是一種市場行為,不存在政府允許不允許,也不存在辦什么證件的問題,只是因車輛亂停亂放,影響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城管才將其暫扣。對于共享單車在鄭州的尷尬處境,段處長希望ofo共享單車公司盡快與鄭州市交通委溝通,共同解決。
鄭州市交通委:利用技術和制度,規范共享單車運營
據了解,未來還會有其他公司的共享單車登陸鄭州,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大量投放的共享單車還會出現更多問題。那么,鄭州的共享單車又該何去何從?
“我們要鼓勵和發展。”段處長認為,此前,鄭東新區的公共自行車項目落地后,一直徘徊不前,現在這種公司經營的“互聯網+自行車”模式進入鄭州,是對鄭州公共自行車的補充,是解決市民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途徑。此前,市交通委已經對這種互聯網公共自行車模式進行了調研,并到成都等城市學習管理經驗,主要的癥結就是亂停亂放。
目前,鄭州市交通委正在考慮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比如,要求單車公司將其營運數據與鄭州市城市數字化平臺對接,方便管理,要求單車公司采用技術手段引導合理停車。此外,市交通委將協調城管、公安,劃出專門區域免費停放各種共享單車。同時,段處長表示,也可能會效仿深圳,出臺專門的規范管理文件,讓“單車們”少一些問題,多一些方便。(記者 朱建豪/文 張琮/攝影)
對此,鄭州市交通委回應稱,若共享單車運營方提前與管理部門溝通,收費風波本可避免,鄭州或出臺相應管理規范文件。段處長表示,也可能會效仿深圳,出臺專門的規范管理文件,讓“單車們”少一些問題,多一些方便。
11歲的毛毛(化名)在小區轉悠著,眼睛打量著墻根、樓道、車棚這些容易出現共享單車的地方。
“共享單車”登陸成都以來,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追捧,因其低廉的價格、簡單的租賃程序,讓許多使用者都給予了好評。據了解,這種“分時租賃”的電動車有兩種不同品牌的車型,車型小巧,車身為比較醒目的綠色,電動汽車有專門的停車區域,無論是租借還是停放,都非常的方便。
對此,鄭州市交通委回應稱,若共享單車運營方提前與管理部門溝通,收費風波本可避免,鄭州或出臺相應管理規范文件。
南京警方也提醒市民:在借騎共享單車掃碼時要特別注意,一旦發現單車上有多個二維碼要學會識別真偽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