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毛迎) “途牛旅游網44歲高管李波因心肌梗死離世……”這兩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現了這樣一條消息。這是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之后,又一名互聯網公司高管去世。在人們的印象中,“心梗”是一種“老年病”,為何它會頻繁地“盯”上中年人?2月13日,記者采訪發現,“心梗”患者年輕化這一現象在我市也很明顯,市中心醫院接診的最年輕“心梗”患者只有15歲,連醫生都驚呼“不敢相信”!
“心梗”有哪些癥狀,該怎樣預防?醫生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15歲少年胸悶、胸口疼痛,居然是患了“心梗”
2月13日,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的護士長鈕秀梅非常忙碌。患者不僅住滿了病房,而且占據了部分走廊。“春節、元宵節人們應酬多,喝酒、熬夜都是心血管病的誘因。”鈕秀梅說。
在鈕秀梅接觸的“心梗”患者中,一名還在上初中的15歲少年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節前,那個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看病,說是胸悶,胸口疼得厲害。當時,值班醫生懷疑是“心梗”,但不敢確定,因為他年齡太小了。后來做了一系列檢查,確診其患的是“心梗”。做手術放了支架后,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轉。”鈕秀梅連連感嘆,這么小的年齡患“心梗”,連醫務人員都覺得不可思議。
“心梗”患者一半是中年人,不良生活習慣是誘因
當記者提及微信朋友圈里熱傳的“44歲公司高管因心肌梗死去世”這一消息時,鈕秀梅說這條微信她也看到了。“44歲患‘心梗’不稀奇,我們臨床上遇到的‘心梗’患者,有一半是40多歲的中年人。”鈕秀梅說。
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郭明栓表示,排除基礎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吸煙、經常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心梗”患者年輕化的主要原因。
郭明栓說,很多人認為自己年輕,且沒有心血管疾病史,“心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其實是個誤區。他在臨床上發現,年輕人患“心梗”,除了與生活方式不科學有關外,還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會產生斑塊附著于血管壁上,使血管變得狹窄,導致心肌血液供應不足,產生心絞痛癥狀。如果斑塊突然破裂,會造成急性血管堵塞,也就是“心梗”。
這些癥狀需要警惕,胸口疼得頭冒冷汗要趕緊就醫
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知名人士突發“心梗”辭世的消息。“心梗”發生前難道沒有任何征兆嗎?郭明栓表示,“心梗”雖然是突發性疾病,但之前沒有任何征兆地發病十分少見,有些人會出現胸悶、胸口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有時經過休息就能自行消失,可如果這些癥狀頻繁出現,則千萬不能大意。
“假如出現胸悶、胸口疼痛的癥狀超過10分鐘,尤其是患者頭上冒冷汗,臉色蒼白,這通常是‘心梗’發作的表現,一定要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休息一會兒就好’的想法。如果不及時治療,心肌壞死的面積就會慢慢變大,后果不堪設想。”郭明栓說。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心梗”呢?郭明栓表示,“心梗”常見的危險因素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吸煙、酗酒、肥胖等。另外,長期熬夜、勞累,也是導致“心梗”的高危因素。
經檢查診斷,徐先生是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因為離發病時已過去12小時,錯過了開通血管的最佳治療時間。
當生命奄奄一息,是勇擔責任、奮力一搏,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一病區,孫運主任醫師給予了最干脆而有力的解答。
每年秋冬季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的高發時節。最新心血管病報告中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在我國,每5人中就有一個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就超過250萬。
急性心肌梗死已是心血管奪命的“頭號殺手”,患病率為45~55/10萬,急性期死亡率高達30%以上。實在睡不著,練練呼吸法,可以納氣養心:吸氣時鼓肚子,呼氣時收肚子,一定用鼻子呼吸。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癥狀嚴重、冠狀動脈閉塞、心肌急性缺血壞死所引起的,中老年人多見。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身體各臟器要發生相應的老化,其中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出現心肌供血不全,形成冠心病。
19歲的藏族女孩多吉措在北京打工。醫生們考慮到多吉措的病因不明,來到醫院時發病超過4小時,不適合靜脈溶栓,動脈介入干預效果更好。當時正值春節期間,多吉措在深圳的姐姐警惕性很高,接到北京的電話,她以為是“騙子”,根本不相信。
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是冠心病的發病高峰期,原因是天氣冷,加上年底人們應酬時喝酒、抽煙多,就容易誘發冠心病急性發作。倘若能在病發3個小時內能及時做手術讓患者的心臟血管恢復通暢,則心肌基本不會壞死,否則即使救回性 命,心臟功能也將或多或少受損。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在中年男性患者中,半數心臟病發作(如心梗等)病例在一個月之前就已出現先兆。女性患者如果出現呼吸急促、不明原因的疲倦、胃痛等預警信號,要提高警惕,及早做檢查。
天氣悶熱,人們運動后、大汗淋漓時最想洗個涼水澡,解除渾身的燥熱和暑氣。衛生部健康教育指導首席專家孫樹俠介紹,“運動后、大汗淋漓時身體排放出大量的熱量,此時全身的汗腺和毛細血管都處于張開狀態。
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的警察、傳媒、演員等職業人群,比一般人罹患冠心病、心梗的風險更大 而醫院春節后心內科 門診情況也顯示,經歷大吃大喝的春節后,心梗發作情況堪憂,重癥發作比平時猛增兩三成。
大三學生小聞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心肌梗死住進醫院。市二院心血病內科主任醫師、院長助理閆吉霞介紹,對于現在心肌梗死的病發越來越呈低齡化現象,應該引起人們尤其年輕人的重視。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病人必須馬上停止活動,采取躺臥的方式,千萬不能走動,并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日前,新鄉交警王自騰突發心梗不幸去世,當地千余民警揮淚送別。新鄉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馬義中與千余名民警、轄區群眾,在哀樂聲中走到王自騰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并向王自騰同志三鞠躬。
“太感謝你們了,如果不是你們及時進行了急救,我老公就危險了。”了解情況后,周藝茹判斷患者是心梗,她和彭良喜開始給患者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
昨日凌晨浙江電臺音樂調頻動聽968官甜美的方微博發出訃告,稱動聽968女主播郭夢秋突發心肌梗塞不幸離世,年僅25歲。@動聽968:沉痛訃告:我們的好同事、主持人郭夢秋于7月31日晚在家中突發心肌梗塞,經急送新華醫院搶救無效辭世。
老年人、習慣久坐者、高血壓患者以及有心臟病史的人,都應該避免突然發力。因為久坐會導致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改變,影響脂肪代謝,減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臟病風險。